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失调,就是那些经过测评,明显存在感觉统合失调表现的范畴,对于智障、脑瘫等孩子是没有用的。感统治疗主要针对重度感统失调的孩子,需要对他们进行大“剂量”的刺激。感统训练主要针对轻度感统失调、一般性学习困难的孩子,在训练时间上不需要感统治疗那么长,一般每周一次就可以了。......
2023-08-04
(一)先天性原因
2.孕妇在怀孕期间用药不当,对胎儿造成的大脑及神经的伤害。
3.孕妇怀孕期间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酗酒、吸烟等,对胎儿脑神经健康带来的影响。
4.因早产或剖腹产造成婴儿出生的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产道挤压,失去最重要的触觉学习环节,造成触觉失调。
5.胎儿如常常受到外界的突然刺激,如突然、强烈的声音和震动的刺激,将对胎儿脑神经造成伤害。
6.高龄妊娠。产妇第一胎受孕时年龄过大带来的胎儿发育方面及产程的影响。
7.家族遗传原因或胎儿基因变异引起。
8.胎儿出生前曾有过先兆流产症状。
10.接生过程中某些不当操作对胎儿的影响。
11.妊娠前父母健康状况的影响。
(二)养育及其他后天的原因
1.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的推进,现代人生活空间越来越狭小,从大部分人居住情况变化来说,大院子都变成了单元房,儿童活动空间越来越狭小,运动量和运动范围都不足。因此,导致儿童在接受信息刺激方面就不全面。
2.单元房的居住形式使人与人之间交往减少,儿童与其他人接触、交往的机会也大大减少。
3.由于父母对儿童过于呵护,事事包办,事实上剥夺了儿童尝试、体验、学习的机会,使儿童感官刺激不足,必要的应对各种事物的机会大大减少。
4.现代生活压力大,父母工作紧张,陪伴孩子太少,或者隔代看护时将婴儿交给电视机,造成婴儿运动少,感官刺激不足,且长期看电视造成视觉统合失调。
5.父母急于让孩子走路,没让孩子充分爬行,产生了前庭平衡失调。
6.陪护人员过于讲究卫生,禁止孩子玩土、玩沙、玩水,甚至禁止孩子触摸好奇的物件,从而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
7.过少搂抱,缺乏抚摸,亲子肌肤接触不足,引发触觉发展问题。
8.过早或者过于频繁地使用学步车,造成头部支撑力不足,阻碍婴儿前庭平衡觉发展。
9.受错误观念影响,不让婴儿睡摇篮,造成其早期前庭刺激不足。
10.父母对婴幼儿要求太高,管教太严,动辄呵斥,人为地造成孩子压力太大,儿童自由活动时间太少造成精神上的伤害,产生由拔苗助长引起的挫折感,致使婴幼儿不敢探索、不敢尝试等。
11.环境污染的因素。食品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等,造成婴幼儿对有害物质的摄入,损伤脑神经。
12.婴幼儿曾经受过某种强刺激。
13.出生时体重过轻或黄疸等。
14.基因突变。
有关婴幼儿音乐感统训练的文章
感觉统合失调,就是那些经过测评,明显存在感觉统合失调表现的范畴,对于智障、脑瘫等孩子是没有用的。感统治疗主要针对重度感统失调的孩子,需要对他们进行大“剂量”的刺激。感统训练主要针对轻度感统失调、一般性学习困难的孩子,在训练时间上不需要感统治疗那么长,一般每周一次就可以了。......
2023-08-04
个体感觉统合功能是伴随生理的发育在环境中形成的,分以下4个主要阶段。婴儿3岁之前是感觉统合最基本能力的形成期,因此,许多专家不主张对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下“感统失调”的结论,最多只能描述为发展迟缓。这段时期,是他们感觉统合基础能力和高级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同时也是对感统失调儿童进行干预的敏感期、关键期。......
2023-08-04
感觉统合教育对硬件的要求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器械,二是场所。还有,许多玩具和体育器械、游乐项目所用的器具等实际上也包含了感觉统合训练价值。教师、训练师掌握了感觉统合训练的原理,就可以灵活使用各种器械和用品、器具、玩具,还可以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和兴趣点自制器械和教玩具。(二)场所要求感觉统合训练机构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场所配置及具体要求:1.接待厅。测评室需要隔离,避免声音及视觉干扰。......
2023-08-04
特殊儿童指的是以下两类患儿:一是感觉器官或肢体畸形或残缺的,有听障、视障、肢残等;二是与脑神经损伤或病变、先天器质性异常等直接关联的有智障、孤独症、多动症、阿斯伯格症、唐氏综合症、脑瘫等。孤独症、多动症、阿斯伯格症、脑瘫等患儿,由于先天原因或后天病理性原因,造成大脑信息在传输和反馈上的障碍,必然导致感觉统合失调。......
2023-08-04
以上三个方面,属于感觉统合失调的典型特征。此外,感觉统合失调可能同时有以下的表现:在听觉和语言方面,常常在进行某项操作时,别人和他说话不回应,或者只进行简单的回应,或者答非所问。我们可以看出,以上所列各类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中,部分表现的性质有类似的情况,这种情况实际上表明了各种感觉常常是相互联系的,尤其是触觉、本体觉与前庭觉他们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023-08-04
在我国,感觉统合先传入台湾,很快在台湾普及开来。台湾的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研究者对感觉统合理论了解都比较深入,特别涌现出了陈文德、曾美慧、高丽芷等一批感觉统合研究和应用方面的专家。但是,在我国大陆,对感觉统合理论的系统认知和实际应用与发达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相比还相差很远,在学前教育界,尤其如此。感觉统合理论及训练方法在20世纪末在我国大陆开始逐步推广,至今,主要在早教机构和特殊儿童训练机构普及。......
2023-08-04
睡觉时喜欢抱着或拿着一条浴巾或者毛绒玩具,用这些反复摩擦脸部或身体的其他部位,或者睡觉时喜欢抓住妈妈的耳朵等。常常强调自己生病了,以生病为借口不想上学,甚至常常没有原因的拒绝上学。不喜欢被自己特别依赖的人以外的同伴、长辈拥抱、抚摸,不喜欢和别人玩碰触身体的游戏,特别讨厌别人从后面接近他。对危险和疼痛反应迟钝或反应过于激烈。喜欢咬人,并且常咬固定的友伴,并无故碰坏东西。......
2023-08-04
联觉以前尚无发现有文献将之归入感觉统合范畴。在教学实践中,常常有些人会将联觉和联想混为一谈。因此,需要特别澄清联觉和联想的区别。感觉统合基础能力更趋于神经生理范畴,感觉统合关联脑力更趋于心理范畴。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了感觉统合关联脑力的发展不足。因此,本书从音乐感统体系出发,除了介绍对应于感觉统合基础能力的游戏外,还将介绍对应感觉统合关联脑力的游戏。......
2023-08-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