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是指恢复河流的自然属性,并根据自然生态系统多样性的要求进行改变城市化和传统水利工程造成的河道不自然现象可以消除生态压力河流和河边的生物重建了它们的栖息地,使生态系统恢复到接近自然的状态恢复城市河道的各项功能,保持河道健康。......
2023-06-25
1.退化湿地修复的基本模式
根据具体分析,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的退化和破坏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模式进行修复:一种是当人类的干扰和破坏没有超过原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时,可以逆转,在消除了活动的干扰和压力后,生态环境才能以其自愈能力逐步恢复原力。例如,过度放牧造成草原退化,经过几年的围栏保护,草原可以恢复;二是当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和干扰超过环境承载力,是不可逆转的,仅仅依靠其生态系统的自然过程是无法恢复的它的初始状态,必须采取人为的干预措施,才能恢复它。
2.湿地恢复的主要理论
(1)干扰理论
干扰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它直接影响着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当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其生态功能减弱甚至丧失时,将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退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干扰。
干涉理论分为自然干涉理论和人工干涉理论。就自然干扰而言,自然界中任何因素的变化和作用一旦超过生命系统的强度范围,就会对生命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干扰。例如,如果降雨量超过环境承载力,就会形成洪水。如果降雨量太少或长期不超过环境承载力,就会导致干旱。人类干扰的强度和规模远远超过自然干扰。自然干扰受自然规律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节,人类活动往往超过湿地生态系统承载力的极限值,从而引起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功能的变化和退化,这是造成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和破坏的主要原因。
在实践中,干扰理论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如果负干扰导致湿地生态系统逆转演替,在湿地生态恢复过程中,应消除退化干扰因素,提高湿地自愈能力逐步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应在自然过程中恢复;另一方面,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如果生态系统自然恢复过程较长,或在自然过程中难以恢复,则需要人工干预,对不同的发展阶段施加不同的干扰使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到初始生态状态。人类对湿地的开垦造成了湿地的退化,是一种负面的干扰。禁止湿地复垦实际上是消除退化的干扰因素,使湿地回归自然过程。
(2)演替理论
演替理论强调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演替序列。当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干扰不超过其系统的最大极限值时,只要干扰被消除,湿地生态系统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演替顺序继续其自然演化;一旦干扰超过生态系统的最大值,即使被干扰因素消除,湿地生态系统也不能回到原来的轨道,也不能按照原来的演替顺序进行演化。二是向新的高潮社区发展。
演替理论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非湿地生态系统而言,它可以人为地创造条件,使其向湿地生态系统的方向演变,如湿地建设和国外湿地“影子计划”,即通过人类对原有非湿地区域的干扰,二是限制现有湿地生态系统的干扰(开发利用),否则会造成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
(3)HGM原理与方法
在城市湿地生态恢复过程中,对恢复效果的检测也是一项重要内容。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后,应从多方面进行监测,并进行数据对比,检验恢复工作的有效性。湿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及其特征功能主要受水文地貌特征的影响。因此,一般来说,只要恢复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到与参考湿地相同或相似的状态,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也可以恢复到相同或相似的状态。
HGM方法是一种快速评价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影响的方法,它可以由湿地分类、湿地功能描述和参考湿地应用三个相关组成部分来描述。HGM方法将湿地分为七类(河流湿地、洼地、斜坡湿地、河口湿地、湖泊湿地、矿物沼泽、有机沼泽),每一类湿地都具有特殊的地貌环境、主导供水和水文动态,从而形成具有一定湿地植被和湿地土壤的湿地类型。湿地功能描述包括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形成过程的确定或特殊湿地类型功能的确定。
在应用HGM的原理和方法时,参考湿地的选择为我们提供了参考标准。参照湿地,可以确定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状态。在此基础上,收集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的数据,进一步比较分析湿地生态系统各变量之间的差距及其结构状况,以适应当地条件,继续进行湿地生态修复。在湿地生态恢复过程中,应对监测湿地进行多次分类监测,并将监测数据与参考湿地进行对比,以确保受损湿地的恢复状态和过程按照目标方向进行,避免其偏离从设定的方向。一旦湿地生态系统在恢复过程中偏离了原来的方向,可以通过监测比较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减少后续工作。
有关城市河道及湿地生态修复研究的文章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是指恢复河流的自然属性,并根据自然生态系统多样性的要求进行改变城市化和传统水利工程造成的河道不自然现象可以消除生态压力河流和河边的生物重建了它们的栖息地,使生态系统恢复到接近自然的状态恢复城市河道的各项功能,保持河道健康。......
2023-06-25
城市河流湿地生态修复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各级政府、水利建设部门、城市规划、园林等部门的配合和共同努力。但由于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中心和价值取向不同,在维修工程过程中难以形成统一的意见和工作,严重影响了维修工程的进度。在未来城市河流湿地生态修复过程中,各部门之间要平衡价值观和工作重心,形成统一的工作方向和分工,这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其实质是如何解决经济、生态、安全与景观的平衡与平衡。......
2023-06-25
生态恢复的概念是一个宏观范畴,涉及地球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涉及多学科交叉。同年,ABER和Jordan提出了“恢复生态学”的概念。在生态修复的研究和实践中,相关概念包括生态恢复、生态修复、生态重建、生态改建和生态改良。他们认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造必须以尊重自然为基础,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尊重生物圈的自然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通过人工改造、恢复、改善、重建,维护和管理受损的生态系统,使其原有的生态恢复。......
2023-06-25
但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我国的湖泊湿地在过去50多年间已出现大面积的萎缩。据统计,在全国656个面积大于10km2的湖泊中,有230个不同程度地萎缩,萎缩面积近1.4万km2,约占原有湖泊面积的18% ,蓄水量减少500多亿m3。仅东北三江平原、长江中下游、西北内陆地区及一些江河的三角洲地区,50多年来累计围垦湿地7万多km2,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2023-11-21
城市水安全关键问题诊断的研究对象是城市低安全及单项薄弱的小流域单元。通过对城市水系统内各组成要素的威胁强度或维护治理能力所处的安全情况判断,即“压力”或“响应”的安全情况,以确定导致小流域处于低安全或单项薄弱类别的关键问题所在。③在某个指标组内,小流域单元的三级指标安全得分小于临界标准值的指标数量过半,将其确定为该小流域关键问题所在,即低安全及单项薄弱小流域修复的重点领域。......
2023-09-22
到目前为止,有关水资源的确切含义仍无公认的总体定义。一般认为,水资源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水资源主要指目前能够被人类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城市水资源是指一切可被城市利用的天然淡水资源和可再生利用水,它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是城市供水的源泉。我国城市水资源的特点是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小,水资源严重短缺,开发利用强度大,因不合理使用水资源而产生的环境问题突出。......
2023-09-22
通过清淤、湿地建设、水生植物工程等一系列整治措施,清澈的河水、优美的滨江道路、亲水的人行道将构成城市优美的水环境。实施河道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将有效提高城市综合功能,提高项目区土地价值,促进第三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23-06-25
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也要考虑绿地系统的水源涵养价值与功能,进行整体布局与项目安排。在襄阳绿地系统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问题,结合襄阳城市特色,明确要以“绿地成网,服务均衡”为绿地系统修复目标,打造有特色的国家园林城市。图5-27襄阳市中心城区增添口袋公园项目分布图表5-25襄阳市中心城区近期增添口袋公园行动计划项目库续表......
2023-09-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