首页 理论教育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方法与流程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方法与流程

【摘要】:全面风险管理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是对企业各种风险的整合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必须拥有一套系统的、规范的方法,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四)全面风险管理的流程全面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置、风险监控等步骤。

(一)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养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简单来说,全面风险管理就是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对公司所有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处理、管控及监督的方法和过程。

全面风险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创新性。它可以促进风险、资本、价值的平衡,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企业创造价值。第二,全方位。全面风险管理的内容不仅包括狭义的风险,还包括广义的风险,不仅包括现有的纯粹风险,还包括收益的不确定性,侧重于损失与获利的组合。第三,全过程。全面风险管理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是对企业各种风险的整合管理。第四,综合性。全面风险管理要求企业每个员工均对企业风险管理政策、理念形成统一的认识,通过综合性的管理方法实现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合。第五,系统性。全面风险管理必须拥有一套系统的、规范的方法,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二)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

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如下:第一,战略目标,应该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通过对总体风险的整合管理,实现风险间的相互抵消,分散风险,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第二,经营目标,通过对风险进行评估,把风险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限度内,在风险发生概率较高的情况下降低不利结果出现的概率,在不利结果较为严重的情况下降低其影响;第三,报告目标,即要求报告具有可靠性和真实性;第四,合规目标,即必须符合当下的法律法规。

(三)全面风险管理的方法

全面风险管理包括风险的计量、监测、报告、控制或缓释、风险加总等各类方法。公司应该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风险管理方法建立风险数据库、风险偏好体系、集中度风险管理体系及预警机制,运用情景风险、压力测试、风险限额等工具和方法,搭建动态、分行业、分风险类型的风险检测模型。

(四)全面风险管理的流程

全面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置、风险监控等步骤。具体如下: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指通过对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基本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和梳理,识别出其中潜在的风险,以及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识别分为自上而下的风险识别和自下而上的风险识别两种方式,公司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及发展方向,结合监管要求确定业务形态,识别企业所面临的风险。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评估风险事件对企业目标影响的程度。一般用两个标准来进行风险评估,即风险的性质和影响程度。通过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的性质,判断属于高风险还是低风险,并将风险进行分类排序,对于难以量化的风险,如操作风险、战略风险等要结合风险偏好进行风险评估,对于可量化的风险要进行风险计量和评估,确定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可能在未来造成的损失及严重程度。

3.风险处置

通过风险识别和评估后,接下来所要做的是处置风险。风险处置包括风险控制和风险利用,其中,风险控制是对经过识别和计量的风险进行分散、对冲和转移,分析方法主要有情景分析、经济资本金分析和风险指标分析三种方法;风险利用主要是为了确保公司具有最高的风险调整效率,优化风险收益结构。

4.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是全面风险管理的最后一个步骤,公司需要设置专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人员定期对整个风险管理流程进行动态监控,并形成风险报告反馈给有关部门。

(五)与传统风险管理比较

与传统风险管理相比,全面风险管理具有全局性、整合性和资源共享性优势,更适合现代的风险规避与管理。两者的区别如表10-1所示。

表10-1 全面风险管理与传统风险管理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