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浓差电池是接地网发生宏电池腐蚀的主要形式,除此之外还有盐浓差电池、酸浓差电池和应力腐蚀电池等。缺氧区的电极电位低,而富氧区的电位较高,两者将构成腐蚀宏电池,从而造成缺氧区的接地网金属腐蚀加速。土壤中埋设的接地网,在冷弯变形最大的弯曲部位,由于低的拉应力将导致导体材料破裂,使接地网导体发生严重的腐蚀。......
2023-06-23
1.主地网的腐蚀
这是材质埋在地下0.5~0.8m 土层中的一种腐蚀。它具有一般土壤腐蚀的特点。表9-8列出了某些厂、所主接地网的腐蚀情况。
表9-8 主接地网腐蚀情况
注 开挖检查时间为1986年9月至1987年5月。
2.引下线的腐蚀
这是材质介于大气和土壤两种介质的一种腐蚀。由于大气介质和土壤介质电化学腐蚀机理的差别和土壤表层结构组成的不均一性,使得引下线材质的腐蚀比主接地网更加严重,而且构件数量多、施工任务重,因此接地引下线的腐蚀就成为接地工程中值得重视的大问题。为便于比较表9-9和表9-10分别列出了268处主接地网干线和63处接地引下线均采用扁钢的腐蚀率统计结果。
表9-9 主接地网干线腐蚀率统计分布表
比较表9-9和表9-10可以明显看出,接地引下线的腐蚀率较主接地网为高,例如,腐蚀范围为0.1 ~0.19mm 时,主接网干线腐蚀率为16.57%,而接地引下线高达71.43%。
表9-10 接地引下线腐蚀率统计分布表
3.电缆沟中接地带的腐蚀
这是一种湿式大气条件下的腐蚀。由于电缆沟中经常积水,而水又不易蒸发,致使比在一般大气条件下有更严重的腐蚀。有的变电所大气受污染,其腐蚀速度就更快。表9-11列出了某些变电所电缆沟接地体的腐蚀情况。
某文献根据实测的331处腐蚀数据及腐蚀率的统计分布状况,从既保证接地网安全运行又节约投资等方面综合考虑,推荐变电所接地网不同部位的年腐蚀深度取值如表9-12所示。可供环境条件相近地区设计时参考。
有关电力设备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手册的文章
氧浓差电池是接地网发生宏电池腐蚀的主要形式,除此之外还有盐浓差电池、酸浓差电池和应力腐蚀电池等。缺氧区的电极电位低,而富氧区的电位较高,两者将构成腐蚀宏电池,从而造成缺氧区的接地网金属腐蚀加速。土壤中埋设的接地网,在冷弯变形最大的弯曲部位,由于低的拉应力将导致导体材料破裂,使接地网导体发生严重的腐蚀。......
2023-06-23
一般认为,p H 值低的土壤,其腐蚀性大。已有的调查表明,接地网主干线周围有基建残物时,其腐蚀速度是正常的2倍以上。影响土壤腐蚀接地网的因素是相当多的,各地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所以要因地而异、并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防腐措施。......
2023-06-27
试验表明,降阻防腐剂具有良好的防腐效果。综上所述,接地网安全运行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为防止由于接地网原因引起的事故,必须采用综合措施。首先在设计、施工、运行等环节把好质量关、其次要进一步积累运行资料,弄清腐蚀的规律、论证热稳定校验时间和接地网的使用年限以及不断研究开发接地网防腐蚀的新技术、新工艺,消除由于接地网引发的各种事故。......
2023-06-27
下面分别说明接地网各部位的腐蚀机理。阴阳极相距仅数毫米或数微米的,一般称为微电池腐蚀。当腐蚀电池达几十厘米的、数米的、乃至几千米时,这种大阳极和阴极就构成宏电池腐蚀,它是接地网主干线腐蚀的主要形式,其结果导致接地网导体形成穿孔和严重局部锈蚀,而且腐蚀速度较高。显然,污秽地区的应力腐蚀较清洁区更为严重。引起电缆沟接地体电化学腐蚀的必备条件为接地体表面有水珠或水膜,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湿度约为65%以上。......
2023-06-27
经过试验,HCPE含量在15%~25%之间能够得到较好的防腐蚀涂层。因此,单一选用HCPE制备防腐蚀涂料远远不能达到要求,需要用其他合成树脂或天然树脂进行改性,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综合性能。......
2023-06-23
阴极保护是目前防止接地网腐蚀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外加电流法则是利用外加直流电源,将被保护的金属与电源的负极连接,使之变成阴极而达到防止金属腐蚀的目的。......
2023-06-23
只有在电解液层很厚的湿大气腐蚀,并且电解液层中盐的浓度较高时,才有可能发生阴极析氢过程。金属在大气环境中的腐蚀涉及大气环境、表面状态和组织结构等多方面因素。大气环境的相对湿度和温度是影响金属大气腐蚀行为的主要因素,当金属表面存在电解液膜后,使得金属从化学腐蚀转化为电化学腐蚀。......
2023-06-22
局部腐蚀即腐蚀作用仅局限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这类腐蚀通常危险性大。局部腐蚀电池的特征是阴阳极部位是分离的。大多数局部腐蚀是电化学腐蚀,有些局部腐蚀是电化学因素和机械因素共同造成的。最常见的局部腐蚀大致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孔蚀 孔蚀又称为点蚀,是一种高度局部的腐蚀形态。这种腐蚀在低于100℃时,随温度升高而加剧。应力腐蚀破裂能在常用的设计应力范围内发生,因此后果严重。......
2023-06-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