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女子监狱制度研究:以美国为样本,揭示深度探究结果

女子监狱制度研究:以美国为样本,揭示深度探究结果

【摘要】:同时,也尚无针对女子监狱的专门性、系统性文献。我国目前尚无针对中国或域外女子监狱的专门性、系统性文献,针对女子监狱的论述多见于刑事执行法学专著,与未成年犯共同构成特殊类型罪犯研究框架,部分学者所著的刑事执行法学专著甚至未提及女性受刑人的刑事执行内容。

从学位论文层面看,我国目前尚无探讨我国当代女子监狱主题的博士论文。同时,也尚无针对女子监狱的专门性、系统性文献。以1990年至2017年为时间线,在此期间,我国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女子监狱相关主题的期刊、学位论文多达231篇,其中44篇为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仅1篇,为杨庆武博士于2016年所著[1],其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位于上海的两所独立建制的女子监狱(即江苏第二监狱分监、上海监狱第一分监)为研究对象,从监狱史角度切入,围绕监狱设施、狱政管理模式、刑罚理念、监所人员之构成,探讨近代以来司法领域中性别观念的转型问题以及女性与现代都市社会的关系问题。此外,刘洪峰博士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美国少年犯机构化处遇研究》中提及中国少年犯机构化处遇的发展困境时指出,尽管未成年女性犯罪比例逐年递增,但我国仍缺乏对未成年女性犯罪者处遇的重视,其体现为国内并无专门针对未成年女性犯罪者的处遇机构,而只是在一般未成年犯管教所或者成年女子监狱中单独分区,忽视了未成年女性犯罪者犯罪背后所隐含的复杂问题。[2]

从专著层面看,以女子监狱为主题的中文书籍数量颇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但多为监狱工作或采访手记等传记、报告文学。我国目前尚无针对中国或域外女子监狱的专门性、系统性文献,针对女子监狱的论述多见于刑事执行法学专著,与未成年犯共同构成特殊类型罪犯研究框架,部分学者(如韩玉胜)所著的刑事执行法学专著甚至未提及女性受刑人的刑事执行内容。吴宗宪等在总结女性犯罪者管理改造的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女性犯罪者的基本分类以及相应的改造策略[3]赵国玲、刘瑞瑞均提出对女性犯罪者和未成年女性犯罪者应考虑由其性别带来的身心特殊性,作为特殊类型罪犯进行管理与矫正[4];王顺安则在总结女性犯罪者特点并对比中外女性犯罪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应针对在押外籍女性犯罪者语言、宗教、生活习惯的特殊性,对其进行个别化的监管改造[5]。在女性犯罪者矫治方面,有学者从心理矫治的角度提出了对女性服刑人员的改造方案[6],将女性分为暴力犯、财产犯、婚姻家庭犯、反革命犯等类型,分别制定心理改造对策,但因年代较为久远,其中的许多内容已与现代刑事执行理念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