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周起元传疏辑补-周中丞祠化身之见

周起元传疏辑补-周中丞祠化身之见

【摘要】:诸生论德行,天子致斋祠。未须旧铚令[10],引绋到江滨。乾隆《海澄县志》卷二十“艺文志”此篇诗题为《周中丞榇至漳议建祠致拜肃然三首》,嘉庆《漳州府志》卷二十五“艺文志”此篇诗题为《周中丞棺至漳建祠致拜肃然》,两本均存诗三首,“栋折人何赖”一首未录。《黄漳浦文集》卷三十九“五言律诗”此篇题为《周中丞棺至不及走问入漳值已建祠致拜肃然四章》。堕,原刻本作“随”,据《海澄县志》和《黄漳浦文集》改正。

黄道周[2]

沉痛江山骨,昭回云汉恩。青蝇[3]宾客尽,石鸟规摹存。杂木怜华表,二招反夏门。欲裁南史简[4],挥泪[5]诵遗言。

栋折人何赖,霜寒天亦瘝。一朝停相杵,万里禁焚山。素旐[6]悬日月,流光荡草菅。居然见冠盖,白日与生还。

昆炎[7]能几日,玉价复如兹。明月有销魄,精光无尽时。诸生论德行,天子致斋祠。陋矣当阳事,生埋堕泪碑[8]

直道逢昭典,九原多德邻。一时同烬者,千古[9]不灰人。龙马初图像,豺狼已化尘。未须旧铚令[10],引绋到江滨。

【校注】

[1]崇祯《海澄县志》卷十六“艺文志”收录全诗四首,诗题为《周中丞棺至不及走问入漳而两邑已议建祠致拜肃然》。乾隆《海澄县志》卷二十“艺文志”此篇诗题为《周中丞榇至漳议建祠致拜肃然三首》,嘉庆《漳州府志》卷二十五“艺文志”此篇诗题为《周中丞棺至漳建祠致拜肃然》,两本均存诗三首,“栋折人何赖”一首未录。《黄漳浦文集》卷三十九“五言律诗”此篇题为《周中丞棺至不及走问入漳值已建祠致拜肃然四章》。兹以刻本之题为题。

[2]黄道周:见前注。

[3]青蝇:比喻谗人、小人。典出《诗经·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

[4]春秋时期,齐国一群太史在崔杼弑君之后,敢于秉笔记其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事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文天祥《正气歌》云:“在齐太史简。”此太史简即“南史简”。

[5]挥泪:崇祯《海澄县志》、乾隆《海澄县志》、嘉庆《漳州府志》均作“挥涕”。

[6]素旐:在灵柩前引路的白色旗幡。

[7]昆炎:借指边境烽火。语出唐许敬宗《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诗:“挥袂静昆炎,开关纳流赭。”

[8]堕泪碑:即羊公碑,因位于湖北襄阳的岘山上,又称岘碑,乃西晋时民众怀念羊祜所建立。堕,原刻本作“随”,据《海澄县志》和《黄漳浦文集》改正。

[9]千古:崇祯《海澄县志》、乾隆《海澄县志》、嘉庆《漳州府志》均作“终古”。

[10]铚令:典出《后汉书·陈王列传》:“陈蕃既被害,友人陈留朱震时为铚令,闻而弃官,哭之,收葬蕃尸,匿其子逸于甘陵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