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计算求得该组5个制品减重百分数的平均值xi,作为该组实验的结果。表6-9 实验结果表6-10 实验结果表6-11 实验结果表6-9~表6-11中,每一行为一组实验数据,各因素下为对应的水平号。表6-10~表6-11中实验号5、13、14的实验结果明显小于其他数据,后续数据处理中保留了这些数据,没有作为奇异项处理。图6-32 一个注塑周期的实验数据图所有数据统一在一个时间轴下记录,为后续数据分析提供了便利。......
2023-07-02
1.车削实验结果分析
经方差分析,切削温度模型拟合得较好,方差分析及其各因素显著性分析结果见图4-21a。切削温度计算值与测试值之差相对误差也在5%的允许范围内,见图4-21b。上述分析表明回归方程与实测值拟合得较好。切削速度对切削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切削深度、进给量对切削温度的影响不太显著。这说明切削速度对切削温度的影响最大,切削深度次之,进给量影响较小。
图4-21 方差分析结果以及切削温度的对比
a)方差分析及其各因素显著性 b)切削温度的实验值与计算值的对比
切削速度v=48m/min时主切削力与切削深度、进给量的特征曲面见图4-22a。Fy特征曲面等值线见图4-22b。切屑的变形系数ξ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还有材料本身的导热系数低[平均值为20W/(m·℃)],产生更多的热使得切削区温度升高;切削深度增大,前刀面的法向力随之增加,使得第二、三变形区摩擦力加大,摩擦产生的大量的热使得切削区温度渐增;随着进给量的增大,尽管切削面积的增大使切削力变大,但切屑变形系数的减小减缓了切削热增大的趋势,所以这个因素影响不显著。
图4-22 车削时切削温度与切削深度、进给量的特征曲面以及切削温度特征曲面等值线图
a)切削温度与切削深度、进给量的特征曲面 b)切削温度特征曲面等值线图
2.铣削实验结果分析
由图4-23a可知,切削温度模型拟合得也较好。从分析结果来看,切削速度对切削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第二是切削宽度;进给量对切削力的影响次之;切削深度最小。为了验证数学模型的精确性,将实验值与计算值进行了误差计算(见图4-23b),相对误差约为3%,所以用模型预测的值与实验值相符合。
图4-23 方差分析结果以及切削温度的对比
a)方差分析及其各因素显著性 b)切削温度的实验值与计算值之差
f=47.5mm/min和ap=10mm时切削温度与切削速度、切削宽度的关系见图4-24a,等值线见图4-24b。切削速度对切削温度的影响显著,因为切屑的变形系数ξ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还有材料本身的导热系数低,铣削中产生的大量的切削热使得切削区温度升高加快;随着切削宽度增加,切削抗力随之增大而使切削区的摩擦力变大,摩擦产生的热促使切削区温度提高;随着进给量的增加,切削厚度变大,切削面积增大也使得前刀面法向力增加,摩擦力的增大使切削热增加,但切屑平均变形系数ξ的减小也减缓了切削热增大的趋势。
图4-24 铣削时切削温度与切削深度、进给量的特征曲面以及切削温度特征曲面等值线图
a)切削温度与切削深度、进给量的特征 b)切削温度特征曲面等值线图曲面
有关沉淀硬化不锈钢的切削与数值模拟的文章
之后计算求得该组5个制品减重百分数的平均值xi,作为该组实验的结果。表6-9 实验结果表6-10 实验结果表6-11 实验结果表6-9~表6-11中,每一行为一组实验数据,各因素下为对应的水平号。表6-10~表6-11中实验号5、13、14的实验结果明显小于其他数据,后续数据处理中保留了这些数据,没有作为奇异项处理。图6-32 一个注塑周期的实验数据图所有数据统一在一个时间轴下记录,为后续数据分析提供了便利。......
2023-07-02
实验中触头预压力FK保持为25.1N。表6-5为两组实验和仿真的详细结果数据。图6-21为峰值电流为11.3kA时的电流和电动斥力实验波形。表6-5 实验和仿真结果比较在仿真中,表征触头接触情况的参数ξ取值为0.45。而电流峰值为9.0和11.3kA时,对应的触头压力分别为35.4和55.9N。根据式(6-1),可得导电斑点的半径分别为0.158和0.199mm。因此,引入导电桥模型,采用有限元静态分析的方法计算电动斥力是合理的,也是有效的。......
2023-06-15
图4-17 方差分析结果与切削力的结果对比a)方差分析及其各因素显著性 b)切削力计算值与测试值对比1.切削力结果分析经方差分析,切削力模型拟合较好。从图4-18a中,也能看出切削深度对切削力影响的显著效果。三个切削区综合作用的结果使得切削沉淀硬化不锈钢时的切削力要比切削45钢大。所以,在切削沉淀硬化不锈钢时,要选择比45钢小的切削用量,以免刀具磨损过快或损坏。......
2023-06-27
选取任务数量为64的场景进行仿真,采用静态资源调度算法获得初始调度方案。表9-7新增任务具体参数2)动态调度结果分析采用抢占式快速动态调度算法对动态调度问题进行求解。表9-9不同场景算法调度结果对照表由表9-9可知,抢占式快速动态调度算法的调度结果具有调度收益高、方案变化少和调度速度快的优势。......
2023-07-02
考虑到Corel-10K图像数据库有100个样本类别,共有10 000个样本图像,所以图7-8和图7-9的检索结果展示了本节设计的基于粗略颜色信息和灰度纹理特征相融合的图像检索系统具有良好的检索性能。接下来,给出本节设计的图像检索系统的综合性能评价指标,即查准率和查全率。本节提出的图像检索系统在Corel-10K数据库和Corel-5K数据库上的平均查准率和平均查全率分别如表7-4和表7-5所示。最后,对本节提出的图像检索系统的实时性进行分析。......
2023-06-29
例如,根据6.5.3节的实验设置,当冻结本文迁移学习模型的第1~9层时,本节模型在KTH-TIPS纹理库训练集和验证集上的损失函数变化情况如图6-17所示,识别精度变化情况如图6-18所示。综上可以看出,本节算法在4个纹理库上一致取得了良好的识别结果。其中,表6-9中未给出的部分结果表示相关文......
2023-06-29
每一类的100幅图像被设定为识别的标准结果。图像匹配所用到的图像组在平面内旋转的角度范围是30°~45°,视点变化的范围是50°~60°,缩放变化的尺度因子是2~2.5,最终的实验结果是取各个实验数据的平均值。本章将本书提出的图像检索方法与利用以上四种特征的检索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如图5-17所示。......
2023-06-28
峰值应力和破坏应变的相对误差小于5.13%。图8-18动能与内能之比表8-2不同单元尺寸下的峰值应力和失效应变Wu 等[8]和Rangaswamy 等[17]测量得到的PBX 9501 拉伸和压缩应力-应变曲线用于校准不同应变速率下的模拟结果。破坏应变分别为0.011 7、0.011 8 和0.012,与实验测得的0.011 7、0.011 9 和0.012 2 的破坏应变比较接近。图8-19测量和计算的应力-应变曲线拉伸;压缩应变率为10-4s-1;压缩应变率10-3s-1;压缩应变率10-2s-1......
2023-06-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