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未来幸福,现在就求证

未来幸福,现在就求证

【摘要】:拜读朱永新教授的《致教师》,我的眼前豁然开朗,心中一片清新:“教师,不是园丁,教师本身应该是一朵花儿,教育是师生互相作用的过程;教师不是蜡烛,教师不能以化为灰烬做代价,以此去照亮学生……;我是教师,这是一份职责,更是一种使命;我是教师,以现在求证未来,让生命幸福完整。”

黄玉红

怀着无比崇敬与激动的心情,我再一次打开了朱永新教授的《致教师》一书:对教育与教师真实的理解、对生命与生活的平凡诠释,每一句美妙而精彩的语句,每一处情感与神奇的论述,无不深深触动我那颗蓬勃向上的心灵。

全书共分四辑,即“给我一个做教师的理由”“借我一双好教师的慧眼”“愿我书写一部教师生命的传奇”“让我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前三辑都是与一线教师对话的问答式书信,最后一辑收录自2010年以来朱先生为寄语新教育同仁的5篇年度致辞。

《致教师》以书信体方式呈现。每一封信,就是一次问题的探讨,思想的聚焦,心灵的呼应。一个一个具体问题的开启,传递着普通基层教师的境遇与困惑,烦恼与迷茫。那些提问者有的是刚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有的是遭遇职业倦怠的老教师;有的奔波于城市,有的坚守于乡村;有的教语文,有的教数学……所以,书中的那些涉及幸福价值、读书学习、职业境界、班级建设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与其说是某一个教师的问题,不如说是某一类教师的问题,甚至是所有教师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折射出他们的焦灼与期待,充溢着他们的渴求与信赖,因此,朱老师对于每一个“问题”的回应,不是简单的方法破解,而是一种思维方式、行为智慧的播种。

回顾书中内容,我更是深深折服于其中。

一、教师是什么?

从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我们便被赋予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神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们更是用蜡烛、园丁、春蚕等来喻其奉献与无私;也有不乏“臭老九、孩子王”等贬意之词汇。步入教师行业二十几载,我更是深有感触:做教师者,不易!拜读朱永新教授的《致教师》,我的眼前豁然开朗,心中一片清新:

“教师,不是园丁,教师本身应该是一朵花儿,教育是师生互相作用的过程;教师不是蜡烛,教师不能以化为灰烬做代价,以此去照亮学生……;我是教师,这是一份职责,更是一种使命;我是教师,以现在求证未来,让生命幸福完整。”

反复朗读着《我是教师》这首诗,它道出了多少老师渴望理解的心声啊:教师不是春蚕,不是蜡烛;更不是灵魂工程师,不是一个隐喻与一个标本,教师就是教师,每天都在平凡与神圣中穿行,他生命的价值在于“以现在求证未来,让生命幸福完整”。

二、我们为什么成为一名教师?

正如朱老师在第一辑所说:“这是最简单的问题,也是最根本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这些答案会在不知不觉中深刻影响甚至左右着我们的行为。”“一味将教师归结为平凡或者神圣,都是片面的。”首先,朱老师先以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为例,指出曼德拉就是一本教科书,就是一位好老师。并引用曼德拉的话“教育是最强有力的武器,你能用它来改变世界”来激励每一位教师,为之自省:教师是一个让人自豪的职业;是一个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等全部能量与智慧发挥到极限的、永远没有止境的职业;是拥有自由支配时间相对较多的职业;是能够把专业知识最直接用于家庭,让家庭与事业双丰收的职业;它更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职业。所以,理解职业,发现教师职业的内在魅力,应该是做好教师的第一要务。

其次,应努力抵达教师的四重境界。第一,是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第二,是让自己心安的老师;第三,是让学校骄傲的老师;第四,是让历史铭记的老师。其中,最基础的境界,就是做个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如何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再次,教师是一个怀有教育理想的职业。理想教师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有教育理想。不要以为我们在三尺讲台上没有什么作为,教师影响着几十个生命!所以,真正的理想,是需要扎根于现实的土地,在坚守中成就理想。与之相伴的便是行动: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三、怎样使自己成长为名师?

关于如何使自己(特别是新教师)尽快成长为名师,朱老师提出了被称之为新教育教师的“吉祥三宝”,概括为“三专”模式:一是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他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名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他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方面,没有教师的阅读,就不可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与发展,教师的创造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阅读能力也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能力。二是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这样的写作不以名利为目的,不为写作而写作,而是对教育生活的总结、归纳、剖析、反思和提升。三是专业发展共同体——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我们常说“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很远”,因此,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捷径。所以,要想使自己也能够成为我们周围的那些“草根名师”,除了需要拥有一颗热爱教育的、年轻的心,拥有一腔充满智慧的、责任的激情,更应学会利用各种机会自我培训、自我激励、自我成长。

四、如何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作为教师,我们常常要忙于上课、批改作业、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应付那些没完没了的各项检查,工作如此疲惫不堪,幸福感究竟又从何而来呢?朱永新教授在书中指导我们如何享受你的教育生涯:譬如教师的幸福就是静静地做一份让自己沉醉的教育工作;幸福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自我、实现自我;幸福就是对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有着强烈的信念和梦想……;所以,只要我们能够发现并认可每天平凡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坚持不懈的在工作中实现自我,那么,我们教育生活的每一个普通的时刻,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会焕发不一样的光彩,都能让我们收获到满满的幸福感。

朱永新教授让我们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自己生命的丰盈,让我们看到了润泽未来的新教育。一个教师撒下的优良种子,终将会在岁月深处萌芽、开花、结果。或许,这就是今天对于明天、现实对于未来的坚忍而美好的“求证”。

(作者系邢台县会宁完小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