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刘晨与阮肇天台山的奇遇记

刘晨与阮肇天台山的奇遇记

【摘要】: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取榖皮[40],迷不得反,经十三日,粮食乏尽,饥馁殆死。酒酣作乐,刘阮忻怖交并。遂呼前来女子,有三四十人,集会奏乐,共送刘阮,指示还路。问讯得七世孙,传闻上世入山,迷不得归。刘阮天台山遇仙传说中的内容比较切合当地的实际,故事情节富于生活气息,如刘阮二人入天台山是为了采取榖皮,在山中迷路,所带的粮食都已经吃光,处境十分危险。

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取榖皮[40],迷不得反,经十三日,粮食乏尽,饥馁殆死。遥望山上有一桃树,大有子实,而绝岩邃涧,永无登路。攀援藤葛,乃得至上。各啖数枚,而饥止体充。复下山,持杯取水,欲盥漱,见芜菁叶从山腹流出,甚鲜新,复一杯流出,有胡麻饭糁(相传胡麻饭为仙人所食——笔者注),相谓曰:“此知去人径不远。”便共没水,逆流二三里,得度山,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见二人持杯出,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所失流杯来。”晨肇既不识之,缘二女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忻喜。问:“来何晚邪?”因邀还家。其家铜瓦屋,南壁及东壁下各有一大床,皆施绛罗帐,帐角悬铃,金银交错,床头各有十侍婢,敕云:“刘阮二郎,经涉山岨,向虽得琼实,犹尚虚弊,可速作食。”食胡麻饭,山羊脯,牛肉,甚甘美。食毕行酒,有一群女来,各持五三桃子,笑而言:“贺汝婿来。”酒酣作乐,刘阮忻怖交并。至暮,令各就一帐宿,女往就之,言声清婉,令人忘忧。至十日后欲求还去,女云:“君已来是,宿福所牵,何复欲还邪?”遂停半年。气候草木似春时,百鸟啼鸣,更怀悲思,求归甚苦。女曰:“罪牵君,当可如何?”遂呼前来女子,有三四十人,集会奏乐,共送刘阮,指示还路。既出,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复相识。问讯得七世孙,传闻上世入山,迷不得归。至晋太元八年(383),忽复去,不知何所。

刘阮天台山遇仙传说中的内容比较切合当地的实际,故事情节富于生活气息,如刘阮二人入天台山是为了采取榖皮,在山中迷路,所带的粮食都已经吃光,处境十分危险。忽逢仙桃,又见有芜菁叶、胡麻饭流下来的溪水,才沿流讨源,无意中遇到两位绝色美女,即结为夫妻。其人物的言行也离当时山区人民生活很近,仙女们也“食人间烟火”。这些内容不但使得这个传说贴近农耕时代普通民众生活的现实,而且又赋予山中仙女纯洁美丽的容貌与清雅美丽的心灵,使之既似人间普通的女子,又似“世外桃源”中的清纯人物,让人觉得可爱可羡。刘阮遇仙故事以刘阮回家后思恋山中仙境的美好,又想重走桃源路,与仙女重修旧好,然而已经找不到“入境”的道路,最后不知所终的结局,让人感到无限怅惘与哀伤,产生无限的联想与想象,余韵袅袅,回味无穷,千百年来,不知触动了多少骚人墨客敏感的神经、创作的灵感,谱写了多少凄清哀婉的动人诗篇。不仅诗人把它写入诗歌,还有以词曲、小说戏剧为体裁辗转敷衍这一美丽传说的文学作品(见文前彩页“桃源春晓”)。

附:唐朝章碣桃源诗[41]

绝壁相欹是洞门,昔人从此入仙源。

数株花下逢珠翠,半曲歌中老子孙。

别后自疑园吏梦,归来谁信钓翁言。

山前空有无情水,犹绕当时碧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