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如何避免球化不良与衰退?

如何避免球化不良与衰退?

【摘要】:大型球墨铸铁曲轴,因壁厚、质量大及冷却速度较缓慢等特点,较易产生球化不良与球化衰退缺陷,使球化等级和力学性能达不到技术要求。但不能过多地加入球化剂,以免产生其他的不良影响。生产大型球墨铸铁曲轴时,可根据实际条件,适当添加部分或全部采用钇基重稀土镁复合球化剂,减缓球化衰退,有利于保证曲轴厚断面中心部位球化良好。

大型球墨铸铁曲轴,因壁厚、质量大及冷却速度较缓慢等特点,较易产生球化不良与球化衰退缺陷,使球化等级和力学性能达不到技术要求。

一、球化不良

球化不良的金相组织中只有部分球状、团絮状石墨,其余为片状、厚片状、蠕虫状及碎块状石墨等。产生球化不良缺陷的主要原因及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1.球化元素的残余量低

为了使石墨球化良好,根据铸件特性及原铁液中化学成分等情况,必须加入适量的球化剂,保证有一定量的残余球化元素——镁和稀土。对于稀土镁球墨铸铁,残余镁量一般大于0.03%,残余稀土量为0.02%~0.03%。

2.原铁液中含硫量高

硫是强烈的反球化元素。含硫量越高,球化剂的消耗量越大,从而会严重影响石墨球化。因此,必须相应提高球化剂的加入量。

为保证球化顺利进行,要合理选择各种原材料,严格控制熔炼过程,并采取有效的脱硫措施,使原铁液中硫的质量分数分别达到:电炉,<0.02%;冲天炉,<0.03%。

3.呋喃树脂砂中的含硫量高

大中型球墨铸铁曲轴普遍采用呋喃树脂砂造型,用二钾苯磺酸作硬化剂。旧砂经多次反复使用,使含硫量逐渐提高。铸型表层型砂中的硫渗入铸件表层,并与表层中的球化剂镁作用,生成MgS,结果是使镁失去球化作用,从而使铸件表层产生局部球化不良缺陷,小型铸件的深度可达1~4mm,大型厚壁铸件甚至可达4~8mm。

防止这种局部球化不良缺陷的根本措施,是尽量降低呋喃树脂砂中的含硫量。例如:靠近铸件表层不用或少用旧砂,尽量用新砂;适当降低树脂、固化剂的加入量,并严格控制其质量;在铸型表面涂刷优质的阻硫涂料;适当加快铸件的冷却速度等。

4.铁液氧化

原材料的严重锈蚀、熔化及过热中的过度氧化,使得铁液中的FeO含量增加。导致在球化处理过程中,要消耗更多的镁,使残余镁量不足。

5.球化处理温度过高

如果球化处理温度过高,会使球化反应过于激烈,镁的氧化烧损将急剧增加,致使残余镁量过低。

根据铸件特性,在能保证所需的浇注温度的前提下,宜取较低的球化处理温度,这样可以提高镁的吸收率。

6.球化剂覆盖不当

采用冲入法时,若稀土镁球化剂的块度及覆盖措施(如覆盖材料种类、数量及紧实度等)等不当,会使球化剂上浮、过早全部熔化或部分呈熔融状凝结在凹坑底部而未熔化等,这些情况会影响球化元素的吸收率,导致球化元素的残余量不足。

为此,要严格采取有效的覆盖措施,使球化剂在预设时间内进行球化反应,达到全部熔化,以保持正常所需的残余量。采用喂线法即可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

7.炉料中含有微量反球化元素

铸造生铁废钢及废铸铁等炉料中,可能含有微量的反球化元素,如钛、铅等。当其含量超过允许范围时,就会影响球化效果。

为此,要加强对炉料的监管,禁止使用含有微量反球化元素的炉料。稀土具有中和反球化元素的能力,故须保持一定的残余稀土量。

8.孕育效果差

由于孕育处理(如孕育剂的材料、数量及处理方法等)不当,影响到孕育效能;或者由于孕育处理后的停留时间过长而引起孕育衰退等,均会使石墨球的数量减少和石墨球不圆整,严重时甚至会使部分石墨由球状变成厚片状或片状。即使铁液中球化元素的残余量较高,球状石墨也会遭到破坏,而且“白口”倾向大,基体组织中将出现较多的游离渗碳体。因此,要进行大孕育量、多频次的孕育处理,如炉前孕育、随流孕育、型内孕育和添加其他微量元素强化孕育等,以提高孕育效能。

二、球化衰退

球化衰退的主要特征是在炉前检验时球化良好,而在铸件上不好;或铸件表层的球化好,而中心区域不好等。特别是在大型球墨铸铁曲轴厚断面的中心部位,容易出现球化衰退现象。

球化衰退的基本原因是球化元素镁、稀土与氧的亲和力大于与硫的亲和力,所以不断地生成MgS、Re2S2,它们又不断地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硫又重新从浮渣进入铁液中,循环进行。致使镁量和稀土量随着铁液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发生衰减,使残余量不足而出现球化衰退。

减少球化衰退的主要措施如下:

1)铁液经球化、孕育处理后,尽量缩短停留时间。尤其是大型曲轴,因铁液量多,从球化处理到浇注全过程工序繁多,应在10~15min内结束。

2)降低原铁液中的含硫量。如果原铁液中的含硫量高,则球化剂的消耗量多,并生成较多的硫化物渣,将更加速球化衰退。因此,应尽量降低原铁液中硫的质量分数(小于0.02%)。

3)适当增加球化剂用量。当原铁液中的含硫量偏高时,应适当增加球化剂的加入量。但不能过多地加入球化剂,以免产生其他的不良影响。

4)加强覆盖与除渣。在球化、孕育处理过程中,应采用珍珠岩粉、冰晶石粉等稀渣、除渣剂,加强覆盖和反复多次扒渣,以减少与空气接触所造成的氧化程度和熔渣量。

5)适当采用钇基重稀土镁复合球化剂。稀土铈、钇的沸点比镁高,在一般的铁液温度下,不会产生气化。此外它们的氧化物、硫化物的熔点较高、密度较大,上浮速度较慢。所以,铈、钇的衰减速度比镁慢。生产大型球墨铸铁曲轴时,可根据实际条件,适当添加部分或全部采用钇基重稀土镁复合球化剂,减缓球化衰退,有利于保证曲轴厚断面中心部位球化良好。

6)适当加快铸件的冷却速度。大型曲轴的铁液量多、壁厚、冷却速度较缓慢,尤其是厚断面的中心部位,最易出现球化衰退。所以,必须采取措施适当加快曲轴整体,特别是肥厚部位的冷却速度。如采用砂衬金属型、设置冷铁和浇注竖箱后,立即向铸型喷水等,可减少或消除球化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