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什么是消费社会?鲍德里亚认为,在消费社会中“生产主人公的传奇已经让位给消费主人公”,“消费的真相在于它并非一种享受功能,而是一种生产功能。”被丰盈的物及其符码所包围的消费社会中的人们在对物的崇拜化过程中,为了更多更好的消费就要不断生产新的物体符号系统,并通过物体符号系统的再生产实现权力的再分配。......
2025-09-29
无人机可以归入智能空中机器人系统,设计要根据任务需求进行。但不同行业对于无人机系统的要求在结构设计、硬件系统组成、控制算法设计与功能设计、动力结构设计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从无人机的视角去感触无人机本身是很有难度的,比如在航拍与精准农业中对无人机的使用需求在硬件系统、算法实现上完全不同。如何在不同行业中把握无人机本质的内涵和属性,这是对无人机形成有效理解的核心内容之一。
请和城堡一同脑洞大开,想象如下场景:在你眼前有一架小型无人机,外形炫酷,设计新颖,可实现快速飞行中的精准避障,续航时间超过24小时,口袋尺寸便于携带,定位与姿态控制完全支持在一枚硬币上进行垂直起降,除此之外还能完成各种智能飞行任务……但是,没有摄像头,没有激光扫描设备,换句话说,无人机采集的全部数据只能用于无人机自身飞行控制,不会有任何数据传回。
当然,上面的场景仅是假设,如果在市场上或者某个极客手里有一架这么棒的无人机,马上就会被各种商家用来搭载各种设备,想方设法传回各种数据,这又进一步论证了我们马上要揭示的观点:无人机的价值可以通过无人机本身体现(如作为执行器或运载平台),但它的主要价值(尤其对于当下火爆的消费级无人机产品而言)是通过数据体现的。
图3.14 无人机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无人机技术及发展在各个方面都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读者无须强记某些内容,但可以结合这些内容形成自己的理解
无人机技术发展过程可以粗略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通过陀螺仪、加速度计、气压计、强磁计等硬件反馈无人机内环状态,从而实现对无人机本身姿态的有效控制。随着硬件(主要是传感器及控制芯片)技术的发展,硬件模块性能的提高,成本的降低等,无人机控制系统涵盖的硬件范围不断外扩,在加入GPS模块后无人机可以反馈回外环的位置和速度等状态信息,实现自动导航等飞行任务。在第三个阶段无人机通过红外,超声波等硬件结合原有硬件系统进行数据融合实现无人机与周围环境的相对状态信息反馈与控制。现阶段或正在发展的阶段(局限在消费产品领域,很多硬件已经在实验室中存在很久了)是无人机通过更多传感器如双目摄像头,单目系统等反馈回更多类型的数据,使得无人机可以通过更多方式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互动,为无人机编队,智能控制等提供数据支持。(请思考问题:上一节历史上的无人机都处在哪些阶段中?)
上面的视角将无人机技术全部集中在“无人机”这个对象上,“无人机技术不针对无人机还针对谁呢?”,但正如前面举出的例子,大多数的任务需求却不止是为了控制好无人机,而是要实现应用行业的真正“价值”。(请思考问题:在你的职业领域中,核心价值是什么?)
无人机应用在航拍或者军事侦察领域中,是通过其携带的对应硬件如摄像头,照相机等传回的各种数据来实现任务价值的。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如测绘领域,消防安保等等,从这些行业需求的实现过程中可以看出,任务的核心不是针对无人机本身,而是通过无人机的平台作用,搭载着各种任务需求的硬件获取数据。试想一下,我们可以采用相同的无人机设计,却可以选择搭载相机或者烟雾探测器来用于航拍与消防两个完全不同的应用领域。因此有观点将无人机看作硬件传感器平台,通过搭载不同的硬件来实现任务需求。
这样的观点把我们带进了无人机系统的视角,无人机作为平台与所搭载的硬件构成了一个系统,无人机提供各个硬件进行数据采集的环境,并通过自动飞行功能保证高效、高质量、低成本的实现相应的数据采集。同时采集回来的数据可以被传回使用,也可以提供给无人机平台进行飞行控制。
然而这样的系统构建依然是以无人机为核心进行的,可是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行业任务的需求,无论是在航拍还是消防数据探测还是安保应用中,承载任务价值的都是采集到的数据,即便是在无人机当作执行器的任务如植保农药喷洒,数据也是无人机能够智能完成任务的决定性因素。
从数据的角度构建整个无人机系统会给无人机设计带来什么样的颠覆呢?这样的视角将无人机系统提升到了数据系统的高度,在更高的层面上考量系统架构、系统组成、算法设计等各个部分。
图3.15 数据系统各部分对应硬件、技术举例
当我们把无人机纳入到数据系统的范围内,可以发现无人机只在前端出现,通过无人机平台实现数据的采集,这意味着整个系统的范围从数据采集一个方面延伸到数据传递、数据处理、新数据的生成与分析等多个方面。这样的系统架构使得整个系统的设计重点更加明确。
如此一来会不会造成对无人机本身的忽视呢?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回答:一方面通过数据系统,无人机的价值得到了更好的体现。无人机通过数据这个核心内容可以介入到成百上千的行业中,如精准农业、地理测绘、建筑行业、医疗卫生、消防安保等。未必在每个行业中都需要一个智能执行器,但任何行业都需要大量、高效的数据采集,而无人机让这一切变为可能,从而实现了无人机价值的飞跃。另一方面这样的系统架构能够实现设计过程中无人机技术与行业技术的解耦,将无人机技术从行业技术中剥离开。这样的结果一来在本质上实现了无人机技术的再次专业分工,让不同的技术团队更有效率地专注在独立研发领域中。同时,这样的剥离有助于创业公司形成对无人机行业的深刻理解,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定位,挖掘创新资源。很多无人机创业公司一上来就要做整机研发,看上去好像很光鲜靓丽,但实质上却增加了风险,降低了有效收益是很不明智的。对无人机行业技术的“解耦”,可以让创业者挖掘出更多的商业模式,技术创新机遇。解释行业现象(https://www.chuimin.cn)
如果将无人机看作整个系统的核心,就很难解释行业中出现的一些有趣现象。Intel和腾讯这类几年前毫无兴趣生产自己无人机产品的企业,却分别推出了与自己相关的无人机产品:“Typhoon H”与“影”。
如果说小米这样多硬件领域布局企业进入无人机市场大家已经见怪不怪,对于腾讯而言(腾讯对于硬件的涉足实在屈指可数),与无人机厂商合作发布自己的产品有什么用意呢?另外一些互联网巨头,虽然还没有推出自己的无人机产品,却已经与无人机行业产生过不少互动,比如Facebook、谷歌等。还有很多其他领域中的巨头如亚马逊、京东等也早已布局无人机行业。
如果将无人机系统仅仅围绕着无人机本身这样一个空中智能机器人来建立,就很难解释上述行业现象。换一个角度,从数据系统的视角来看,一切就会显得非常清晰。Intel可以通过无人机构建一个以Real Sense Tec或其他技术为核心的一体化系统。腾讯与Facebook通过无人机可以从更多场合获取图片数据、影像数据,并快速转化为社交数据。这样重新理解行业行为对于企业和创业者的行业预判有着非常大的助益。
带来更多机会
图3.16 无人机的部件、配件非常多,每一个环节都存在风险、成本与机遇
将无人机作为核心来看待无人机行业,对于企业或创业者而言,重心会更多地集中在生产出好的无人机产品上。然而无人机产业链很长,一款无人机产品涉及到的硬件非常多,一个被消费者接受的无人机产品对于整机质量,性能稳定等有着很高的要求(这也是众多无人机众筹项目频频拖延或失败的重要原因)。而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如果想推出一款明星产品,集聚技术的广度与深度并兼具稳定性等是非常困难的。这都会转化为高成本——时间成本,经济成本,信誉成本,管理成本,人力成本……其中任何一项单独拿出来都可以拖垮一个初创企业,本来具备的某一突出技术优势却被各种成本拉低,即使是实力强大的企业或团队也只能面对被淘汰的残酷现实。
以数据为核心构建的系统,其应用范围比无人机要大出很多,给眼光独到的创业者带来几乎无限的行业实现可能。因此创业者有必要形成对无人机行业的正确理解,寻找适合自己的行业位置,判断有价值的技术方向并全力投入,这样既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又增加了合作机遇,降低了竞争风险,无人机行业不止需要一个类型的企业。
创造更多价值
图3.17 高度与美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图片来源:pixabay)
古人云“登高望远”,登高固然有益,但“望远”带给了“登高”更多意境,如果没有值得远望的壮丽美景,登高也就只是纯粹的身体锻炼了。在无人机领域中,正是数据让整个无人机系统有了切实的落脚点,如航拍应用中大家当然关注无人机本身具备什么功能,但核心是该无人机产品能否提供高质量的图像、影像数据。换一句话来说,数据质量是判断很多无人机系统价值的重要指标。
以数据为核心不是淡化无人机本身的作用与意义,相反会释放出更多无人机行业的创造性与生存机会。正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让世人记住了滕王阁。通过数据的视角来理解无人机产品、技术、行业,会让我们的无人机飞向真正的远方。
相关文章
首先,什么是消费社会?鲍德里亚认为,在消费社会中“生产主人公的传奇已经让位给消费主人公”,“消费的真相在于它并非一种享受功能,而是一种生产功能。”被丰盈的物及其符码所包围的消费社会中的人们在对物的崇拜化过程中,为了更多更好的消费就要不断生产新的物体符号系统,并通过物体符号系统的再生产实现权力的再分配。......
2025-09-29
早在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上,人工智能的概念就已经由约翰·麦卡锡提出。麦卡锡因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出贡献于1971年获得图灵奖,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麦卡锡有个观点很有意思:“一旦一样东西用人工智能实现了,人们就不再叫它人工智能了。”《私奔4.0》之中人工智能的表现形式是全息影人,文中也说“全息影人只是一堆数据组成的人形图像”。归根结底,数据才是人工智能的本质。......
2025-09-29
影响数据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既有技术方面的因素,又有管理方面的因素。无论由哪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结果均表现为数据没有达到预期的质量指标[8]。图10-1数据的生命周期数据收集是指根据用户需求或者实际应用出发,收集相关数据。在数据收集阶段,引起数据质量问题发生的因素主要包括数据来源和数据录入。严格来说,数据备份阶段并不存在质量问题,它只是为数据使用提供一个安全和可靠的存储环境。......
2025-09-29
人工智能由人类设计,为人类服务,其本质为计算,基础为数据。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其应用遍及人工智能的各个领域,它主要使用归纳、综合而不是演绎。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中一种基于对数据进行表征学习的方法,使用某些特定的表示方法更容易从实例中学习任务。人工智能是一个标准的众创型技术,每一个巧妙的算法、每一种灵光乍现的逻辑,都可能解开困扰整个人类的问题。......
2025-09-29
随着流行服装行业对于个人服装文化、民族服装文化、服装企业文化、服装产业文化等中的文化力量的发掘和应用,我国流行服装的文化积淀会逐渐浓郁和深厚。在流行运作中以流行预测、品牌打造、媒介宣传、市场营销等方式对服装文化进行阐释发掘,增强和提升我国服装文化的内部感召力和外部影响力。......
2025-09-29
最后,是从因果思维转向相关思维。当全部数据都加入分析的时候,只要有一个反例,因果关系就不成立,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因果关系变得几乎不可能。大数据透露出来的信息,确实会得出颠覆性的结论,所以我们不能用因果关系去探求其中的关联,而应该用相关思维去利用大数据带来的结论与价值。......
2025-09-29
人类社会从最原始的手工到机械化、自动化,最后发展到智能化,是一个技术不断进步的历史。首先符合自适应、自繁殖、自修复、自稳定的特征我们将之定义为低级智能。而产品的智能特性是指产品系统在参照生命机理、脑智能和群体智能的前提下进行模拟、延伸、扩展的过程。智能模型是三个不同程度智能化特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2025-09-29
高圣是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二的带锯机床生产商,主要生产用于对金属物料的粗加工切削的带锯机床。在发展进程中,高圣逐渐意识到产品增值服务的重要性,它发现客户真正关心的并不是机床本身,而更在意机床的切削能力、切削质量和切削成本。更有价值的是,高圣在实现带锯机床“自省性”智能化升级的同时,开发了智慧云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客制化的机床健康与生产力管理服务。......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