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出版经济学教程:外溢效应与产品效益

出版经济学教程:外溢效应与产品效益

【摘要】:如图41所示:在图41中,私人边际效益等于社会边际效益或者私人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成本,说明产品以及生产活动没有对他人福利产生影响,没有效益外溢现象。当社会边际成本大于出版部门的边际成本时,说明出版产品所产生的社会成本并没有完全反映在出版企业的私人成本中,即出现了负的效益外溢现象或出版负外部性。

1.私人产品没有效益外溢现象

在私人产品市场上,产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是由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共同形成的。个人效用的满足通过购买实现,因此,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某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就是该产品的边际效用曲线,即消费者对产品效用的认同是通过支付的价格来表示的;对生产者来说,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曲线或市场需求曲线就是边际收益曲线或边际效益曲线,同时,生产者按照边际生产成本定价,即市场供给曲线就是边际生产成本线。依据利润最大化决策原则,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该产品的最大产量得以实现。参见图40:

图40 私人产品没有效益外溢

假定市场上有两个人,对某产品的个人需求曲线分别为DA和DB,则该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为DD=DA+DB,即由在同一定价水平下个人需求曲线加总而成。在市场达于均衡时,即均衡价格为P0、均衡产量为Q0,市场的总需求量为:Q0=QA+QB,由此,可以看出,该产品的消费没有效益外溢现象,因为个人边际效用MR(收益)之和等于社会效用SMR(收益),即MRi=SMR。同时,该产品的边际成本MC就是社会边际成本SMC,即MC=SMC。此时,社会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效益,达于最大效率

因此,产品没有外溢现象的条件可以表述为:

图41 出版产品外部性示意图

2.出版外部性及效益外溢现象

下面依据上述产品外溢现象的条件,来讨论出版外部性和效益外溢现象。

所谓出版外部性,(依据斯蒂格利茨的解释)是指当著作者或出版企业的一种行为直接影响到他人,却没有给予支付或得到补偿。也就是说,影响他人的著作者或出版企业没有承担其行为的全部后果。出版活动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如果私人边际效益等于社会边际效益或者私人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成本,说明产品以及生产活动没有对他人福利产生影响。但出版产品是准公共产品,满足的是个人及社会的精神需求,具有强烈的社会文化及道德价值作用,其使用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常常导致出版生产部门的私人边际效益不等于社会的边际效益或者出版部门的私人边际成本不等于社会边际成本,这种现象就是出版产品或出版活动的效益外溢现象或出版外部性。如图41所示:

在图41(A)中,私人边际效益等于社会边际效益或者私人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成本,说明产品以及生产活动没有对他人福利产生影响,没有效益外溢现象。

在图41(B)中,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私人边际收益(出版部门边际收益),差额部分为QR,这种出版部门的产品或生产活动产生的社会边际收益与出版部门私人边际收益之间的差额称为外在收益。当社会边际收益大于出版部门边际收益时,说明出版产品产生的社会效益并没有完全反映在出版企业的收益中,即出现了正的效益外溢现象或出版正外部性。

例如,一部语言生动优美、情节曲折、思想崇高而又含蓄、发人深省并催人奋进的作品,经出版机构出版发行后,其传播的过程就是塑造优秀人格、促进社会进步的过程。出版活动或出版产品的这种正面影响就是出版正外部性。

在图41(C)中,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出版部门的边际成本),这种出版部门的产品或生产活动所产生的社会边际成本与出版部门私人边际成本之间的差额称为外在成本。当社会边际成本大于出版部门的边际成本时,说明出版产品所产生的社会成本并没有完全反映在出版企业的私人成本中,即出现了负的效益外溢现象或出版负外部性。

例如,在出版活动中,某些作者为牟取利益,吸引读者,在其作品中宣扬暴力,甚至出现淫秽字句,而某些出版机构的编辑审查不严,作品出版、流入市场,读者购买并阅读后,深受影响,甚至出现模仿行为,给社会稳定和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一是影响个人的思想,直接导致个人精神及人格扭曲;二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宣扬传播其思想,间接影响他人的精神和人格;三是其模仿行为直接给社会他人造成不良影响或危害。出版活动或出版产品的这种负面影响就是出版负外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