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与法律是社会规范最主要的两种存在形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范畴。在阶级社会,道德与法律二者是共同存在的,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不断地发生变化。而道德发生作用的范围比法律要更为广泛。道德和法律的相互联系表现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推动的。......
2024-06-04
从前文的分析可知,伦理是就人类社会中人伦关系及其秩序而言的,具有整体性。事实上,我们对这个概念可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法律也具有维护社会整体秩序之功效,而且就现代社会中民众的个体生活而言,我们“从摇篮到坟墓”都被纳入了法律的控制范围,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直接用法律来对法律职业人员进行全覆盖控制,还要去强调职业伦理呢?这里涉及一个基础性问题,即伦理与法律的关系问题,当然前述问题本身也值得思考。
关于伦理与法律的关系问题,我国学者龚群教授进行过系统的阐述。[18]他认为,伦理与法律既有相互关联与统一的一面,又有分离与分化的一面。一般而言,法律是依据政治社会的强制力而被强行要求执行的社会规范,法律的推行在于政治社会的强制力量。然而,法律的价值基础,也就是决定法的根本特性的东西,不在国家性的强制,也不在法本身,而在伦理世界。法律的价值基础也就是伦理合理性、法的正义性。正因为如此,才有良法与恶法之分,恶法是仅仅依靠强制力而没有伦理价值规范基础的法。在一定意义上,只要有伦理规范,人类社会生活就可以继续下去,而人类之所以需要法,是因为并非所有人都有伦理的自律性,因而需要外在的强制来使人类的行为符合伦理价值所确立的标准。
法律与伦理又存在区别,根据龚群教授的总结,法律更侧重于规范人的外部行为,而伦理则更侧重于约束人的内部良心。法律作为强制性规范,虽然以伦理为基础,或内含伦理的要求,但并不涉及内心服从的问题。伦理的要求则是遵从自己的理性,遵从自己的道德良心,使自己在道德良心上获得自由。此外,法律秩序仅仅是伦理秩序的一部分,或者说,法律规范所依据的是“中等人”标准,是一般人通常可以做到的。法律中所禁止的行为,仅涉及伦理中有关“不应当”的消极规定中那些最严重的行为,而伦理对人的行为而言,不仅包括“不应当”的层次,还包括正当、应当的层次,其中的应当层次则包括较为远大的理想成分。
◆例1-1
关于法与道德的论述,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区别之一就在于道德规范不具有国家强制性
B.按照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观点,法与道德在概念上没有必然联系
C.法和道德都是程序选择的产物,均具有建构性
D.违反法律程序的行为并不一定违反道德
【解析】
选项A正确。法与有组织的国家强制相关,通过程序进行,针对外在行为,表现为一定的物质结果。专门机构、暴力后盾、程序设置、行为针对性和物质结果构成法的外在强制标志。道德在本质上是良心和信念的自由,因而强制是内在的,主要凭靠内在良知认同或责难,即便是舆论压力和谴责,也只能在主体对谴责所依据的道德准则认同的前提下发挥作用。
选项B正确。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否定法与道德存在本质上的必然联系,认为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时代、民族的永恒不变的正义或道德准则。
选项C错误。法在生成上往往与有组织的国家活动相关,由权威主体经程序主动制定认可,具有形式上的建构性。尽管从进化理性主义上说,法在根本上也是长成的,是累积方式进化来的,非人类智慧预先设计的产物,但在形式上却不能不承认法的建构性。道德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自然演进生成,不是自觉制定和程序选择的产物,自发而非建构是其本质属性。
选项D正确。法律和道德并不是一致的,因此,违反法律程序的行为不一定违法道德。
有关法律职业伦理(第2版)的文章
第一节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与法律是社会规范最主要的两种存在形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范畴。在阶级社会,道德与法律二者是共同存在的,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不断地发生变化。而道德发生作用的范围比法律要更为广泛。道德和法律的相互联系表现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推动的。......
2024-06-04
法国学者涂尔干在其经典著作《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一书中,对“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涂尔干认为,任何职业活动都必须有自己的伦理,这些伦理与共同意识并无深层的联系,因为它们不是所有社会成员共有的伦理,换言之,职业伦理与共同意识无关。[40]从涂尔干的论述来看,他基本上认为,职业伦理是不同于公民道德的,职业伦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职业伦理与大众伦理出现了分野。......
2023-08-04
从上述学说可以看出,仲裁人与申请仲裁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是确定仲裁人在仲裁活动中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基本根据,也是仲裁伦理的依据。社会冲突经常、大量的出现,不仅破坏了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与社会主体之间的祥和,而且使社会主体自身利益的实现受到极大的阻碍,因而,解决社会冲突便成为社会控制以致维持人类存续的重要方面。......
2023-08-04
[17]一般认为,美国哲学家罗尔斯和庞德所提出的社会正义即社会基本结构的争议具有决定意义,可以说是正义之正义。根据《检察官职业行为基本规范(试行)》第6条的规定,追求正义主要体现为:维护公平正义,忠实履行检察官职责,促进司法公正,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
2023-08-04
从语义分析来看,“伦理”与“道德”之间确实存在差异,但是有关“伦理”与“道德”的关系,中外学者都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见解。余仕麟教授认为,“道德”和“伦理”是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道德和伦理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从根本上是统一的,或者说,伦理就是道德规范。......
2023-08-04
公证职业与律师职业本来没有什么内在的必然联系。美国是头号经济和军事强国,其政治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在公证制度的改革设计中应当充分重视这一点。公证员行使的是国家证明权,属于国家权力的一部分,通过法律的授权或确认而取得,以出具公证书的形式实现法律预期的功能。......
2023-08-04
律师与委托人关系的解除或终止涉及律师和委托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涉及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等有关机构的效率。因此,在律师发现有必要终结委托代理关系时,必须向律师事务所进行汇报,由律师事务所作出正式的决议。在律师接受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过程中,律师若要终结委托代理关系,需要向法律援助机构进行汇报,并获得批准。......
2023-08-04
律师与委托人关系涉及两个重要主体:一是律师;二是委托人。该条明确了律师可以作为当事人、法定代理人的诉讼代理人。该条还明确了律师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在司法实践中,律师参与诉讼时,必须向法庭提交委托人签署的授权委托书,其中必须明确载明律师的代理权限。......
2023-08-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