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金庆民在南极文森峰发现铁矿:1988年中美联合登山队的地质考察

金庆民在南极文森峰发现铁矿:1988年中美联合登山队的地质考察

【摘要】:接着去南极的中国妇女是金庆民,她开始是作为三次队的考察队员,在“长城站”作了些野外的地质考察,而后则在1988年,参加了中美联合登山队,攀登了南极的文森峰。虽然她最后并未登上顶峰,但却由于她在文森峰的山坡上发现了铁矿,一时成为新闻人物。1988年11月27日,金庆民与中美联合登山队的其他队员一起乘机到达了文森峰下的基地。突然她发现山脊的一端是厚厚的赭红色的岩层——赤铁矿层。

1983年,应新西兰的邀请,李华梅有幸地成为第一个登上南极大陆的中国妇女。

她之后第二批去南极的中国妇女是王先兰和谢又予。她们作为中国南极考察二次队的成员,到达了“长城”站。王先兰的科学考察结果是在乔治岛的海滩里发现自然金富集的现象。正因为此,她于1990年又去了一次乔治岛,进一步调查了“长城站”附近的海滩。接着去南极的中国妇女是金庆民,她开始是作为三次队的考察队员,在“长城站”作了些野外的地质考察,而后则在1988年,参加了中美联合登山队,攀登了南极的文森峰。虽然她最后并未登上顶峰,但却由于她在文森峰的山坡上发现了铁矿,一时成为新闻人物。

文森峰位于西经85°25',南纬78°35,主峰海拔5140米,攀登高度为3500米。由于山峰峻峭,冰雪难以滞留,所以裸岩面积较大,地质构造也较为清晰,被称为南极大陆地质考察的“风水宝地”。

1988年11月27日,金庆民与中美联合登山队的其他队员一起乘机到达了文森峰下的基地。她是该登山队的唯一女性,因此分外引人注目。1月28日,登山队队长麦克下令朝文森峰的一号营地进发。上午天高云淡,是少有的好天气。但到下午,他们刚开始在一号营地搭帐篷,天色突然变阴,接着狂风卷起漫天的飞雪,劈头盖脸从天而降。到午夜十分,暴风雪又倏地平息了。

第二天,他们开始向二号营地攀登。金庆民没走几步就力不从心了,她已经50岁出头,体力早不似年轻的时候,再加上头天在朝一号营地行进的途中,脚踝扭伤,又红又肿,走一步都感到揪心的疼,但金庆民还在咬牙坚持。看她步履蹒跚的样子,美国队员劝她休息,她不肯,继续慢慢地跟着走。后来在登山队队员的劝说下才停了下来。

金庆民独自一人留在了一号营地,但她并没有闲下来。当队友们的身影消失在远方时,她立即背上了地质包,走出帐篷去作野外考察。她到了一面冰坡,冰坡上头是一道裸露的山脊。她爬了几次,40°陡的坡面滑得像面镜子,累得汗流浃背,还是没有爬到那道山脊。她回到了帐篷,稍稍打了一个盹,又走了出去。此时的南极正处于极昼时期,她在当天的23时终于到达山脊。她边爬,边测量岩层,绘制地质剖面。突然她发现山脊的一端是厚厚的赭红色的岩层——赤铁矿层。她爬过去,做好记录后,又从地质包里取出一面小小的五星红旗,插在那矿层的露头上,然后取出相机,拍了不少照片。

12月3日凌晨2时,她回到帐篷,开始整理她的岩矿标本。这时候,登山队也胜利地登上文森峰顶回来了。他们相互交换成果与感受,都感到无比的幸福。

▲暴风雪中的金庆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