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心理学中的行为影响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心理学中的行为影响

【摘要】:而社会学习理论就是在行为主义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在社会化研究中,社会学习理论者的主要观点是将社会化的过程看作有机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用以下三种主要机制来解释社会化:第一,奖励与惩罚。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提出社会模仿论,认为社会的过程不外乎两方面,即个人创造与个人同化。社会学习理论将模仿视为人类彼此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认为它是个体行为社会化的基本历程之一。

1913年,华生的《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新纪元。心理学研究开始将注重人的内在心理的传统转到了研究外显行为的新航道上来。而社会学习理论就是在行为主义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

在社会化研究中,社会学习理论者的主要观点是将社会化的过程看作有机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用以下三种主要机制来解释社会化:

第一,奖励与惩罚。在社会化过程中,教师、家长确实是经常用奖励(正面强化)来肯定儿童青少年的某些行为表现,而用惩罚(负面强化)来否定儿童青少年的另一些行为表现的。当然,除了有外在环境施加的奖励和惩罚外,还有来自社会化对象自身内部的奖励和惩罚,也叫自我奖励和惩罚。这是个体根据在某项活动中是否达到了自定的标准而给自己的奖励或惩罚。这同样是社会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一般而言,自我的奖励和惩罚机制会成为一种自我监督机制,对个体的成长和进步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二,模仿。模仿是依据模式的示范而产生具体的行为反应。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提出社会模仿论,认为社会的过程不外乎两方面,即个人创造与个人同化。前者为发明,后者为模仿。塔尔德认为,社会就是由善于相互模仿的一群人组成的。社会学习理论者把模仿的概念引进社会化研究。与传统的行为主义观点不同,他们强调强化和惩罚影响的是儿童再现某种模仿的行为,而不是学习这种行为。社会学习理论将模仿视为人类彼此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认为它是个体行为社会化的基本历程之一。模仿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第三,认同。认同和模仿较为相似,但是认同还包含了对实在或象征对象的一种“视为体”的感觉,它不受时间的限制。一般来说,认同是为了补偿心理上的不足。在成长过程中,个体发现自己在人格方面有某些欠缺,就会把他周围或自己虚拟出来的人物形象作为自己的崇拜对象,在行为和思想上去模仿和趋近,并将这个人的人格特点加以吸收,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第二,模仿。模仿是依据模式的示范而产生具体的行为反应。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提出社会模仿论,认为社会的过程不外乎两方面,即个人创造与个人同化。前者为发明,后者为模仿。塔尔德认为,社会就是由善于相互模仿的一群人组成的。社会学习理论者把模仿的概念引进社会化研究。与传统的行为主义观点不同,他们强调强化和惩罚影响的是儿童再现某种模仿的行为,而不是学习这种行为。社会学习理论将模仿视为人类彼此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认为它是个体行为社会化的基本历程之一。模仿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第三,认同。认同和模仿较为相似,但是认同还包含了对实在或象征对象的一种“视为体”的感觉,它不受时间的限制。一般来说,认同是为了补偿心理上的不足。在成长过程中,个体发现自己在人格方面有某些欠缺,就会把他周围或自己虚拟出来的人物形象作为自己的崇拜对象,在行为和思想上去模仿和趋近,并将这个人的人格特点加以吸收,成为自己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