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压实参数选择与现场试验

压实参数选择与现场试验

【摘要】:由于影响土石料压实的因素很复杂,目前还不能通过理论计算或由试验室确定各项压实参数,宜通过现场压实试验进行选择。现场压实试验应在坝体填筑以前,土石料和压实机具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进行。对于黏性土,主要是确定含水量、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现场碾压试验记录可填入干密度测定成果表,见表4-14。

坝面的铺土压实,除了应根据土料的性质正确地选择压实机具外,还应合理地确定黏性土料的含水量、铺土厚度、压实遍数等各项压实参数,以便使坝体达到要求的密度,而消耗的压实功能又最少。由于影响土石料压实的因素很复杂,目前还不能通过理论计算或由试验室确定各项压实参数,宜通过现场压实试验进行选择。现场压实试验应在坝体填筑以前,土石料和压实机具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进行。

1.压实标准

土石坝的压实标准是根据设计要求通过试验提出来的。对于黏性土,在施工现场是以干密度作为压实指标来控制填方质量的。对于非黏性土,则以土料的相对密度来控制。由于在施工现场用相对密度进行施工质量控制不方便,往往将相对密度换算成干密度作为现场控制质量的依据。

2.压实参数的选择

当初步选定压实机具类型后,即可通过现场碾压试验进一步确定为达到设计要求的各项压实参数。对于黏性土,主要是确定含水量、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对于非黏性土,一般多加水可压实,所以主要是确定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

3.碾压试验

根据设计要求和参考已建工程资料可以初步确定压实参数,并进行现场碾压试验。

(1)试验场地选择。要求试验场地地面密实,地势平坦开阔,可以选在建筑物附近或在建筑物的不重要部位。

(2)场地布置。一般布置成60m×6m的条带形,然后将此条带等分为四段,每段长15m,各段含水量依次为ω1、ω2、ω3、ω4,其误差不超过1%,再将每段沿长边等分为四块,段内各块规定碾压遍数依次为n1、n2、n3、n4,见图4-8。

图4-8 土料压实试验场地布置示意图 (单位:m)

压实试验土料的含水量可根据土料性质分别确定。黏性土料一般采用四种含水量:ω1=ωp-4%;ω1=ωp-2%;ω1=ωp;ω1=ωp+2%,ωp为土的塑性下限。

试验的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可参照表4-13 的数据选用。

(3)现场碾压试验记录。试验时依次按规定碾压遍数进行碾压。将每段压n1遍的小块各取9 个试样组成一组,依次对各段压n2、n3、n4遍的小块,各取9 个试样,组成相应的组,然后分别测定其含水量和干密度。以上试验是在同一铺土厚度下进行的,如果要确定不同铺土厚度的压实参数,试验在不同铺土厚度的地段进行。试验土料的土质、含水量应与筑坝土料一致。现场碾压试验记录可填入干密度测定成果表,见表4-14。

表4-13 试验的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

表4-14 干密度测定成果表

(4)碾压试验成果整理分析。根据上述碾压试验成果进行综合整理分析,以确定满足设计干密度要求的最合理碾压参数,步骤如下:

图4-9 不同铺土厚度、不同压实遍数土料含水量和干密度的关系曲线

1)根据干密度量测定成果表,绘制不同铺土厚度,不同压实遍数土料含水量和干密度的关系曲线,见图4-9。

2)从图4-9 上查出最大干密度对应的最优含水量,填入最大干密度与最优含水量汇总表,见表4-15。

3)根据表4-15,绘制出铺土厚度、压实遍数和最优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关系曲线见图4-10。

4)根据设计干密度ρd,从图4-10 曲线上分别查出不同铺土厚度时所对应的压实遍数a、b、c 和最优含水量d 、e 、f,分别计算h1/a、h2/b 及h3/c 之值 (即单位压实遍数的压实厚度)进行比较,以单位压实遍数的压实厚度最大者为最经济合理。

对于非黏性土料的压实试验也可用上述类似的方法进行,但因含水量的影响较小,可以不作考虑。根据试验成果,按不同铺土厚度绘制干容重(或相对密度)与压实遍数的关系曲线,见图4-11。然后根据设计干密度(或相对密度)即可由曲线查得在某种铺土厚度情况下所需的压实遍数,再选择其中压实工作量最小的,即单位压实遍数的压实厚度最大者,取其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作为施工的依据。

图4-10 铺土厚度、压实遍数、最优含水量、最大干密度的关系曲线

图4-11 非黏性土干密度与压实遍数关系曲线

选定经济压实厚度和压实遍数后,应首先核对是否满足压实标准的含水量要求,然后将选定的含水量控制范围与天然含水量比较,看是否便于施工控制,否则可适当改变含水量和其他参数。有时对同一种土料采用两种压实机具、两种压实遍数是最经济合理的。

表4-15 最大干密度与最优含水量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