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父母拒绝孩子进厨房的时候,日本的妈妈们早已掀起了一股“让小孩子走进厨房”的烹饪风潮。在日本妈妈看来,对3岁的孩子而言,“厨房教育”十分重要。有美子说,厨房育儿的很多益处已经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得到彰显。在日本,妈妈们在让孩子进厨房帮忙之前,往往会和他们约法三章,比如,做饭之前必须洗手,禁止在厨房里乱跑,妈妈不在的情况下不能使用菜刀或者接触火。......
2024-04-15
我陪女儿在游乐场玩的时候认识一位妈妈,她向我诉说她的育儿苦恼:“我女儿太难带了,从来不愿意待在家里,吃饭是我最头疼的事,早餐还好,中餐与晚餐一定要在外面吃,我在小区里追着她跑几圈才能把一小碗饭喂完,我这身骨头都快跑散架了。”我反问一句:“为什么不让她自己吃呢?”年轻妈妈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我说:“她自己不吃啊,要吃也只做样子吃几粒米饭,这怎么长身体呀!”
后来这位妈妈又诉苦说孩子玩具乱扔、书本乱扔、文具到处都是,每天除了做饭时间,都在整理房间,不然人都进不去了。我又不识相反问一句:“为什么不让她自己收拾呢?”年轻妈妈没好气地回答我:“她这么小,哪知道帮忙收拾啊,只会越帮越忙。”
我相信每位家长都想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孩子最大的幸福生活,事事都替孩子安排好,孩子根本没有动手的机会。久而久之,等孩子幼儿园毕业,也许孩子上小学了,还不会好好吃饭,不会自己穿衣系鞋带,时间一长,孩子就会越来越懒惰,习惯了不动手,依靠家长帮忙,失去生活的自理能力,就像一个完整的残疾人一样。到头来,累坏了父母,闲坏了孩子。
表面上看这是孩子的问题,实际上孩子生活不能自理,问题的根源出在父母身上。要想改变孩子依赖的心理,尽早帮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父母必须从自身入手,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首先,家长一定要有耐心,要能体谅孩子是慢慢成长的
极少有人是教一次就会的,例如吃饭,孩子刚开始势必会弄得满脸都是,甚至桌子上、凳子上、地板上到处是饭,并且孩子吃饭的时间也会相应比较长。如果家长让孩子自己吃,几次三番后,孩子就能学会自己吃饭,并且不掉米粒。如果家长不耐烦,立即夺走孩子的碗筷喂起来,那你估计还得喂几年,算下这笔账,你节省了眼前这点打扫卫生或者等待的时间,是不是亏大了?
其次,家长一定要多鼓励孩子尝试,只要是孩子能做的事情,家长都可以创造条件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做
云云两三岁的时候想要帮我们洗碗,我就给她搬来一张小凳子,让她站上去,让她去洗,听到她没轻没重,把碗洗得哗哗作响,我立即后悔了,听得心惊胆战,几次想出手阻止,可听到她开心、得意的笑声,我只好作罢,只在心里默默思考这次会有几只碗“阵亡”。令我没想到的是,在我心惊胆战几次之后,她竟然能够把全家人的碗盆洗得干干净净,并且学习过程中从未打碎过一只碗盆。
这里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家长为了防止孩子打破东西,故意把易碎品都收藏起来,给孩子练习的都是一些摔地上也不会碎的特制品。我觉得这种方法看似精明却并不可取。儿童教育专家蒙台梭利也有这样的观点:不要特别为孩子处理什么,只需要提醒她注意就行了。例如:让4岁的孩子盛饭、端汤,家里孩子能触及的地方摆玻璃鱼缸、瓷花瓶等,并不需要特别关照孩子,孩子也会表现得令家长惊讶,他们几乎能同家长一样,不打碎任何东西而自在生活。当然,有时候也许孩子会失手,这时家长千万不要指责他,特别是不要说一些打击他的话,如“早知道你会这样!”即使你真的早知道他会这样,说这话也没用,只会打击孩子下次再去尝试的勇气。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说:“是不是刚才没留意到,下次我们小心一点儿就没事了。来,咱们一起把这些碎片清理干净吧!”一则给了孩子再次尝试的勇气,让他遇到困难不退缩,二则让孩子自己担起责任,自己搞的破坏自己收拾,还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家长看看,多么合算的一次失误呀!
最后,家长一定要注意教育方法,我们在让孩子去尝试从未做过的事情时,一定要把握好度
如果是浅显易懂,一看就会的,可以直接让孩子去尝试。如果对孩子来说是有点儿难度的事情,家长可以示范一两次标准动作,然后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家长在旁边看,给予适当指导,等孩子会了,家长再放手让孩子去做。
有关幼儿园比大学更重要.如何培养孩子的性格的文章
在国内父母拒绝孩子进厨房的时候,日本的妈妈们早已掀起了一股“让小孩子走进厨房”的烹饪风潮。在日本妈妈看来,对3岁的孩子而言,“厨房教育”十分重要。有美子说,厨房育儿的很多益处已经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得到彰显。在日本,妈妈们在让孩子进厨房帮忙之前,往往会和他们约法三章,比如,做饭之前必须洗手,禁止在厨房里乱跑,妈妈不在的情况下不能使用菜刀或者接触火。......
2024-04-15
在中国,当父母知道孩子参与打架事件后,通常不能正确地帮助孩子处理打架后的解决事宜,而是抓住孩子打架这件事情不放,不问青红皂白,主观判断孩子的对错。更有一些父母对待孩子打架这件事情表现得过于偏激,认为只要参与打架就是不对的,于是无心问原因,直接对孩子进行谩骂,甚至是体罚,用“最直接”的方式将孩子的打架行为遏制住。在日本,倘若孩子之间的冲突较为严重,父母都会及时制止,尽量避免双方的肉体伤害。......
2024-04-16
孩子都喜欢有力量的父母父母和孩子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喜悦,这样的教育是最有说服力的,比教条和刻板的说教更有用。因此,最后的事实是,无论生活有怎样的磨难,作为父母都要更坚强、更有勇气、更有信心。父亲走后,我围着那个箱子转了几天,却碰都没有碰一下。父母在某一方面做得出色,成为孩子的偶像,孩子会因为有这样的父母而骄傲。......
2024-07-02
第三个方面,我想讲我们应该怎么读书。我们读书的实用主义,说老实话日益加强。我们从小的孩子都是重视什么呢?但是说心里话,我们对于孩子情商的培养恰恰是极其欠缺的,而读书正是培养孩子情商的最便捷的一条路径。这是我们阅读的第二个障碍。我们现在缺少这种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所以约翰·凯里又讲:“放下书打开电视,轻松的感觉随之而来。”......
2023-11-17
家长想要孩子养成什么样的好习惯、什么样的好品质,不妨从自身做起,孩子会踩着我们的脚印,慢慢成为像我们一样的人。孩子自有他的路要走,父母只要在一旁陪伴他们,观察他们,在他们需要我们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扶他们一把,让他们继续前行就可以了。......
2023-07-24
无非是用心培养好孩子的性格。另外,在家庭教育上,父爱与母爱有别,缺一不可。制定了家规后,家长与孩子就要互相监督,谁没做好,家人要帮助对方指出来,督促对方改正。......
2023-07-24
在家里,日本父母经常教育孩子“不要撒谎”;在学校里,日本老师教育孩子“要诚实”;在公司里,“以诚实为本”是普遍的经营理念。按理说,孩子做错了事情,就要受罚。当孩子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后,敢于将事情和盘托出,不但不会遭到责备,还会因为诚实而受到表扬。在孩子说谎的问题上,日本父母赏罚分明,从而让孩子从小就在心中树立起“以诚实为本”的信念。......
2024-04-16
孩子都有自己与生俱来的个性,不论孩子拥有什么样的性格,父母都有责任与义务引导孩子往好的方向发展,这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家长首先要肯定孩子的性格没有问题,是有优势有好处的,然后再指出不足,让孩子完善,引导孩子的性格朝好的方向发展,这才是正确的育儿之道。家长要尽量看到孩子性格的优势,尽量往好的方面培养,这是父母的工作。......
2023-07-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