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巴克模式,传播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包含有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要素,通过各要素之间的共同作用来达到预想的目标或结果。传播中互动的每一方都会持续不断地给另一方发回讯息,这种讯息返回的过程称为反馈过程。因此反馈可以用来进行传播效果的测量,并进一步管理传播过程。......
2023-11-30
(一)传播的概念
信息传播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发展而发展的。人类发展过程中,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感情和往来活动,这就是传播,也就是说,世界上有了人类就有了传播。
传播是人类信息交流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播和分享。信息交流就是信息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信息交流的过程就是传播沟通的过程,重视信息就必须重视传播。
关于传播的概念,国内外对“传播”一词的解释不下200种。较有权威的也有六七种说法。简单说,传播是人们制作、传递、接收、储存信息的过程。“传播”一词与英语中的单词“communication”相对应,公共关系传播,是指一个社会组织为了提高自身的认知度、美誉度、和谐度,借助传播的方式,所开展的传播活动及其传播管理。公共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活动。公共关系的过程是组织主体与公众客体之间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和信息交流的过程。
传播具有社会性、普遍性、工具性等特点。
1.社会性
传播是人类为维持社会生活而进行的一种社会行为。任何传播行为都不能脱离社会,同样,社会也离不开传播行为。公共关系正是现代社会组织同各界社会公众、社会环境进行信息交流的活动。
2.普遍性
传播行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小至日常生活琐事,大至报道消息、宣传政策、传授知识、国际交往等,都需要进行传播。公共关系人员要运用不同的传播方式,巧妙地传播信息。
3.工具性
利用传播作为工具进行监测环境、适应环境而改造环境,公共关系工作者利用传播原理、传播方式、传播手段为社会组织服务。
4.互动性
传播活动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是双向对称的、相互的行动。完全单向的传播是传统的传播,其传受双方不对等,与宣传相似。公共关系传播是科学的、双向的信息交流。
5.符号性
信息的表现形式——符号,包括语言、文字、音响、图画、形象、表情、动作等。在传播过程中,传播的一方制作、传递符号,另一方接收、还原符号。公关人员善于运用各种符号的特征来传递特定的信息。
6.共享性
这是传播的目的,传受双方共同分享信息内容,能与对方共享信息、立场、观念并建立共同性才是最有效的传播。公共关系就是希望通过科学的、有效的双向信息交流,同公众与社会达到相互了解和相互支持的效果。
(二)传播要素
1.传播者
传播者也称信源,即信息的发出者。传播者是指在传播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一端的组织或个人。如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杂志社及其内部的编辑、记者等。公共关系人员向外传递信息时也是信源或传播者。
2.传播内容
传播内容即信息,就是传播者制作通过传播手段传递的信息,反映传播者的意图和受传者同信息间的相互关系。信息表现形式为:语言、符号和图像。这里的传播内容即信息,是内容及其形式——“符号”的综合体。符号与内容的结合才成为信息,只有内容没有符号或只有符号没有内容的信息都是没有意义的。
3.编码
编码指传播者根据传播对象特点,按照一定的规则将内容编制成符号系统传播出去,以便传播对象易于理解和接收。否则,即使既有符号,又有内容,如果不能科学地编制符号,传播也会失败。
4.传播渠道
传播渠道指信息传播的中介和途径,也叫传播媒介。可分成三大类:人体、符号和实物媒介。其中符号媒介又可划分成四种类型:有声和无声语言媒介,有声非语言媒介和无声非语言媒介。大众传播媒介属于符号媒介,是现代传播中属于主导地位的传播渠道。
5.传播对象
传播对象也称信宿、受传者或受众。指传播内容的接收者,如读者、听众、观众等个人、组织和群体。公共关系工作中的各类公众就是公关信息传播中的信宿。公共关系信息传播中,信源与信宿的地位是相互的,可以转变的。在信息反馈时,信宿就处于信源的地位。
6.译码
译码即信宿接到信息后,将信息的符号码译成自己能理解的内容。公共关系人员发出去的信息能否为公众接收,接收后能否正确理解,就要看传播者的编码能力和受传者的译码能力。
7.干扰
干扰是传播过程中放大或缩小信息量使信息失真的因素。干扰可出现在传播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是影响传播质量、降低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公共关系人员要想尽办法排除各种干扰,保证传播质量,提高传播效果。
8.共同经验范围
共同经验范围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必须有的“共同语言”。共同语言越多,说明传播效果越好。公共关系工作中,公共关系人员要尽量寻找与受众体之间的共同经验范围。
9.反馈
反馈也可称传播效果,是传播者对受传者的影响及受传者对信息所作的反应。反馈是检验传播是不是双向的重要标准,具有健全的反馈系统才能搞好传播的双向沟通。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反馈可以使传播尽快调整政策和行动,改进传播方式,提高传播质量。
10.环境
所有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不同的环境会使传播活动取得完全不同的效果。传播者要根据不同的环境进行分析并制作相应的信息,选择适应环境的传播媒介,进行卓有成效的传播活动。
有关公共关系学(第3版)的文章
按照巴克模式,传播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包含有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要素,通过各要素之间的共同作用来达到预想的目标或结果。传播中互动的每一方都会持续不断地给另一方发回讯息,这种讯息返回的过程称为反馈过程。因此反馈可以用来进行传播效果的测量,并进一步管理传播过程。......
2023-11-30
清洁生产的概念最早是针对“末端治理”提出的,起源于1960年美国化学行业的污染预防审计的“源消减”概念。在清洁生产思想提出的早期,“废物减量化”“无废工艺”“污染预防”等成为清洁生产的代名词。从1989年起,联合国开始在全球推行清洁生产政策,先后在8个国家建立了清洁生产中心。1994年,我国颁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将清洁生产列为重点项目。其中,生产过程是清洁生产的核心。......
2023-06-20
文明戏作为中国早期电影的一个重要类型,把“解题”带到了中国电影的传统之中。文明戏以揭露社会黑暗现实、暴露社会问题为主要题材,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文明戏的队伍里走出了中国第一批电影人,同时他们也把文明戏关注社会问题的传统带入了中国电影。由此可见,明星公司对郑正秋的使用和后来对左翼电影作家的认可,既是市场的要求,更是中国那个时代对解题的要求。......
2023-11-03
图1-6城市水资源系统内部组成部分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图水环境系统方面,社会各排水主体的污水排放,给城市水质带来严重的威胁,而污水管道、相关管理单位、绿色基础设施等对城市污水以及水质的恶化能够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净化,改善水质。图1-7城市水环境系统内部组成部分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图图1-8城市水灾害系统内部组成部分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图图1-9城市水生态系统内部组成部分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图......
2023-09-22
跨境电子商务是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性的商务活动。跨境电子商务概念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国际贸易进出口环节中一般要涉及国际货款结算、进出口通关、国际运输、保险等,同时还有安全性及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考虑,这使得跨境电子商务和境内电子商务有所不同。......
2023-08-19
人际传播是一切传播关系的基础,而只要有人存在,有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就会有人际传播。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中便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其在传播过程中充分利用人际传播的优势,并通过由家庭、亲属、各种社会关系组成的非正式社会网络进行人际传播。此外,无论是士绅自办的私学、乡约宣讲、社会典型人物的榜样示范,都是有效地利用已有亲密关系的人群中的人际传播来进行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2023-11-02
到目前为止,有关水资源的确切含义仍无公认的总体定义。一般认为,水资源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水资源主要指目前能够被人类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城市水资源是指一切可被城市利用的天然淡水资源和可再生利用水,它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是城市供水的源泉。我国城市水资源的特点是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小,水资源严重短缺,开发利用强度大,因不合理使用水资源而产生的环境问题突出。......
2023-09-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