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儒家思想与当代产品设计1.儒家“中庸”思想与当代产品设计中庸思想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且深刻的影响,它代表着儒家文化中最为成熟的部分,是核心内涵。家居用品的设计要素和设计灵感大都来源于儒家思想,它在某些方面体现着当时时代的统治思想和生活方式,又以“中庸”为贵,充分体现“适可而止”的设计理念。......
2025-09-29
儒家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思想的代表之一,而“美善统一”则是儒家美学思想的核心,可以说整个儒家美学思想体系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其中“美”是指外在形式,“善”是指内容,在最根本意义上是指高尚的道德品格。由于《韶》乐记录了尧舜禅让皇位这一事件,体现了千年以来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的仁义礼智,所以孔子高度评价其尽善尽美;而《武》乐表现的是征战沙场的内容,与孔子所追求的道德要求大相径庭,所以孔子并没有给它过于美好的评价,认为它尽美却没有能够尽善。由此可见,孔子认为尽善尽美,表现形式和通过形式所传达教化的高尚道德的统一,才是美的最高境界。但孔子的美学思想受其恢复周礼的最终目的的制约,有明显的保守色彩,过多地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
“善”所传达教化的东西规定了社会的道德美,将个体情感更多地赋予了社会性的意义和使命感,最终是为了维护王权统治。而在现代社会人权解放的大背景下,“善”衍生了新质,除了社会功能的高尚道德品质树立的本身概念,还有精神的慰藉和身体的保护等,同原来相比,更多的是指通过形式带给人的有益的作用。
与当代设计相结合,“善”的衍生新质是设计带给使用者的良好的服务和生活方式。而在“美”也就是外在表现形式的层面上,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潮流变幻多端,各种设计流派杂糅并存,不同群体追求不同的表现方式,甚至同一群体不同时间空间追求的表现方式也不同,因此很难评判和界定哪种形式是美的。因此,儒家思想原本提出的评价标准,凡是“美”的就必须体现“仁”符合“礼”,不再符合现代评价体系。也就是说,当代设计在“美”的层面上较难确立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
将“美”和“善”作为独立的两方面分开来看:“美”的界限难以判定,不同的设计风格、思路、精神的表现形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善”与“美”比较来说更加容易判断,它的指向性非常明显,能够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是设计美学的真正价值。由此可见,“善”更深入贴切地指向美的评价标准。所以,儒家美学里尽善尽美的思想讲求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甚至美统一于善,仍适用于当代设计。但是结合当代社会来看,“美”统一于“善”,它所追求的不再是艺术具备的社会功能,而是寻觅有关设计的更高更远的层次和阶段。那些不具备“美”元素的设计少有人问津,很难创造商业利润,因此很多设计首先追求“美”,而设计美的最终目的却是“善”,若一个设计没有达到“善”,其实也没有达到最终的美。例如,一件产品外形美轮美奂,但为了追求利益,采用的材料对人体有害或者废弃后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那么这件产品再美观也不是美的。所以,就现代设计艺术层面而言,“尽‘善’尽美”仍是当代设计美学的基础。“美”很重要,并且统一于“善”,“善”的最终目的不再是加强社会统治而是为人类提供良好的服务和生活方式。(https://www.chuimin.cn)
孔子提出了“美善统一”这一美学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中庸”这一美学批评的标准。“中庸”讲求拿捏表达的情感度。孔子对《关雎》有着非常高的评价,他认为《关雎》表现出了“快乐需要有节制,悲哀也应该有限度”,情感的抒发一旦超过合适的范围,正常的欢乐情感就会变质,成为轻率任意、毫无顾忌地享乐,哀伤情感演变成了无穷无限的悲痛。只有达到“中和”才能真正地调节心情。由此,我国传统艺术就形成了特殊风格:形象温柔醇厚,意境恬静安适,表现方式委婉含蓄。
儒家认为任何一种“过”的情绪都会对身心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他们追求“中庸”之美,最推崇温柔敦厚之美。但是不难发现,在日常生活中,现代的这种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不得不去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来取得平衡。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用享受恬淡宁静的美来调剂来自于日常生活的压力。在压力大时,很多现代人反而喜爱听重金属摇滚乐或体验极限运动,那些看似疯狂出格的行为与“中庸”之道大相径庭,但是却能够使人真正地将内心的压抑情感宣泄出来,让人忘掉重压,重新获得前行的动力。这就告诉我们,在当代社会中,传统的“中庸”之道并不能适合所有人,所以我们应当转变纾解的方式。所以说,随着艺术的不断发展和日渐创新的方面,不能单纯地只是满足流于表面的中和形式,要有发展创新的变革精神,勇敢地破旧出新。
相关文章
(三)儒家思想与当代产品设计1.儒家“中庸”思想与当代产品设计中庸思想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且深刻的影响,它代表着儒家文化中最为成熟的部分,是核心内涵。家居用品的设计要素和设计灵感大都来源于儒家思想,它在某些方面体现着当时时代的统治思想和生活方式,又以“中庸”为贵,充分体现“适可而止”的设计理念。......
2025-09-29
禅宗思想是由多种思想历经多年,不断融合、交织、交流发展而来的。禅宗和道家的思想在一些方面是有共通之处的,如都追求超越世俗的利害得失而达到精神的自由。由道家思想到禅宗思想过渡的过程是古代美学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它体现出了古代美学不断从古典主义走向浪漫主义的过程,具有重要的价值。其实“空灵”所在,即是设计生于自然、融于自然的气韵体现。......
2025-09-29
“生克”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最早就是指五行的相生与相克。作为设计造物者,对于这种“生克相邀”的规律应当有相当的认识和把握,并能够自觉地运用,才能够在设计造物中游刃有余。图2-2为“生克相邀”规律示意图。这是利用金、银、硼砂、铅等物质性能的不同,运用生克相邀的规律从金里分离出银。这是生产实践的经验之谈,但无疑也是生克思想指导下对发酵工艺的改进。......
2025-09-29
对于建筑设计来说,这两方面的要求都应该重视。建筑设计常常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内部结构的设计,二是外形的艺术设计,即建筑学设计。建筑设计内部结构的主辅功能是满足居住、饮食、衣着、生活等各项内容。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要求建筑设计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有切实的内容和持有正确的态度和理念,有合理的步骤和科学方法。......
2025-09-29
在服装与文化影响力关系研究领域,李超德教授在2007年深圳设计论坛中提出了“探讨中国设计话语权问题的核心是文化影响力”的观点;并于2008年“国际现代设计专家论坛”的《中国设计话语权与设计教育》、2009年“服装教育创新高层论坛”的《中国制造正在走向中国设计》、2009年“金融危机下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战略高峰论坛”的《中国设计话语权的核心是文化影响力》发言中对服装与文化影响力间的作用关系做过精辟论述。......
2025-09-29
因此在产品创新设计中概念的开展并非天马行空,毫无限制,概念的形成须以客观信息的支持作为基础和源泉。图2-1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流程2.主观认知信息产品设计中的主观信息研究主要集中在设计师的自身知识水平和设计师的认知过程、认知策略的研究上。......
2025-09-29
要用创新设计方法论来指导创新设计,最重要的是对创新设计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提出的具体要求。这六项要求是检查所完成创新设计工作的优劣的指标。创新设计的具体内容有技术、艺术、文化、人本和商业等几个方面,但最重要的还是技术,对其技术的要求是满足产品的功能和性能的需求。创新设计的具体内容也常常是通过设计物的功用和特性予以表现的。......
2025-09-29
提供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使设计师对智能设计过程的干预,即与人工智能融合成为可能。智能设计的关键技术包括设计知识表示、设计概念的符号化演绎与传递、设计意图的模糊交互、设计理性知识检索和大数据时代的设计知识智能挖掘等。针对设计知识大数据容量大、产生速率高、知识类型异构、准确性低的特点,从高维、海量、异构、非结构化设计资源中挖掘、搜索对设计者完成设计有价值的信息。图1-4智能制造的关键环节......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