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2 氢的存储密度图5-2和图5-3的物理储氢形式并未考虑储氢容器的质量。对大多数金属氢化物来说,低压下吸氢过程和放氢过程的效率较高。注意图中2010—2015年中期目标阶段,只包括了一个“传统”的金属氢化物;而在2015之后,只有硼化物、铝氧化物和其他复合氢化物才会得到美国能源部专家们的肯定。图5-4 不同储氢材料的体积能量密度和质量能量密度图5-4 不同储氢材料的体积能量密度和质量能量密度......
2023-06-22
每一类润滑油脂都有其共同的一般理化性能,以表明该产品的内在质量。对润滑油脂来说,一般的理化性能如下。
(一)外观(色度)
对于基础油来说,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得越干净,颜色也就越浅。黏度越高,颜色也越深,但是,不同油源和原油所生产的基础油,即使精制的条件相同,其颜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不能仅凭颜色的深浅判别基础油的精制深度。
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各添加剂公司采用的技术不同,添加剂产品颜色深浅不同,颜色作为判断基础油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标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因此,大多数的润滑油已无颜色的要求,只要能满足使用要求,颜色深浅都可以。
(二)密度
密度是润滑油最简单、最常用的物理性能指标。润滑油的密度随其组成中含碳、氧、硫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因而在同样黏度或同样相对分子质量的情况下,含芳烃胶质和沥青质多的润滑油密度最大,含环烷烃多的居中,含烷烃多的最小。此指标一般用作体积和重量的换算,并无表示质量上的意义。
(三)黏度
润滑油的黏度取决于润滑油馏分和它的化学组成。切割同一原油而得的各种润滑油馏分,黏度随馏分的变重而增大;从不同原油中切割出沸点范围相同的润滑油馏分,它们的黏度并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原油的同一种润滑油馏分,加工的方法或加工的工序不同,加工成的产品的黏度都有差异。上述情况说明润滑油的黏度与其化学组成密切相关。
在润滑油的主要组分中,烷烃的黏度小,从C20到C25的烷烃,50℃时的黏度只有10~12mm2/s。在烷烃中,异构烷烃的黏度比正构烷烃略高(同碳原子数),烷烃的黏度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加、异构烷烃的黏度随其支链数目的增多而增加,支链由主链中央往旁边移动,黏度也增加。
环状烃的黏度要比同碳原子数的烷烃大。当碳原子数相同时,随着分子中的环数增加,黏度增加得很快。
环状烃的侧链长度和侧链数目对其黏度也有影响。
在润滑油中,黏度随着环状烃环数的增多和它们的烷基侧链长度和数目的增加而增大。
(四)凝点
凝点是指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油品停止流动的最高温度。油品的凝固和纯化合物的凝固有很大的不同。油品并没有明确的凝固温度,所谓“凝固”只是作为整体来看失去了流动性,并不是所有的组分都变成了固体。
润滑油的凝点是表示润滑油低温流动性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对于生产、运输和使用都有重要意义。凝点高的润滑油不能在低温下使用。相反,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则没有必要使用凝点低的润滑油。因为润滑油的凝点越低,其生产成本越高,盲目使用凝点低的润滑油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一般说来,润滑油的凝点应比使用环境的最低温度低5~7℃。但特别还要提及的是,在选用低温的润滑油时,应结合油品的凝点、低温黏度及黏温特性全面考虑。因为低凝点的油品,其低温黏度和粘温特性亦有可能不符合要求。
(五)倾点
倾点表示在降温时被冷却油品能流动的最低温度。
凝点和倾点都是油品低温流动性的指标,两者无原则的差别,只是测定方法稍有不同。同一油品的凝点和倾点并不完全相等,一般倾点都高于凝点2~3℃,但也有例外。我国20世纪70年代前的润滑油规格都采用凝点表示油品的低温流动性,而欧美都采用倾点作低温流动性指标,而后我国的润滑油规格都已从凝点改为倾点(少数老产品除外)。
(六)酸值、碱值和中和值
1.酸值
酸值是表示润滑油中含有酸性物质的指标,单位为mgKOH/g。酸值分强酸值和弱酸值两种,两者合并即为总酸值(简称TAN)。我们通常所说的“酸值”实际上是指“总酸值(TAN)”。
2.碱值
碱值是表示润滑油中碱性物质含量的指标,单位是mg KOH/g。碱值亦分强碱值和弱碱值两种,两者合并即为总碱值(简称TBN)。我们通常所说的“碱值”实际上是指“总碱值(TBN)”。
3.中和值
中和值实际上包括了总酸值和总碱值。但是,除了另有注明,一般所说的“中和值”,实际上仅是指“总酸值”,其单位也是mg KOH/g。
新润滑油中的酸值、碱值及中和值一般表示油中含酸性或碱性添加剂的多少,常用油的这些指标表示油中残存的这些添加剂的多少或油的老化程度。
(七)残炭
形成残炭的主要物质是润滑油中的多环芳烃、胶质、沥青质。
胶质、沥青质多集中于重质油馏分中,尤其是集中于渣油中,故重质油馏分的残炭值大,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烃类分子被氧化,胶质、沥青质含量增加。残炭值的大小反映了润滑油的精制深度,也反映了润滑油在使用时生成漆膜、积炭的数量。
残炭是润滑油基础油的重要质量指标,是为判断润滑油的性质和精制深度而规定的项目。润滑油基础油中,残炭的多少,不仅与其化学组成有关,而且也与油品的精制深度有关。润滑油中形成残炭的主要物质是: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及多环芳烃。这些物质在空气不足条件下,受强热分解、缩合而形成残炭。油品的精制深度越深,其残炭值越小。一般来说,空白基础油的残炭值越小越好。
现在,许多油品都含有金属、硫、磷、氮元素的添加剂,它们的残炭值很高,因此含添加剂的油品,残炭已失去本来的意义。
油的残炭也包含了灰分,对同一油品其残炭值高于灰分值。
机械杂质、水分、灰分和残炭都是反映油品纯洁性的质量指标,反映了润滑油基础油精制的程度。
有关润滑油制备技术与应用研究的文章
图5-2 氢的存储密度图5-2和图5-3的物理储氢形式并未考虑储氢容器的质量。对大多数金属氢化物来说,低压下吸氢过程和放氢过程的效率较高。注意图中2010—2015年中期目标阶段,只包括了一个“传统”的金属氢化物;而在2015之后,只有硼化物、铝氧化物和其他复合氢化物才会得到美国能源部专家们的肯定。图5-4 不同储氢材料的体积能量密度和质量能量密度图5-4 不同储氢材料的体积能量密度和质量能量密度......
2023-06-22
知识点一汽车行驶平顺性评价指标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方法,通常是根据人体对振动的生理反应及对保持货物完整性的影响制定的,并用振动的物理量,如频率、振幅、加速度等作为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知识点二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的因素汽车是由多质量组成的复杂振动系统。车轮旋转质量的不平衡,对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稳定性都有影响。为了避免因转向轮不平衡而引起振动,必须对每一车轮进行静平衡和动平衡检验。......
2023-10-11
在GB/T 18135-2008中提出了简图一般规则,涉及以下内容。对于光纤互连,应按照GB/T 4728的符号S01318表示;对于机械连接,则应按GB/T 4728的符号S00144或S00147表示。电源电路的表示法:简图中元件的供电连接可此采用电源连接线、表格和注释等表示。......
2023-06-20
金属的化学性能,主要指金属的化学稳定性,即抗氧化性和耐蚀性等。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大都与合金成分和组织状态有关。所以金属材料的这个物理性能,对机械制造业十分重要,不容忽视。这些零件的材料要求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否则表面就会很快被氧化剥落而失效,无法正常使用。......
2023-06-26
物理化学的形成距今约一百多年的历史,但物理化学这一名词的提出很早。1887年,“物理化学之父”、德国著名化学家W.Ostwald和荷兰化学家Van't Hoff共同创办了德文的《物理化学杂志》,标志着物理化学真正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物理化学杂志》的创刊号上,同时还摘要发表了瑞典化学家S.A.Arrhenius的“电离学说”。在基本有机合成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化学纤维工业、合成橡胶工业以及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中,物理化学研究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增长。......
2023-11-23
湿地主要有以下功能。据估计,如果是3400hm2平方米的查尔斯河湿地面积完全更新丧失,年洪灾损失将增加1700万美元。由于沿河筑坝和湿地排水,现目前的含水量已降至12天左右。物理功能主要是湿地的过滤、沉积和吸附,化学功能主要是为湿地孔隙中有机微生物的吸附和水中重金属的降解提供酸性环境。例如,香港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约380hm2,是水鸟著名的越冬栖息地,共有7.5万只水禽,其中濒危物种有东方白鹤、鹌鹑ROC、黑脸琵鹭、黑嘴鸥等。......
2023-06-25
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它的分子由3个氧原子组成二臭氧在室温下为无色气体,具有一种特殊的臭味。在标准状态下,容重为2.144g/L,其主要物理化学性质如下:氧化能力。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其氧化能力仅次于氟,比氧、氯及高锰酸盐等常用的氧化剂都高。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符合亨利定律。臭氧在空气中的分解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臭氧的毒性和腐蚀性。臭氧对非金属材料也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2023-06-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