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由毂、辐、牙三个部件组成,毂是受力非常集中的部件,对材料要求很高。图5.15烘烤木材的阴面示意图图片来源:胡伟峰摄于淄博古车博物馆辐是支撑重量的承力部件,所以选用性质比较硬的槐木或檀木制作。车轴是古车中重要的承重、受摩擦部件,其要求材料坚硬、耐磨,故先民选用檀木、枣木、梨木等硬木制作车轴。商至秦古车的金属部件多数是起加固和降低部件摩擦损伤的作用,通常采用青铜制成。......
2023-07-31
全文共分七章。
问题的背景:第1章主要是针对课题背景、研究方法和选题意义进行了全面的探讨,重点对国际国内的相关研究状况和进展进行详细的阐述,以便深入获悉目前的研究现状,避免重复研究。对课题研究中用到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理论框架构建及问题的提出:第2章针对研究载体的理论概念进行挖掘,对“人为事物”和“设计思想”进行概念辨析,并对“行之人为事物”进行分类和定位,运用“人为事物”属性框架统筹全文。
研究载体的背景研究:第3章分析了商至秦古车设计制造和使用的“人类活动情境”。分别从“地理交通环境及古代道路”、“社会文化与政治经济”等层面进行分析商至秦古车的使用背景;从“手工业发展概况”“木材、金属加工”“马匹驯养”等技术基础层面探讨商至秦古车的设计背景。
针对研究载体本身的研究:第4章研究了商至秦独辀马车部件、结构原理、类型及其发展历程、演进逻辑等,主要是从求“真”的角度对商至秦独辀车的“物理结构”进行研究。
商至秦古车制器范式的归纳与总结:第5章总结了作为“物理对象”的商至秦独辀马车的设计制造过程中所遵循的一般规律和经验。分别从古车形制、结构、材料工艺、装饰等层面进行分析和归纳其设计制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先民造物经验、原则和规范。
商至秦古车设计思想的归纳总结与阐释:第6章在“典型案例”及“制器范式”的研究基础上探析古车设计制造和使用中所承载的“道”—设计思想,分别从其设计认知策略、形式意味、观念价值等层面进行归纳和总结了商至秦独辀马车的设计思想。最后,初步构建中国古代行之人为事物设计思想和现代行之人为事物设计理念的古今传承映射模型,并尝试将商至秦独辀马车设计思想进行现代阐释和应用展望。
车轮由毂、辐、牙三个部件组成,毂是受力非常集中的部件,对材料要求很高。图5.15烘烤木材的阴面示意图图片来源:胡伟峰摄于淄博古车博物馆辐是支撑重量的承力部件,所以选用性质比较硬的槐木或檀木制作。车轴是古车中重要的承重、受摩擦部件,其要求材料坚硬、耐磨,故先民选用檀木、枣木、梨木等硬木制作车轴。商至秦古车的金属部件多数是起加固和降低部件摩擦损伤的作用,通常采用青铜制成。......
2023-07-31
不可否认,西方现代设计实践和理论方法为中国传统艺术设计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了中国现代设计艺术的诞生,刺激了中国设计艺术的产业化发展。“少就是多”的设计理念其实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老子提出的“少则多,多则惑”[4]的哲理有着某种思想巧合。本文对中国古车设计思想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我国设计理论体系,甚至对改变我国设计理论单方面输入的现状有所帮助。......
2023-07-31
1.2.1.1商至秦造物古籍文献研究从大的文化背景研究看,“重道轻器”的传统思想对器物研究有着深刻的影响,致使长期以来文人士子不重视“器”,将从事器物制造视为“末业”“小道”,君子不为。......
2023-07-31
基于上述商至秦独辀马车形制特征剖析,可归纳出其形制设计所体现出来的一般设计经验、原则如下:形式追随功能;器以载道;标准化设计原则。商至秦独辀马车形制设计都是以满足人类需求为最终目标,体现出了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商至秦独辀马车形制设计还深受礼制影响,体现出“藏礼以器”的造物思想,车辆造型、尺寸都是体现乘车人等级尊卑的一个重要方面。......
2023-07-31
商至秦独辀马车的装饰手法主要是髹漆、彩绘以及在金属加固件上雕刻图案。商至秦独辀马车髹漆不仅使古车车体颜色更加丰富亮丽,而且还可以保护古车部件不受潮湿腐蚀侵害。图5.16秦始皇陵铜车上的纹饰图案图片来源:胡伟峰摄于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在车体金属加固件上雕刻图案也是商至秦独辀马车的一个重要装饰手法。......
2023-07-31
技术作为人类通过实践而获得的经验、技巧和技能,对于人工物的产生和演进都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轮的制造是车辆诞生和演进的前提,制轮技术将滑动摩擦转变为车轮对地面的滚动摩擦,大大减小了摩擦力,节省了人力、畜力。木材加工技术的逐步成熟与完善对于商至秦古独辀马车的演进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商至秦古车中绝大部分是木质部件,木材加工技术对车辆形制及结构演进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023-07-31
因此,本文在研究思路上,并非只将目光聚焦在车辆本身,而是透过古车物象本身,从其使用、设计制造所处的人类活动情境等方面探讨文化对于古车的影响,也就是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去调查收集文献资料,并加以解构、重构与整合,据此达到预想的研究目的。......
2023-07-31
郑若葵等从中西古车的式样形制方面进行比对研究,发现中国古车和西方古车存在诸多的不同之处。中国古文献关于中国古车创始人的记载也为本土起源说提供佐证。......
2023-07-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