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如果一个非法集会中任何成员在参加这个集会时为了实现集会的目的而犯罪的,或该集会的成员知道如要实施集会的目的会构成犯罪的,则该犯罪发生时的每个集会成员,都构成该罪。151.在依法被责令解散后,明知再参加或继续参加五人以上可能扰乱公共秩序的组织的,处六个月以下监禁,或罚金,或并处。解释:如果组织是第141条所指的非法集会,应按照第145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2023-07-17
191.【提供虚假证据】凡在法律上受宣誓或明示的法律条文约束陈述真相,或受法律约束就任何事项作出声明的人,作出明知或相信是虚假的陈述,即被称为提供虚假证据。
解释1:无论是口头还是其他形式的陈述,都符合本条的含义。
解释2:就作证人相信为虚假陈述的,属本条所指,任何人可因陈述他不相信的事情,以及陈述他不知道的事情,构成提供虚假证据罪。
例 释
(a)A为了支持B以一千缅币对Z提出的公正索赔,在审判中错误宣誓,他听到Z承认B的索赔是公正的。A提供了虚假证据。
(b)A受宣誓书约束要诚实表述,他不相信某签名是Z的笔迹时,却陈述他认为该签名是Z的笔迹。这里的陈述他知道是假的,因此提供了虚假的证据。
(c)A知道Z的笔迹的一般特征,并陈述他相信某个签名是Z的笔迹,A真诚地相信是Z的笔迹。这里A的陈述仅仅是对于他推测的真实陈述,因此,尽管签名可能不是Z手写的,但A没有提供虚假证据。
(d)A受宣誓书约束以述明事实,表明他知道某一日Z在某一地点,而A实际对此一无所知,则A就Z在指定日期是否在该地点提供了虚假证据。
(e)传译员或翻译人员,对其受誓言约束而应真实解释或翻译的陈述或文件,证明为真实的解释或翻译,而该陈述或文件并非他相信的真实解释或翻译。A提供了虚假证据。
192.【伪造虚假证据】任何人捏造事实情况,在账簿或记录中做虚假记载,或制造任何载有虚假陈述的文件,意图使该情况、虚假陈述或记载在司法或法律程序中,成为公职人员或仲裁员认定的证据,而在证据中出现的这种情况、虚假记载或虚假陈述,导致在该程序中对证据形成意见的人得出与结果有关的错误意见,这被称为“伪造虚假证据”。
例 释
(a)A将珠宝放入Z的盒子中,故意在该盒子中发现,这种情况可能导致Z被判盗窃罪。A伪造了虚假证据。
(b)A在他的商店的账簿中做了一个虚假的记载,企图在法庭中当作证据来使用。A伪造了虚假证据。
(c)A意图使Z被判刑事共谋,写一封模仿Z笔迹的信,声称寄给该刑事共谋案共犯,并将该信放在他知道警方人员很可能搜查的地方。A伪造了虚假证据。
193.【对伪证的处罚】在司法程序的任何阶段故意提供虚假证据,或者为在司法程序的任何阶段使用而伪造虚假证据的,处七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并处罚金;
在其他情况下故意提供、伪造伪证的,处三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并处罚金。
解释1:军事法庭审判是司法程序。
解释2:法律指导下的调查,是法院诉讼之前进行的,尽管可能不会在法院进行,但属于司法程序的一个阶段。
例 释
A在回答Z应否被交付审讯的询问中,在法官席前经宣誓后作出他明知是虚假的陈述。由于这次调查是司法程序的一个阶段,A提供了虚假证据。
解释3:由法院依法指导并在法院授权下进行的调查是司法程序的一个阶段,尽管该调查可能不会在法院进行。
例 释
A在法院指派当场确定土地界线的人员的询问中,经宣誓后作出他明知是虚假的陈述。由于本次调查是司法程序的一个阶段,A提供了虚假证据。
194.【提供或捏造虚假证据,意图促成可判死刑的犯罪】提供或捏造虚假证据,故意或明知有可能导致任何人被判缅甸联邦法律规定的死刑的犯罪,处二十年监禁或十年以下普通监禁,并处罚金;
如果无辜的人因这些虚假证据而被定罪和处决,提供这些虚假证据的人将被处以死刑或上文所述的处罚。
195.【提供或捏造虚假证据,意图促成可判监禁的犯罪】任何人构成提供或捏造虚假证据,意图导致或明知可能导致他人根据本法典被指控为犯有应判处除死刑外的监禁的犯罪,应以被指控犯有该罪的人应处的刑罚进行处罚。
例 释
A在法院提供虚假证据,意图因此导致Z被判抢劫罪。对抢劫的处罚是二十年监禁或十年以下监禁,可以判处罚金,也可以不判处罚金。因此,无论是否有罚金,A都可被判处此类监禁。
196.【使用已知是假的证据】被收买后使用或者企图使用明知是虚假或伪造的证据,处以相同种类的监禁,并可处罚金。
197.【签发或签署虚假证书】任何人发出或签署法律要求的证明,或是法律允许作为证据使用的关于事实情况的证明,知道或相信证书中的重要事项是虚假的,则该人须受处罚的方式和他提供虚假证据一样。
198.【将已知为假的证书当作真证书】任何人被收买后使用或企图将该证书作为真实的证书使用,但明知该证书在重要事项上是虚假的,应与提供虚假证据的同样方式受到处罚。
199.【在声明中作出依法可以作为证据的虚假陈述】在法院、公职人员或其他人依法或授权认定事实的证据中,作出或签署虚假陈述的声明,且知道或相信是虚假的,且涉及关键事项,对其处罚方式应当与提供虚假证据的处罚方式相同。
200.【明知声明是假的却当成真的使用】明知在重要事项上是虚假的,而被收买使用、企图使用该项声明,应当按照提供虚假证据的相同方式处罚。
解释:仅因为非正式而未被承认的声明属于第199条和第200条所指的声明。
201.【使犯罪证据消失或提供虚假信息以偏袒罪犯】任何人明知或有理由相信已构成某罪,意图造成该犯罪的任何证据消失,或意图使罪犯免受法律处罚,或意图提供他知道或相信是虚假的信息;
如他知道或相信所犯的犯罪可判处死刑,则可判处七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并处罚金;
如他知道犯罪可判处二十年监禁或者十年以下普通监禁的,可处三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并处罚金;
如该犯罪可判处十年以下监禁,则可判处该犯罪所规定类型的监禁,刑期可至该犯罪规定的最长监禁刑期的四分之一,或罚金,或并处。
例 释
A明知B谋杀了C,为掩盖B的罪行,使其免受刑罚,A帮助B将尸体藏匿,可判处A七年监禁,并处罚金。
202.【有义务告知的人故意不提供犯罪信息】任何人明知或有理由相信已犯了某项罪行,故意不提供他必须提供的有关该项犯罪的资料,可处六个月以下任意类型监禁,或罚金,或并处。
203.【提供已实施犯罪的虚假信息】任何人明知或应当知道某一犯罪已经实施,故意提供有关该犯罪的虚假信息的,处两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或罚金,或并处。
解释:在第201条和第202条以及本条中,“犯罪”一词包括在缅甸联邦以外任何地方发生的,如果在缅甸联邦内发生,将根据以下条文受到处罚的行为,即第302条、第304条、第382条、第392条、第393条、第394条、第395条、第396条、第397条、第398条、第399条、第402条、第435条、第436条、第449条、第450条、第457条、第458条、第459条和第460条。
204.【销毁文件以防止其作为证据出示】任何人在法庭上或在公职人员面前合法进行的法律程序中,隐匿或销毁他可能被合法强制出示作为证据的文件,或在该法庭或公职人员为该目的合法传唤或被要求出示该证据后,将该文件的全部或部分涂抹或使其难以辨认,有妨碍上述法庭或公职人员出示或用作证据的故意,处两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或罚金,或并处。
205.【在诉讼中为达到任何行为或程序的目的而冒充他人】任何人假冒他人名义,并且以该假冒的身份作出一项承认或陈述,或者承认判决,或导致发出任何的传票,或构成保释人或保证人,或在任何诉讼或犯罪指控中从事任何其他行为的,处三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或罚金,或并处。
206.【为阻碍财产被没收或判决执行,欺骗性转移或藏匿财产】任何人欺诈性地移动、隐匿、转让或送给他人任何财产或任何由此产生的孳息,意图因此而阻碍该财产或孳息依照已经宣告的,或者其明知可能会由法院或其他有权机关宣告的判决或决定被没收或被作为罚金,或者根据已经制定的法令、命令,或其明知由法院在民事诉讼中可能会制定的判令、命令而被强制执行的,处两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或罚金,或并处。
207.【为阻碍财产被没收或判决执行,欺骗性主张债权】任何人明知自己对任何财产或权益没有权利或合法的要求,而欺骗性地接受、接收或主张该财产或权益,或实施涉及财产或权益权利的欺骗行为,意图阻止该财产或权益根据法庭或其他主管当局已宣判或他知道相当可能会宣判的判决,或司法法庭在民事诉讼中已作出或他知道相当可能会作出的判令或命令的执行中所判处的罚金而被没收,处两年以下普通监禁,或罚金,或并处。
208.【欺骗性承担本非应得款项的判决】任何人,在他人对一笔不应偿付或大于应偿付款项主张权利或对本无权利的财产主张权利的诉讼中,欺诈地促成或承受了一个对己不利的裁定或命令;或者在裁定或命令已经执行或有关事项已经执行以后,欺诈地促成或承受该裁定或命令又对己执行的,处两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或罚金,或并处。
例 释
A对Z提起诉讼,Z明知法庭可能作出不利于自己的裁定,为了给予对自己并无请求权的B更大的数额,欺骗性地承受了另一判决,并使之通过,使得B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或为了Z的利益,从根据对Z有利的裁定而出售的B的财产所得中分享一定份额,Z构成本条规定的犯罪。
209.【在法庭上不诚实地提出虚假索赔】诈骗、不诚实,或意图伤害或骚扰他人,在法庭上提出明知是虚假的索赔,处两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并处罚金。
210.【骗取未到期款项的判决】针对未到期的款项,或超过应付金额的款项,或他无权享有的财产或权益,欺骗性地取得判令或命令,或导致判令或命令在利益获得满足后又执行,或欺骗性地容受或允许以其名义进行任何此类行为,应处两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或罚金,或并处。
211.【蓄意伤害的虚假指控或犯罪】意图伤害他人,对其提起或准备提起刑事诉讼,进行虚假指控,明知对其进行刑事诉讼或指控的理由不公正或合法,应处两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或罚金,或并处;
对可判处死刑、二十年监禁、七年以上监禁的犯罪,如果以虚假罪名提起刑事诉讼,可判处七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并可处罚金。
212.【窝藏罪犯】当一项犯罪发生后,任何人窝藏或者隐匿其明知或应当知道是罪犯的人,意图使该罪犯逃避法律处罚的,如果此种犯罪应判处死刑,则应对包庇者处五年以下监禁,并处罚金;
如果此种犯罪应判处终身监禁、二十年监禁或十年以上监禁的,则应对包庇者处三年以下监禁,并处罚金;
如果此种犯罪应判处一年以上十年以下监禁的,则应对包庇者处此种犯罪最高刑期四分之一以下刑期的监禁,或处罚金,或并处。
本条中的“犯罪”包括在缅甸联邦境外任何地方发生的,如果在缅甸联邦内发生,将根据以下条款受到处罚的行为,即第302条、第304条、第382条、第392条、第393条、第394条、第395条、第396条、第397条、第398条、第399条、第402条、第435条、第436条、第449条、第450条、第457条、第458条、第459条和第460条;对每个行为处以假设在缅甸联邦境内实施同样犯罪的处罚。
例外:本规定不适用于罪犯的丈夫或妻子包庇或窝藏的情形。
例 释
A知道B抢劫,故意隐藏B以包庇他逃避法律制裁。在这里,由于B可处二十年监禁,A可处三年以下监禁,并可处罚金。
213.【收受礼物等包庇罪犯免受刑罚等】任何人隐瞒犯罪,为让罪犯逃避法律制裁,或不对他人提起合法惩处的诉讼,接受或企图接受或同意接受对他本人或其他人的利益满足或财产:如该犯罪可判处死刑的,处七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并处罚金;
如该犯罪可判处终身监禁、二十年监禁或者十年以下监禁的,处三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并处罚金;
如该犯罪可判处十年以下普通监禁,则应对包庇者处此种犯罪最高刑期四分之一以下刑期的监禁,或处罚金,或并处。
214.【提供礼物或返还财产作为对包庇罪犯的报酬】任何人给予或同意给予,或促成对任何人送礼,或者提出给予礼物或促成对任何人送礼或者归还或促成归还任何人的财产,意图使其隐匿一项犯罪,或意图使任何人逃避犯罪应受到的处罚,或放弃进行使任何人受到刑事诉讼的:
如果该犯罪应判处死刑的,处七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并处罚金;
如果判处终身监禁或者二十年以上监禁的,处三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并处罚金;
如该犯罪可判处十年以下监禁,则可判处该犯罪所规定的种类的监禁,刑期可至该犯罪所规定的最高刑期的四分之一,或可判处罚金,或并处。
例外:第213条和第214条的规定不适用于可以依法和解的刑事案件。
215.【收取礼物以帮助追回被盗财物等】假借或因帮助他人追回动产而接受、同意或同意接受利益满足,而该动产是根据本法可予惩处的犯罪所剥夺的,除非该人在其权力范围内使用一切手段,使该罪犯被逮捕并被定罪,否则该人须被判处两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或罚金,或并处。
216.【窝藏越狱、拘捕的罪犯】凡被定罪或被指控犯罪的人,在公职人员行使合法权力的羁押下脱逃,或明知其为脱逃的人,窝藏隐瞒以阻止对其逮捕,将按以下方式进行处罚:
如该被羁押或被下令拘捕的罪犯可判处死刑,则窝藏者可被判处七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并可处罚金;
如该犯罪可判处二十年监禁或十年以上普通监禁,则判处三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或处罚金;
如该犯罪可判处一年以上十年以下监禁,则该人可处就该犯罪所规定类别的监禁,刑期可至就所规定的该犯罪最长刑期的四分之一,或处罚金,或并处。
本条中的“犯罪”还包括任何被指控在缅甸联邦境外实施的作为或不作为,如果该人在缅甸联邦境内实施该行为或不作为,将被作为犯罪予以处罚,并且根据任何与引渡或刑事事务互相协助有关的法律,该人可能被逮捕或拘留,每一作为或不作为均可处罚,犹如被告人在缅甸联邦境内犯了该罪一样。
例外:本规定不适用于被逮捕人的丈夫或妻子包庇或窝藏的情况。
216A.【窝藏强盗或抢劫罪犯】明知或有理由相信他人即将实施或最近实施了抢劫罪,窝藏该人或其中任何人,意图协助实施该抢劫,或意图使该人或其中任何人逃避处罚,须处七年以下严厉监禁,并可处以罚金。
解释:就本条而言,意图实施或已经实施,在缅甸联邦境内还是在缅甸联邦境外都不重要。本规定不适用于罪犯的丈夫或妻子包庇的情况。
216B.***
217.【公职人员违法乱纪,意图令他人逃避处罚或没收财产】作为公职人员,明知不服从法律关于其作为公职人员的任何指示,意图因此使得或可能使得任何人免受法律制裁,或对其处以低于其应受到的处罚,躲避没收财产或依法应承担的费用,应处以两年以下任何类型监禁,或罚金,或并处。
218.【公职人员故意制作不正确的记录或文字,帮助他人逃避没收财产的处罚】任何负责拟备记录或其他书面文件的公职人员,以他明知是不正确的方式拟备该记录或书面文件,意图导致或明知很可能导致造成公众或他人损害的人躲避法律处罚、没收判决或应承担的费用,处三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或罚金,或并处。
219.【公职人员在司法程序中受贿作出报告等违法行为】作为公职人员,在司法程序的任何阶段,腐败地或恶意地作出或宣布他知道违反法律的任何报告、命令、裁决或决定,处以七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或罚金,或并处。
220.【有权限的人明知违法而承诺审判或拘禁】被赋予合法权限将他人交付审讯或拘禁的人,在行使该权限的情况下,被收买或恶意地将任何人交付审讯或拘禁,或将任何人拘禁,拘禁任何人,而明知他正在做违反法律的行为,可判处七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或罚金,或并处。
221.【公职人员有义务逮捕而故意不逮捕】身为公职人员,当法律要求其拘捕或拘禁被控诉或可能犯罪的人,故意不拘捕,或故意协助该人逃走或企图逃走,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如被监禁的人或本应被逮捕的人可判处死刑,则可判处七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并可判处或不判处罚金;
如被监禁的人或本应被逮捕的人可判处二十年监禁或十年以上监禁,则可判处三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可判处或不判处罚金;
如被监禁的人或本应被逮捕的人可判处二十年监禁或十年以上监禁,则可判处两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可判处或不判处罚金。
222.【公职人员有义务根据法院判决或合法定罪逮捕而故意不逮捕】公职人员有义务根据法院判决或合法拘禁而拘捕或监禁某人,故意不拘捕或故意让该人逃脱,或故意协助该人逃避或试图逃避监禁,应受到如下处罚,即
如果被监禁的人或本应被逮捕的人被判处死刑,可判处二十年监禁或十四年以上任意类型监禁,并可处罚金;
如果被监禁的人或本应被逮捕的人被法院判处二十年监禁或者十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普通监禁,可处七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并可处罚金;
如果被监禁的人或本应被逮捕的人被法院判处十年以下监禁,可处七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并可处罚金。
223.【因公职人员疏忽而脱逃监禁或拘留】任何被指控、定罪或被合法拘禁的人,因公职人员的疏忽脱逃,可处两年以下普通监禁,或罚金,或并处。
224.【对其合法拘捕的抵抗或阻挠】被控或被定罪的人故意对合法拘捕提出反抗或法律上的阻碍,或企图逃避合法拘禁而脱逃的,判处两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或罚金,或并处。
解释:依本条所处的刑罚应与被指控或被判定的犯罪所处的刑罚合并执行。
225.【抗拒或阻碍对他人的依法逮捕】任何人故意抗拒或非法阻碍对其他犯罪的人员进行依法逮捕,或营救或企图营救因犯罪而被依法羁押的人员,以使其脱逃的,可处两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或罚金,或并处;
如果被解救或者被试图解救的人可能被判处二十年以下监禁,应处三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并处罚金;
如果被解救或者被试图解救的人可能被判处死刑,应处七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并处罚金;
如果被解救或者试图被解救的人根据法院判决或减刑为二十年监禁或十年以上监禁,应处七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并处罚金;
如果被解救或者试图解救的人已被判处死刑,应处二十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并处罚金。
225A.【在没有另作规定的情况下,公职人员不履行逮捕或放任逃脱】公职人员必须依法拘捕或拘禁他人,如不属于第221条、第222条或第223条或当时有效的其他法律规定,不拘捕或容受逃脱拘禁,则须按下列情况处罚:
(a)如他是故意这样做的,可判处三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或可判处罚金,或并处。
(b)如是疏忽,可判处两年以下普通监禁,或处罚金,或并处。
225B.【在没有其他规定的情况下,抵抗或妨碍合法拘捕,逃跑或营救】在第224条、第225条或当时有效的其他法律中没有规定的情况下,故意对自己或其他人的合法拘捕作出抵抗或非法妨碍,或逃避,企图逃避合法拘禁,或营救,企图营救合法拘禁,应处以六个月以下任意类型监禁,或罚金,或并处。
226.***
227.【违反缓刑条件】任何给予缓刑的人,故意违反缓刑期间的限制性规定的,如原判刑罚尚未执行的,应执行原判刑罚;如原判刑罚已部分执行的,所余部分应予执行。对于违反规定被判潜逃罪的,除本条规定的处罚外,还应当由原审法官判处一年以下严苛监禁。
228.【故意侮辱或干扰司法程序中任何阶段的公职人员】任何人对正在诉讼程序的各个阶段中的公职人员,故意侮辱或施以妨碍行为的,处六个月以下普通监禁或十万缅币以下罚金,或并处。
229.【冒充陪审员或顾问】任何人明知自己在刑事诉讼程序中依法无权被推定、登记或宣誓成为陪审员或技术顾问人员,而以冒充或其他手段,故意让自己被推定、登记或宣誓成为陪审员或技术顾问人员或明知自己这样推定、登记或宣誓成为陪审员或技术顾问人员是违反法律的,处两年以下任意类型监禁,或罚金,或并处。
有关缅甸刑事法典的文章
149.如果一个非法集会中任何成员在参加这个集会时为了实现集会的目的而犯罪的,或该集会的成员知道如要实施集会的目的会构成犯罪的,则该犯罪发生时的每个集会成员,都构成该罪。151.在依法被责令解散后,明知再参加或继续参加五人以上可能扰乱公共秩序的组织的,处六个月以下监禁,或罚金,或并处。解释:如果组织是第141条所指的非法集会,应按照第145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2023-07-17
白色垃圾几乎都是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体,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的火灾事故不断发生,时常造成重大损失。据调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的3%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4万吨;上海市生活垃圾的7%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9万吨。北京市每年废弃在环境中的塑料袋约23亿个,一次性塑料餐具约2.2亿个,废农膜约675万平方米。......
2023-10-28
就目前村民自治的实践来看,导致贿选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在实践中村委会的职权过大是产生贿选问题的政治动因。贿选现象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选举过程中监督主体的缺位。据悉,这起凶案与被害人举报村里选举不公有关。......
2023-11-27
在西方,法官一直被认为是正义的象征。司法人员的法律至上理念是确保司法公正的灵魂,并指导司法人员的其他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发展方向。司法权实质上是判断权,其适用过程是对相互争议的双方当事人的主张进行是非判断的过程。......
2024-01-21
在很早之前,地震就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衡量地震大小的“尺子”叫做震级。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称为有感地震。科学家们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地震烈度来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强烈的构造地震破坏力非常大,是人类预防地震灾害的主要对象。火山地震一般较小,造成的破坏也极少,而且发生的次数很少,只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
2023-08-18
火灾与爆炸都会带来生产设施的重大破坏和人员伤亡,但两者的发展过程显著不同。火灾时间延长一倍,损失可能增加三倍。爆炸通常伴随发热、发光、压力上升、真空和电离等现象,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它与爆炸物的数量和性质、爆炸时的条件以及爆炸位置等因素有关。当盛装易燃物的容器、管道发生爆炸时,爆炸抛出的易燃物有可能引起大面积火灾,这种情况在油罐、液化气瓶爆炸后最易发生。......
2023-06-23
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触电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此外,在高压线路周围施工,未采取安全措施,碰及高压导线触电的事故也时有发生。发生两相触电时,作用于人体上的电压等于线电压,这种触电是最危险的。......
2023-06-15
泄露国家秘密,是指由于违反了《保密法》的规定而造成的两种情况:一是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凡违反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泄露国家秘密的,不论是故意还是过失,都应承担法律责任。二是泄露法定的国家秘密损害国家利益。......
2023-11-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