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块一副,落地有阴卦、阳卦、顺卦三种阴阳组合。在鹤峰“傩愿戏”的傩祭仪式中,常用的卦象主要有:青龙卦、白虎卦、朱雀卦、玄武卦、腾蛇卦,多为据卦形判定吉凶。(见下图)三元将军诀:伸三个指头。......
2025-09-29
竹蔸制成,卜卦分阴、阳、顺三种,作用在于求神问吉凶,一般是鬼来阴卦,神来神卦,一般为阳卦。它和决、罡共同构成端公施法的重要手段。根据相关研究者的考察:“卦一般用竹根制成,剖面向下为阴。两块一副,落地只有三种阴阳组合;两块都盖着,为阴卦;两块都仰着,为阳卦;一盖一仰,为顺卦。‘还坛神·打印’中说:‘打阴卦,闭火星;打阳卦,开财门;打顺卦,主有财,鹦哥出门去引进凤凰来。’阴卦用于避瘟驱邪等禁断性法术,阳卦用于求财求丰收等促进性法术,而顺卦则用于保平安,事事顺心等情况。这是打卦的一种方式,用于探询神意,端公称为问卦,还坛神中主要是这种用法。”[21]
“打卦还有一种形式,是根据竹卦落地后摆成的形状结合阴阳来断定吉凶,而且是三副卦一起用,分成主卦、二卦、三卦,变化更多更复杂,端公称之为拷卦。‘还坛神·回熟’有专门的拷卦活动,但内容往往在还坛神以外。端公的问卦判卦经常是一种专门的法术活动。”[22](https://www.chuimin.cn)
“判卦的基本卦形是根据一副卦(一爻)的阴阳、形状确定的,共有20种: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追心、八字、断桥、灵牌、铜锁、铁锁、南蛇、角根、螣蛇、满淮、雷振、坐山、钩陈、丁字、顺阳、顺阴。……各种卦形有相应于名称的含义,可以有相应的解释在卦辞中,如‘白虎之卦犯哭声,不哭六亲哭子孙,三六九月破财喜,损得财喜免灾星’,‘此卦是断桥,铁船狼内漂,火熄无踪影,老鼠遇着猫’。这是判卦依据的第一个因素。……20形各有属性,如青龙属木,白虎属金,朱雀属火,螣蛇属土等。与事主的生辰五行又构成相生相克关系,卦书称:‘本命生卦为弱命,卦生本命为强命;本命克主卦命强,本命克二三卦更强;主卦克本命命弱,二卦克本命平台,三卦克本命无着。’这是判卦依据的第二个因素。”[23]“六块卦投地后的阴阳比例与五行相配又构成判卦的第三个因素,卦书中有口诀:‘四阴二阳属火,四阳二阴属水,五阴一阳属水,五阳一阴属火,三顺(指三阴三阳)属金。六阳属火,六阴属水。五阴五阳都无妨,六块一样大不祥。阳多属火,阴多属水。’”[24]施法者要根据卦象所呈现的状况,再综合前述三种因素才能最终作出判断,而不同的判断标准则有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相关文章
两块一副,落地有阴卦、阳卦、顺卦三种阴阳组合。在鹤峰“傩愿戏”的傩祭仪式中,常用的卦象主要有:青龙卦、白虎卦、朱雀卦、玄武卦、腾蛇卦,多为据卦形判定吉凶。(见下图)三元将军诀:伸三个指头。......
2025-09-29
恩施傩戏面具不仅具有原始风格的一面,也具有写实风格的一面。傩戏面具的写实风格主要是指面具自身的特定,即它以傩戏的发展、演变和传承作为存续的基础。总的来说,广泛分布在我国各地的傩戏面具的写实风格的形成主要基于下述三个方面的因素:其一,各地方的民间宗教活动,以及当地的地方性巫术活动。而恩施傩戏面具写实风格的具体呈现方式则要结合本地的傩戏面具,作有针对性的考察。以恩施傩戏面具中的傩公、傩母为例。......
2025-09-29
同时,三岔民间艺术大师谭学朝在继承傩戏传统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吸收新的艺术营养,使傩戏不仅仅局限于“还傩愿”“还坛神”的圈子,将其与现代舞蹈、音乐有机结合起来,改编傩戏中的个别章节为现代傩舞。[66]1988年,恩施市文艺大汇演之际,三岔乡谭学朝、王金海、黄应柏等人,为了改变三岔“还坛神”纯粹的祭祀仪式形式,将三岔民间文化以“傩戏”形式推介出去,率先抽出祭祀环节的“傩舞”进行改创编,推出了全新的音乐、舞蹈作品。......
2025-09-29
恩施傩戏从“傩仪”发展到“傩戏”阶段,已经具备了王国维之“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的戏剧四要素,其戏剧性的傩戏表演主要体现在红土、鹤峰“傩愿戏”以及三岔改创编的部分新傩戏剧目中。相较于以宗教性祭祀表演为主的三岔“傩坛戏”,其表演特点主要有四:其一,“戏多祭少”。如改编了戏剧性更强的《祭猪》《大开山》《傩祭》等几出新傩戏。......
2025-09-29
恩施傩戏宗教性祭祀表演主要指以三岔“还坛神”的25坛法事以及红土、鹤峰“傩愿戏”的24坛法事、“正八出”为代表的“傩祭”仪式戏表演,它以迎神、送神为主,基本上为祭祀性的法事表演,娱人的成分很少。因此,只能认定为一个由“傩仪”向“傩戏”发展的“前傩戏”状态,不能说已经发展成为正宗的“傩戏”阶段,它集中展现了“傩祭”原汁原味的整个仪式过程,可以说是典型的宗教性祭祀表演。......
2025-09-29
《扎坛》之一《扎坛》之二《扎坛》,内容主要是重安新坛,表明旧坛拆除,盖新坛以便驻扎兵马。其仪式需要关起堂屋大门在屋内进行,以免招回的“兵马”四处乱跑。仪式具体内容及程式如下:《扎坛》仪式进行过程中不用锣鼓,不动响器,主要由巫师清唱,有一人帮腔。挽诀之后进行“打卦”法事,这里的打卦较有讲究,由事主全家的总人数决定卦的阴阳。......
2025-09-29
长期以来,恩施傩戏面具均系师教口传,手工制作。就目前所能看到的相关实物资料、以及恩施本地傩戏艺人的回忆而言,恩施地区的傩戏面具主要采用传统木质材料完成。谭学朝是恩施傩戏第27代传人,也是恩施市傩戏、傩面具制作工艺最系统、最全面的唯一继承人。谭学朝对三岔傩戏做出了重要贡献。傩戏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尤为重要。......
2025-09-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恩施傩戏略有发展。但随着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工程的实施,恩施傩戏所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场域较之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不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之前,“恩施傩戏”主要是以“坛傩”“傩愿戏”等名目出现的,且归属各不相同。鹤峰县傩戏则被称为“傩愿戏”,归属为“传统戏剧”。......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