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把工业品迅速地送到农村。“被”字句是用介词“被”字的句子;句子里用了“被”字,受动者的位置就有了变化。三架敌机被我们的空防战士击落了两架。只有很小一块洼地被水淹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被彻底消灭了。在激流中架桥的困难终于被克服了。把“连动式”和“兼语式”并列地提出来讨论的是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法小组《语法讲话》。“兼语式”是宾语兼主语的句子,如:风吹着雪花满天乱飞。下面这些句子也是兼语式。......
2023-08-07
规格,事似乎很小,内容却很繁琐,影响却很讨厌;做编辑出版工作的人多半很怕它,尤其整理大部头著作,几乎不敢设想在这方面不出问题。这里可以大事化小,只谈一篇文章。但这也会牵涉多方面的问题,难于列举。以下由粗到精,谈一些常见的情况,只能说是举例。
(1)抄写的用纸。我说说使我头疼的经验。很多次,年轻人送来自己的文章请我看,请我修改,用的纸却是没格的,字很小,两字之间、两行之间的距离也很小,映入眼帘,密密麻麻,看清楚,不容易,动笔改,更不容易,这使我很为难。其实这对作者也不利,比如说,文字完全相同,抄两份,一份如刚才所说,另一份用格纸,抄得清朗悦目,送给什么人评分,很可能,前一份评60分,后一份评80分。就说是为包装心理所左右吧,反正事实是这样,不清朗悦目就不能予人以好印象,就要降低分数。还有一次,一篇投稿送给我看,竟也是密密麻麻体,我大致看看,觉得即使想修改也难于下笔,只好退回去。作文用纸是小节,所以不惮烦而谆谆言之,是因为不少年轻人不注意这起码的要求,起步便错,其他就更不可问了。
(2)种种格式。属于这个门类的事物很不少,只能举一点点例。这可以从性质方面概括一下:凡是表现为位置不妥的都算。例如:a.分节标题,有的在一行的中间,有的不在一行的中间。b.序码与其后的文字间,有的空一格,有的不空。c.每段开头低两格却忘了低格或低了一格。d.引文独立抄,首行低三格,以下各行,此处低三格,他处低一格。e.标点,应该参考出版物的格式,一行头一格不出现“,”“;”“。”“?”等符号,末一格不出现““”“《”“(”“〔”等符号,可是抄成这样。此外还可能出现一此位置不妥的情况,可以类推。
(3)序码的排列。内容复杂的文章,尤其科学性的,常常要分成大大小小的类,用几套序码标明。如(一) (二) (三)、(1)(2)(3)、(a)(b)(c)等。这要注意两方面的协调:a.大类、小类要分清,如(一)(二)等表大类,(1)(2)等表大类之下的小类,(a)(b)等表小类之下的更小类,等等,不可混淆;b.表一类的序码不可出现异型的,如(1)(2)(3)这一组里不可忽然来个(四)。有的人不很重视这方面的协调,结果就造成混乱。
(4)引文的核对。作文,有时要引用他人(包括古人)的文字,以为一臂之助。昔人在这方面不很拘谨,常常出现大同小异的情况。这不是因为他们缺乏责任心,而常常是因为他们高明,古书差不多都能背,因而行文时不查,如顾亭林和近人王国维就是这样。这种作风,我们现在不应该学。可是有的人偏偏在这方面惯于不拘谨,引他人的文字,马马虎虎,大致一抄,不核对,甚至凭自己的印象,把不是人家的话安在人家头上。这很不好,因为一方面是表示自己马大哈,一方面是表示对人不尊重。
(5)字体。应该写“车”而写成“車”,应该写“楼”而写成“樓”,这是应该用简体而用了繁体;应该写“略”而写成“畧”,应该写“耻”而写成“恥”,这是不应该用异体而用了异体;都是不合规定。同一篇文章多次使用同一个字,这里用合于规定的,那里用不合规定的,也应该算作规格方面的缺点。
(6)用语的统一。同一个意思或同一种关系,可以用这个词语表示,也可以用那个词语表示,这里没有对错问题;但作为使用的人或作者,他就会碰到怎样选定并维持什么表达习惯的问题。如果不注意,灵机一动,随手拈来,这里这样,那里那样,就会使明眼的读者感到作者头脑不清晰,表现在文章里是乱七八糟。这方面的情况几乎多到无限,也只能举一点点例。a.最常见的和最突出的例是“的”“地”“得”的分化和不分化。分,不分,都不错,只是不许在同一篇文章里忽而分忽而不分,如“仔细地看”与“耐心的讲解”并存,“做得很对”与“乐的她眼泪都掉下来了”并存,等等。b.表示时间也会出现这类问题,如“公元”与“公历”并存,“阴历”与“农历”并存,“1936年”与“一九七八年”并存,等等。c.在用字方面出现这类问题的机会更多,如“成分”与“成份”并存,“计画”与“计划”并存,“辞章”与“词章”并存,“做工”与“作工”并存,等等。d.称谓也有这类问题,如“老祖母”与“奶奶”并存,“父亲”与“爸爸”甚至“爹”并存,等等。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用语统一与表达方式多变是互不相扰的两回事,如“伤心”与“难过”、“我下午来”与“下午我来”之类属于表达方式的变化,当然不在规格混乱之列。
有关张中行全集(6)·作文杂谈 词组和句子 非主谓句 紧缩句的文章
应该把工业品迅速地送到农村。“被”字句是用介词“被”字的句子;句子里用了“被”字,受动者的位置就有了变化。三架敌机被我们的空防战士击落了两架。只有很小一块洼地被水淹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被彻底消灭了。在激流中架桥的困难终于被克服了。把“连动式”和“兼语式”并列地提出来讨论的是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法小组《语法讲话》。“兼语式”是宾语兼主语的句子,如:风吹着雪花满天乱飞。下面这些句子也是兼语式。......
2023-08-07
思而不读的另一端是读而不思,也是没有的,那就退一步说:多读而少思,这就学作文说也不妥当,除了黑白不分、莫衷一是以外,还要加上茫无头绪、难于运用。以上是说思的作用的一些主要表现。思路有条理,一方面是由读来。这里需要注意的只是,为了学作文,多读之后还要用思来消化,使外来之物变为自己的。......
2023-08-07
关于文章的开头结尾等等,我本来不想写,因为没有什么话好说。这货真价实和好包装就表现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以及其间,或借用厨房烧鱼的习用语,中段。把开头和结尾比喻为包装也许不很恰当,那就换个办法,比喻为饭馆站门的好招待员。文章也是这样,开头好,有吸引力,把读不读两可的读者吸引来,使之必读;结尾好,有挽留力,使读者读后还回味,久久不能忘怀。......
2023-08-07
简单而形象地说是“藕断丝连”。藕,切断,比喻是文章的句和段,要断得整齐、利落;丝,恰好谐音,是思,即思路,要连得紧密、自然。现在谈关于作文的一些问题,藕断丝连的想法躲不过了,所以只好硬着头皮把这既质实又难于抓住的事物尽力之所及梳理一下。以上解释举例,断和连分开说。若干小的意组可以组成较大的意组,表现为文章中的“段”。有同有异,所以要用粗丝连......
2023-08-07
在近些年来的语法著作里,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法小组的《语法讲话》也提到紧缩句[2]。(赵树理)你不问我替你问!(老舍)放了你你还不快回去。(赵树理)一开春天就长了。也有当中不能停顿,而又不属于同一主语的,可以叫作紧缩句。还有“人多出韩信”,是说“人多了,里头就能出韩信”。这段话虽然很简单,意思却是明确的。这样,与王力先生的看法相比,《语法讲话》的紧缩范围就小多了。......
2023-08-07
熟要靠多方面的条件,就活动的范围说,是既要重视课内,又要重视课外。我,可不在话下;许多大作家,就说鲁迅先生吧,《日记》具在,可证写作本领不是来自三味书屋,而是来自课外。是因为有不少人,学语文,总是寄全部希望于课内,因而也就忽略了课外广泛地读,大量地写,而矫枉必须过正。所以这里想谈兼顾,是既在课内用力,又不放松课外。学生不只学一门课,课外时间当然不能都由语文课占用。......
2023-08-07
复句,就两个分句间的意义关系说,又可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以上两句是因果关系的偏正复句。复句的两个分句,意义关系非常复杂,上面举的只是一些比较常见的。关于复句的分类,意见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上:有人分联合、偏正两类;有人不分,只是就意义关系的不同把复句分为多少类型。某一个类型的复句,如选择关系和转折关系的,有人看作联合,有人看作偏正。......
2023-08-07
所以正确的态度是即使难也迎头赶上去,即争取多写,这里夸张一些说是“随手涂抹”。所谓随手涂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意思:(一)天天写,不间断。这种随手涂抹式的练习有优点:因为不经意,不求好,就可以在心理上化难为易,这对培养喜欢写的兴趣和习惯大有好处。这样,随手涂抹逐渐加上经意和求好的成分,作文的进步就会更快,更有把握。......
2023-08-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