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的保险特指商业保险。商业保险包括以下基本特点。以合同为基础,依照合同约定,投保人向保险人缴纳保费,保险人在被保险人发生合同规定的损失时给予补偿。通过参加保险,使个人风险得以转移、分散。《保险法》第155条规定:“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
2023-07-29
旱灾保险是指对旱灾风险进行管理、规避、消解、转移、分摊和对风险造成的损失进行约定补偿的一种制度安排。国外一些国家和国内个别省份对旱灾保险制度进行了有益尝试与探索,在降低灾害风险、减少灾害损失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日本等许多国家,普遍开展了旱灾保险,但大都是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开展,且都是作为农业保险条款中的一项保险责任,还没有见到像洪水保险一样设立旱灾保险单项条款、实施旱灾保险计划的文献报导。我国的旱灾保险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还没有设立独立的旱灾保险条款,国内大多数保险也都没有涉及旱灾保险责任,只有农业保险等少数保险中包含有旱灾保险责任。旱灾保险除具有商业保险的基本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风险单位范围大,风险难以分散。风险单位是指发生一次灾害事故可能造成保险标的(即保险对象)的损失范围。一般的人身、财产保险,风险单位较小,保险标的风险损失是相互独立的随机事件,即不同的保险标的很少同时发生风险损失,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增加保险标的分散风险,保险标的越多,风险越分散。
旱灾发生具有明显的连片性,一次旱灾事件波及面往往很大,可能波及多个县或多个省甚至全国大部分地区,例如,2011年我国北方冬麦区8个省、长江中下游5个省和西南地区5个省接连出现三次大范围严重旱灾;2012年美国遭受56年来最严重的一场旱灾,严重的干旱气候在48个州蔓延,29个州1297个县的农作物种植区被美国农业部认定为主要自然灾害县。由于旱灾风险单位过于巨大,在一县一省以至于一个国家之内都难以得到有效分散,可能造成在某一地区参加旱灾保险的投保户越多,风险越不容易分散的情况。一旦灾害发生,同一风险单位下的保险标的同时受损,旱灾风险难以在空间上有效分散,保险赖以存在的风险分散机制难以发挥作用。
(2)投保对象以农民为主,投保意愿低。旱灾影响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农业、工业、居民生活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居民生活用水的供水保证率较高,一般在95%以上;工业用水的供水保证率在90%以上;农业用水的供水保证率相对较低,大多地区仅为50%~75%。当水源短缺时,对供水保证率高的用水户应优先供给。换句话说,干旱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最大。我国的农业特别是粮食作物效益比较低,农民的经济收入不高,生产生活承受能力较低,大多数农民不愿意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来分散旱灾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的风险损失。旱灾保险的投保对象又是以农民为主,需要通过政策的引导与扶持,强化政府补贴,调动农民投保的积极性。
(3)灾后经济损失评估技术难度大。灾后经济损失评估是保险理赔的重要依据。由于旱灾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受灾对象类型多样,受灾程度各异,加之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评估结果要得到投保人和保险人的认可,灾后经济损失评估需要开展大量的调查与分析工作,耗时长,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评估难度大。旱灾保险的主要作用对象是农业产业,而作为保险标的物的农作物处于动态的生命活动之中,本身就很复杂,加上各地气候等自然条件不同,农作物品种不同、生产水平不同等,受灾害程度也不完全相同。农作物在每一个生长阶段,其价值都不相同,甚至同样品种的农作物,生长在同样土地和同样气候条件下,使用同样的肥料,由于管理上的差异,它们的单产也会有较大的差距,使得在遭灾后很难准确估计其损失,进一步增加了损失评估的难度。
有关旱灾保险制度研究的文章
狭义的保险特指商业保险。商业保险包括以下基本特点。以合同为基础,依照合同约定,投保人向保险人缴纳保费,保险人在被保险人发生合同规定的损失时给予补偿。通过参加保险,使个人风险得以转移、分散。《保险法》第155条规定:“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
2023-07-29
旱灾是我国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与其他自然灾害相比还有其自身的特点。2)旱灾发生具有季节性。5省因旱直接经济总损失982.01亿元,占全国的65.07%,相当于5省2010年GDP总和的2.13%;全年因旱饮水困难人口达2334.85万人,因旱饮水困难牲畜达1626.33万头,分别占全国的70.02%和66.63%;减产粮食43.62亿kg,导致1297万人一度缺粮,经济作物绝收39.47万hm2,损失201.48亿元,并对工业、林业、服务业、水力发电、交通水运、生态环境等造成较大影响。......
2023-07-29
各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先后尝试了5种农业保险运作模式。“共保”方式是国内外保险界对损失概率不确定的重大项目和罕见巨灾的一种理想的农业保险运作模式,可以降低独家承保的风险,提高化解巨灾风险的承受能力。《条例》明确“国家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农业保险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和协同推进的原则。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确定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2023-07-29
经验费率法基本上不考虑农作物产量的分布问题,是保险人根据单个农户或地区的历史损失情况和自身经验,对当期农业保险费率进行估计的一种方法。由于当前我国单产历史数据质量不高、连续性不够,目前国内进行农业保险费率厘定时较少使用该方法。单产分布模型推导法理论严谨,数学推理性强,适用于缺乏优良历史数据情况下的保险费率厘定。非参数法厘定农业保险纯费率以核密度估计法的应用较多。......
2023-07-29
针对洪水等自然灾害风险,国外一些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保险制度。近年来,我国干旱灾害多发频发,涉及面广,损失大,探索建立旱灾保险制度十分必要和紧迫。国内外相关实践表明,对于随机发生的自然灾害,建立完善的保险制度是应对灾害风险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
2023-07-29
云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于2008年启动,共有9个农业保险品种纳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扶持政策,包括能繁母猪、奶牛、青稞、玉米、水稻、油菜、牦牛、藏系羊和森林火灾。保险作物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分期进行赔付。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财政厅和云南保监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2009—2010年度政策性畜牧业保险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全省政策性畜牧业保险继续实行统一的条款、责任和费率。......
2023-07-29
表7.12静宁县玉米趋势单产、气象单产和灾损率计算结果第三步,计算平均灾损率。表7.13静宁县玉米实际单产与5月、9月降水量相关性检验结果模型汇总表7.14Anova计算平均抗旱率。表7.15是从甘肃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获取的静宁县近20年抗旱挽回的粮食损失及粮食总产量。......
2023-07-29
1982年,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试办的农业保险是与其他商业保险业务混合经营的。农业保险迎来了一个喜人的发展高潮。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保险的发展。根据保监会的调查,许多试点地区的农业保险保费都由省级和市(县)级的财政补贴予以支持,补贴比率平均达40%以上。在中央的引导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农业保险一举扭转颓势,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中央财政支持对农业保险发展的作用十分明显。......
2023-07-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