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城市发展战略:创意产业的时空模拟

城市发展战略:创意产业的时空模拟

【摘要】: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城市发展战略,在全球盛行。2004年,大伦敦管理局发布了伦敦发展总体议程,在该议程中,伦敦市长宣布将创意产业作为伦敦未来发展取得成功的最关键经济部类之一。受创意阶层理论与创意城市理论的进一步影响,这一发展趋势并没有停留于仅仅发展创意产业本身之上,而是融合到了整个城市总体发展策略之中。这样,创意产业与创意城市相互结合,成为城市发展与营销的重要标签。

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城市发展战略,在全球盛行。2004年,大伦敦管理局(Greater London Authority)发布了伦敦发展总体议程,在该议程中,伦敦市长宣布将创意产业作为伦敦未来发展取得成功的最关键经济部类之一(GLA,2004)。这一思路在2009年发布的伦敦规划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GLA,2009)。规划指出,将极力促进伦敦在整个英国发展创意产业的多个城市中占据无可替代的首要地位(Freeman,2009)。如此类似的城市发展战略在全球范围内比比皆是,例如米兰(Milan)、鹿特丹(Rotterdam)、坦派雷(Tampere)(Lavanga,2004;2006)、布里斯班(Brisbane)(Cunningham et al,2003)、约翰内斯堡(Johannesburg)(Rogerson,2006)、美国的许多中小城市(Christopherson,2004)以及中国的许多(特、超)大城市(张京成,2008)。

受创意阶层理论与创意城市理论的进一步影响,这一发展趋势并没有停留于仅仅发展创意产业本身之上,而是融合到了整个城市总体发展策略之中。为了实现创意城市,城市政府必须在如下七个方面作出巨大努力:① 高居民素质(Personal Quality);② 城市领导力与意志力(Will and Leadership);③ 人口多样性与多种人才汇集(Human Diversity and Access to Varied Talent);④ 互信而自由的管理与组织文化(Organizational Culture);⑤ 地方特色与认同(Local Identity);⑥ 宜人的便利设施与文化空间(Urban Spaces and Facilities);⑦ 良好的城市与国际人际网络(Networking Dynamics)(Landry,2000)。由于创意人才具有特殊的生活追求和生活方式,其同时也呈现出高度的空间流动性,因此为了吸引、培育和保有“创意阶层”,城市政府则必须在“技术(Technology)、人才(Talent)以及包容度(Tolerance)”三个方面表现出众(Florida,2002)。这样,创意产业与创意城市相互结合,成为城市发展与营销的重要标签。据估计,截至2005年,全球范围内有60多个城市宣布要建成创意城市,其中有20多个在英国(Landry,2007)。

创意产业受到如此广泛发展,除了其具有的经济潜能和就业创造能力,还基于人们认为其可以促进更广泛意义上的经济系统的创新。这是因为,创意产业领域汇集了大规模的创意人才,这些创意劳动力往往是新思想、新发明、新创造以及能够通过创意巧妙解决生活、生产难题的主力军(Hopkins,2010;Potts et al,2008)。布拉福(Bradford,2004)认为,这些创意人才对创新的贡献可以归结为五个维度:管治创新(Governance Innovation)、市民生活创新(Civic Innovation)、经济创新(Economic Innovation)、社会创新(Social Innovation)和艺术文化创新(Artistic and Cultural 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