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知发生在个体的思维过程之中,个体的原有经验、价值观念、情感状态、认知偏见和文化背景等因素都会影响社会认知的内容与过程。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容易改变,甚至会左右认知主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这就是首因效应。一些实验证实,积极偏见只适用于对人的评价,当认知对象是不具有人格的物体时,它就不会出现。认知主体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认知对象分类,把认知对象归属于一些预设好的群体之中。......
2023-08-01
1913年,华生的《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新纪元。心理学研究开始将注重人的内在心理的传统转到了研究外显行为的新航道上来。而社会学习理论就是在行为主义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
在社会化研究中,社会学习理论者的主要观点是将社会化的过程看作有机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用以下三种主要机制来解释社会化:
第一,奖励与惩罚。在社会化过程中,教师、家长确实是经常用奖励(正面强化)来肯定儿童青少年的某些行为表现,而用惩罚(负面强化)来否定儿童青少年的另一些行为表现的。当然,除了有外在环境施加的奖励和惩罚外,还有来自社会化对象自身内部的奖励和惩罚,也叫自我奖励和惩罚。这是个体根据在某项活动中是否达到了自定的标准而给自己的奖励或惩罚。这同样是社会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一般而言,自我的奖励和惩罚机制会成为一种自我监督机制,对个体的成长和进步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二,模仿。模仿是依据模式的示范而产生具体的行为反应。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提出社会模仿论,认为社会的过程不外乎两方面,即个人创造与个人同化。前者为发明,后者为模仿。塔尔德认为,社会就是由善于相互模仿的一群人组成的。社会学习理论者把模仿的概念引进社会化研究。与传统的行为主义观点不同,他们强调强化和惩罚影响的是儿童再现某种模仿的行为,而不是学习这种行为。社会学习理论将模仿视为人类彼此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认为它是个体行为社会化的基本历程之一。模仿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第三,认同。认同和模仿较为相似,但是认同还包含了对实在或象征对象的一种“视为体”的感觉,它不受时间的限制。一般来说,认同是为了补偿心理上的不足。在成长过程中,个体发现自己在人格方面有某些欠缺,就会把他周围或自己虚拟出来的人物形象作为自己的崇拜对象,在行为和思想上去模仿和趋近,并将这个人的人格特点加以吸收,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第二,模仿。模仿是依据模式的示范而产生具体的行为反应。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提出社会模仿论,认为社会的过程不外乎两方面,即个人创造与个人同化。前者为发明,后者为模仿。塔尔德认为,社会就是由善于相互模仿的一群人组成的。社会学习理论者把模仿的概念引进社会化研究。与传统的行为主义观点不同,他们强调强化和惩罚影响的是儿童再现某种模仿的行为,而不是学习这种行为。社会学习理论将模仿视为人类彼此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认为它是个体行为社会化的基本历程之一。模仿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第三,认同。认同和模仿较为相似,但是认同还包含了对实在或象征对象的一种“视为体”的感觉,它不受时间的限制。一般来说,认同是为了补偿心理上的不足。在成长过程中,个体发现自己在人格方面有某些欠缺,就会把他周围或自己虚拟出来的人物形象作为自己的崇拜对象,在行为和思想上去模仿和趋近,并将这个人的人格特点加以吸收,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有关社会心理学的文章
社会认知发生在个体的思维过程之中,个体的原有经验、价值观念、情感状态、认知偏见和文化背景等因素都会影响社会认知的内容与过程。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容易改变,甚至会左右认知主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这就是首因效应。一些实验证实,积极偏见只适用于对人的评价,当认知对象是不具有人格的物体时,它就不会出现。认知主体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认知对象分类,把认知对象归属于一些预设好的群体之中。......
2023-08-01
道德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内容,是个体作为社会成员存在所必需的行为制约机制建立的原因。布鲁纳的认知策略则强调社会化过程中认知因素的中介作用,认为儿童通过观察自身经历过的事物中的文化准则与道德规范形成认知策略,并使行为受到影响。......
2023-08-01
(二)维纳的归因理论维纳在海德的归因理论与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归因理论。表4-3 朴素归因理论的四种可能性图4-5 弗里茨·海德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一是内因,比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维纳的归因理论最为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归因结果对个体以后的成就行为的影响,对成功或失败不同的归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和认知反应,例如自豪或羞耻。......
2023-08-01
社会营销是市场营销的高级化,是关注社会整体利益、消费者长远利益的市场营销。市场营销观念是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思想。这些就构成“市场营销观念”的主要内涵。新闻机构对社会整体利益、公众长远利益的正、负影响比一般企业更大,新闻传媒又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因此更应采用社会营销的原则。社会营销不仅以受众的利益和需求为中心,而且当受众的短视与其根本利益有矛盾时,仍坚持后者。......
2023-11-18
泄露秘密这一节的关键是人们依靠语言和行为来判断别人,而语言和行为又是很多大脑模块共同作用的结果。又因为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竞争,所以“新闻秘书”模块会使人们的行为表现出关于个人价值和过去经历的最积极的防御信息。让我们再回到这个观点上:我们的大脑有个模块就像新闻秘书,并且这个模块或多或少会和别人交流。为什么你知道了真相并且泄露出去这一行为,仅仅只是伤害你,而没有相应的好处呢?......
2024-03-04
归因过程的结果包括知觉者对他人行为的行为反应、对知觉者感觉和情感的影响、对未来事件和行为的期望的影响。不同的归因对以后的工作积极性有很大影响。把工作、学习中的成功归结为内部原因,会使人感到满意和自豪;归结为外部原因,会使人产生惊奇或感激的心情。在组织管理工作中,各级领导者在对员工的思想与行为进行引导时,要尽可能地把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归因于不稳定性因素。......
2023-08-02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主张通过强化和模仿来形成和改变行为。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环境和条件,就如刺激和强化,是学习的两个重要因素,学习等同于行为的结果。斯金纳认为强化是塑造行为和保持行为强度所不可缺少的关键,也是用来控制学习的根本手段。然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研究中只强调行为不考虑人们的意识问题,把人的所有思维都看作是由“刺激—反应”间的联结形成的。......
2023-11-16
认知对象是社会认知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认知主体一样,是具有主体意识的个体,其魅力知名度、自我表演等因素均影响认知主体的社会认知。(三)认知对象的自我表演在多数情况下,认知对象并不是认知活动中完全被动的一方,而是“让”别人认知的一方。因此,认知对象的主观意图势必要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判断。在这里,认知对象的自我表演对于认知者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2023-08-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