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累坏了父母,闲坏了孩子-如何培养孩子的性格

累坏了父母,闲坏了孩子-如何培养孩子的性格

【摘要】:到头来,累坏了父母,闲坏了孩子。如果家长让孩子自己吃,几次三番后,孩子就能学会自己吃饭,并且不掉米粒。这里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家长为了防止孩子打破东西,故意把易碎品都收藏起来,给孩子练习的都是一些摔地上也不会碎的特制品。一则给了孩子再次尝试的勇气,让他遇到困难不退缩,二则让孩子自己担起责任,自己搞的破坏自己收拾,还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

我陪女儿在游乐场玩的时候认识一位妈妈,她向我诉说她的育儿苦恼:“我女儿太难带了,从来不愿意待在家里,吃饭是我最头疼的事,早餐还好,中餐晚餐一定要在外面吃,我在小区里追着她跑几圈才能把一小碗饭喂完,我这身骨头都快跑散架了。”我反问一句:“为什么不让她自己吃呢?”年轻妈妈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我说:“她自己不吃啊,要吃也只做样子吃几粒米饭,这怎么长身体呀!”

后来这位妈妈又诉苦说孩子玩具乱扔、书本乱扔、文具到处都是,每天除了做饭时间,都在整理房间,不然人都进不去了。我又不识相反问一句:“为什么不让她自己收拾呢?”年轻妈妈没好气地回答我:“她这么小,哪知道帮忙收拾啊,只会越帮越忙。”

我相信每位家长都想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孩子最大的幸福生活,事事都替孩子安排好,孩子根本没有动手的机会。久而久之,等孩子幼儿园毕业,也许孩子上小学了,还不会好好吃饭,不会自己穿衣系鞋带,时间一长,孩子就会越来越懒惰,习惯了不动手,依靠家长帮忙,失去生活的自理能力,就像一个完整的残疾人一样。到头来,累坏了父母,闲坏了孩子。

表面上看这是孩子的问题,实际上孩子生活不能自理,问题的根源出在父母身上。要想改变孩子依赖的心理,尽早帮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父母必须从自身入手,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首先,家长一定要有耐心,要能体谅孩子是慢慢成长的

极少有人是教一次就会的,例如吃饭,孩子刚开始势必会弄得满脸都是,甚至桌子上、凳子上、地板上到处是饭,并且孩子吃饭的时间也会相应比较长。如果家长让孩子自己吃,几次三番后,孩子就能学会自己吃饭,并且不掉米粒。如果家长不耐烦,立即夺走孩子的碗筷喂起来,那你估计还得喂几年,算下这笔账,你节省了眼前这点打扫卫生或者等待的时间,是不是亏大了?

其次,家长一定要多鼓励孩子尝试,只要是孩子能做的事情,家长都可以创造条件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做

云云两三岁的时候想要帮我们洗碗,我就给她搬来一张小凳子,让她站上去,让她去洗,听到她没轻没重,把碗洗得哗哗作响,我立即后悔了,听得心惊胆战,几次想出手阻止,可听到她开心、得意的笑声,我只好作罢,只在心里默默思考这次会有几只碗“阵亡”。令我没想到的是,在我心惊胆战几次之后,她竟然能够把全家人的碗盆洗得干干净净,并且学习过程中从未打碎过一只碗盆。

这里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家长为了防止孩子打破东西,故意把易碎品都收藏起来,给孩子练习的都是一些摔地上也不会碎的特制品。我觉得这种方法看似精明却并不可取。儿童教育专家蒙台梭利也有这样的观点:不要特别为孩子处理什么,只需要提醒她注意就行了。例如:让4岁的孩子盛饭、端汤,家里孩子能触及的地方摆玻璃鱼缸、瓷花瓶等,并不需要特别关照孩子,孩子也会表现得令家长惊讶,他们几乎能同家长一样,不打碎任何东西而自在生活。当然,有时候也许孩子会失手,这时家长千万不要指责他,特别是不要说一些打击他的话,如“早知道你会这样!”即使你真的早知道他会这样,说这话也没用,只会打击孩子下次再去尝试的勇气。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说:“是不是刚才没留意到,下次我们小心一点儿就没事了。来,咱们一起把这些碎片清理干净吧!”一则给了孩子再次尝试的勇气,让他遇到困难不退缩,二则让孩子自己担起责任,自己搞的破坏自己收拾,还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家长看看,多么合算的一次失误呀!

最后,家长一定要注意教育方法,我们在让孩子去尝试从未做过的事情时,一定要把握好度

如果是浅显易懂,一看就会的,可以直接让孩子去尝试。如果对孩子来说是有点儿难度的事情,家长可以示范一两次标准动作,然后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家长在旁边看,给予适当指导,等孩子会了,家长再放手让孩子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