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初中差异教学策略的研究成果

初中差异教学策略的研究成果

【摘要】:运用测验法测查学生的差异,可以采用仪器测试,也可以采用文字测试。智力测验可采用中国比内测验法、韦氏智力测验法、国际标准IQ测验法等。当运用测验法难以了解学生的某些差异时,我们可以采用观察法,仔细耐心地观察学生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表现,从而了解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不同特点,把握学生的差异。

初中学生的差异多种多样,学校和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从各个方面测查学生的差异,以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差异,为差异教学奠定基础。

一、测验法

测验法是最常用的也是最准确的学生差异测查方法。测验法就是通过某种途径测验一个样本的某方面或多方面特点的方法。

运用测验法测查学生的差异,可以采用仪器测试,也可以采用文字测试。仪器测试的范围很有限,学生的体质差异可采用仪器测试,如肺活量、血型、营养状况等。文字测试的使用范围更广,体质差异、智力差异、性格差异、兴趣差异、学习风格差异等都可以通过文字测试获得较准确的信息。文字测试就是运用文字描述各种特点,让学生选择对应自己的特点,或者从多方面设置问题,让学生回答自己表现出的特点,再综合分析、概括学生的个体差异。

智力测验可采用中国比内测验法、韦氏智力测验法、国际标准IQ测验法等。

性格差异测验和兴趣差异测验可采用中国少年非智力个性心理特征问卷。

性格差异和心理差异也可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试。

才能测验、艺术能力测验可采用霍恩的艺术能力化倾向问卷,学术能力测验可采用本内特等人编制的差异能力倾向测验等。

学习风格测验可采用福建师范大学赖昌贵教授编制的《学习风格测查表》。

二、观察法

观察法是教师或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些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考查和描述客观对象,并收集信息资料的方法。当运用测验法难以了解学生的某些差异时,我们可以采用观察法,仔细耐心地观察学生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表现,从而了解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不同特点,把握学生的差异。

比如观察学生的体质差异,可以观察学生在劳动或运动时的强度、速度和坚持的时间。观察学生的性格差异,可以观察学生交往的人数、场合,谈话时的语气、眼神等。观察学生的才能差异,可以观察学生在各学科中学习时表现出的不同的热情,回答问题或演算、操作时的方法与能力。观察学生的学习风格,可以观察学生在学习时主要运用倾听、观看和动手操作中的哪种方式,如果学生善于专心听讲,主要通过倾听师生讲解来学习,他就属于听觉型学习者;如果学生喜欢形象化的教学,通过观看形象的教学资料而学得更好,他就是视觉型学习者;如果他喜欢参加各种学习活动,喜欢动手实验、操作,那他就是动觉型学习者。

三、调查法

调查法是通过与学生、教师、家长、社区等的交流,从而收集被调查学生的信息的方法。

◇1.通过学生途径调查

可以直接调查被调查的学生本人,征得学生本人同意与配合后,调查他的作业本、笔记本、日记本、作文本、获奖证书及其他作品等,从而了解该生的兴趣、才能、智力、学习方法等的特点。

◇2.通过教师途径调查

科任教师对被调查学生在该学科学习中的表现了解得最全面、最准确,可以在每位科任教师处了解被调查学生在各学科学习中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高低等。

◇3.通过家长途径调查

家长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了解最全面、最真实,教师可与家长交流,询问被调查学生的体质、性格、兴趣与志向等方面的情况,并与家长协作起来,按照学生的自身特点与需要,帮助学生成长与发展,获得最佳前途。

◇4.通过社区途径调查

学生及其家庭都存在于社区之中,俗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许学生及家长自己暂时不能明白的他们的情况,或者暂时不愿说出来。但是在社区其他家庭的参照下,其特点与问题便能展现出来,通过调查学生家庭所在的社区居委会、其他家庭、医院等,也许能了解到该生的疾病、家庭环境等更多情况。

四、实践活动法

实践活动法就是让学生投身于文体艺术活动、实践劳动、实践操作等,验证学生的性格、精神、思维与才能特点。

开展体育实践活动,可以了解学生的体质情况与体育才能;开展写作实践活动,可以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与才能;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可以了解学生的音乐才能;开展美术实践活动,可以了解学生的美术才能;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可以了解学生的科技才能;开展主持人、演讲、辩论等实践活动,可以了解学生是否有组织管理才能。

实践活动最能展现学生的独特才能,最能体现出学生之间在才能上的不同,教师要多开展实践活动,以发现学生的才能,发展学生的才能。

范例链接

初中学生差异测查登记表

续表

多元智能观察表

根据表中列出的各种智能特征,逐项审查每个学生,然后在符合学生情况的格子中打√。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了解进行筛选,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筛选。记号最多的就是该种智能型的学生,根据记号的多少给该生下结论,他是否是该种智能的学生。

一、口语/语言智能观察表

续表

二、逻辑/数学智能观察表

三、视觉/空间智能观察表

四、身体/运动智能观察表

五、音乐智能观察表

六、自我认知智能观察表

续表

七、人际交往智能观察表

八、自然观察智能观察表

(部分内容选项参考华国栋《差异教学论》第47~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