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1.5剪切试验中倒装芯片试样的光学照片对电迁移对焊料接头剪切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图11.5所示为倒装芯片键合到有机基板上的组件的光学照片,其中大的白色箭头为施加在芯片上推动芯片的力,并对芯片和电路板间的焊料接头产生剪切力。图11.6所示为第二组施加电迁移的试样断口俯视图的SEM照片。剪切试验中菊花链交替失效的现象表明电迁移通过阴极界面处的孔洞形成弱化了阴极界面,这与拉伸试验的结果类似。......
2025-09-29
在变率为2.5、4、6、8.33和12.8的模型中,进行无丁坝时的潮流试验,分析模型变率对航道流速和波高的影响;分别进行清水动床试验、浑水定床试验和浑水动床试验,分析变率对清水动床模型航道冲淤、悬沙定床模型航道回淤、悬沙动床模型航道回淤和底沙输沙量的影响。
10.3.3.1 变率对航道流速的影响
选取航道中的测点V2、V4、V8和V11,比较各模型洪季中潮和枯季大潮流速过程(图10-10,其他图略),5个模型在各测点的流速随时间变化基本一致。

图10-10 各模型测点V2流速比较
为分析模型变率的影响,采取两种方法进行,一是认为1模型和2模型变率相对较小,其流速平均值受变率影响较小,将3、4 和5 模型分别与其比较,得出变率的影响;二是将1~5模型的流速进行平均,然后比较各模型流速的偏离。
1.与1和2模型流速平均值比较
从涨潮流速看,3模型的偏离值约在-2.8%~-0.5%,4模型的偏离值约在1.1%~8.1%,5 模型的偏离值约在2.3%~8.4%;从落潮流速看,3 模型的偏离值约在-1.6%~5.8%,4模型的偏离值约在-3.4%~4.2%,5 模型的偏离值约在0.5%~8.9%。5模型的偏离程度较4模型和3模型要大一些。
2.与各模型流速平均值比较
1模型测点涨潮和落潮平均流速的偏离值约在±6%以内,2模型的偏离值在-8%~1%之间,3模型的偏离值约在-5%~3%之间,4模型的偏离值在±5%以内,5模型的偏离值在0~7%之间。可以看到,无丁坝时各模型的涨潮和落潮平均流速基本接近,变率对涨落潮平均流速影响不明显。
10.3.3.2 变率对波高的影响
波浪向模型内传播时受到地形的影响波高不断减小,各模型航道内W5站的波高小于W4站的,且均小于W1站的波高,边滩上W2站和W3站波高也均小于W1站波高,W2和W3两站的波高相差不大。将W2、W3、W4和W5测站的逐时波高的平均值分别与未受地形影响的W1站逐时波高平均值相比,得到各个模型W2~W5测站逐时平均波高与W1站逐时平均波高的比值。从W2站、W3站、W4站和W5站波高衰减率与模型变率的关系看,模型变率小于8时,变率对波高的影响不明显,当模型变率为12.8时,各个模型边滩(W2站和W3站)和航道内(W4站和W5站)的波高均受到变率的影响。
10.3.3.3 变率对清水动床模型航道冲淤的影响
在1~4模型中,按模型设计要求的泥沙粒径选用电木粉并铺设动床,分别进行潮流作用下的动床试验和潮流波浪共同作用下的动床试验。各模型按泥沙冲淤时间比尺在无浪时进行相当于原型半年、在有浪时进行相当于原型2个月的试验,分别测量大潮无浪、大潮中浪、中潮无浪三种动力条件下航道的冲淤厚度。
1.潮流作用下的冲淤变化
大潮时,各模型的航道及边坡均呈微冲趋势,1~4模型航道平均冲刷深度分别为-0.093m、-0.060m、-0.098m 和-0.086m,航道边坡平均冲刷深度分别为-0.134m、-0.098m、-0.147m 和-0.135m,边坡上的冲刷大于航道底宽上的冲刷。可以看出,当变率在2.5~8.33之间,变率对航道及边坡上的冲刷深度影响不明显。(https://www.chuimin.cn)
2.潮流波浪共同作用下的冲淤变化
在1~4模型进行了大潮中浪作用下航道冲淤试验。由于波浪的作用,各模型航道进口段均发生淤积,航道边坡发生冲刷,1~4 模型的航道平均淤积厚度分别为0.328m、0.271m、0.225m 和0.330m,边坡平均冲刷深度分别为-0.368m、-0.331m、-0.327m 和-0.402m。从各模型航道和边坡冲淤厚度变化看,变率小于8的模型对航道和边坡冲淤厚度的影响不明显。
10.3.3.4 变率对悬沙定床模型航道回淤的影响
按模型设计要求的含沙量和悬沙粒径,在1模型、2模型和4模型上分别进行大潮、大潮中浪共同作用下悬沙定床试验。无浪时的试验时间相当于原型半年(模型上历时41h),有浪时试验时间相当于原型2个月,波浪作用时间与潮流作用时间相同。模型上含沙量为3.0kg/m3,相当于原型含沙量1.56kg/m3,涨潮时在尾门处加沙,落潮时在上游扭曲水道加沙,每隔20min在上下游口门处监测一次含沙量。
1.潮流作用下淤积变化
悬沙定床试验表明,三个模型得到的航道淤积厚度和淤积分布相差不大,1、2和4模型航道平均淤积厚度分别为1.07m、1.02m 和1.12m。当模型变率在8以内时,变率对无丁坝时航道悬沙回淤的影响不明显。
2.潮流波浪共同作用时淤积变化
大潮中浪时悬沙定床试验表明,1模型航道沿程泥沙淤积厚度最小,4模型淤积厚度最大,其他两个模型的航道淤厚居中,1、2、3 和4 模型航道平均淤积厚度分别为1.05m、1.08m、1.27m 和1.39m。1模型和2模型的航道平均回淤厚度较接近;各模型的航道平均淤积厚度均与模型变率成正比,即随着变率的增大,航道的平均回淤厚度也增大;当模型变率小于6时,变率对航道回淤的影响不大,当模型变率等于或大于6时,变率对航道回淤有较显著的影响。模型变率对大潮中浪作用下的航道回淤影响大于对大潮无浪作用下航道回淤的影响。
10.3.3.5 变率对悬沙动床模型航道回淤的影响
在1、3和4模型上分别进行大潮作用下悬沙动床试验,潮流试验时间相当于原型半年。上游和下游含沙量控制站的含沙量控制在1.8~2.0kg/m3范围。在一个涨落潮的过程中分别在中潮位、高潮位、中潮位和低潮位测4个含沙量值,平均后作为该潮的平均含沙量。航道底宽和边坡淤积厚度测量与清水动床试验相同。
从试验结果看,1、3和4模型航道沿程淤积分布基本相似,1、3和4模型航道底宽平均淤积厚度分别为0.554m、0.529m 和0.671m,航道边坡平均淤积厚度分别为0.516m、0.675m 和0.645m。变率对航道底宽上的平均回淤厚度的影响不明显,对航道边坡上泥沙回淤厚度的影响也不太明显。
10.3.3.6 变率对底沙输沙量的影响
清水动床试验时,在航道上下游各设置捕沙坑,对大潮和中潮作用下无丁坝布置时的航道底沙输沙量进行测量。试验进行7个潮周期 (一涨一落)之后收集捕沙坑内的沙量,烘干后称重,得到各模型的航道内捕沙坑内的沙量,将该沙量乘以底沙输沙比尺换算至原型值后进行比较。
从上、下游捕沙坑内的沙量看,无浪时底沙输沙量最小,中浪次之,大浪时输沙量最大,说明随着波高的增大,床面的泥沙被掀起,在潮流的作用下输移。下游捕沙坑内的沙量比上游捕沙坑内的多,一方面是由于落潮历时比涨潮历时长、落潮流将泥沙向下游输移;另一方面,还因为上游捕沙坑以上为定床,没有足够的泥沙进入。在同样的波高情况下,大潮作用时航道的输沙量大于中潮作用时的,说明潮流动力强时航道的底沙输沙量大。
从试验结果看,无论是大潮还是中潮,在无浪和中浪时,模型变率对底沙输沙量的影响都不大;在大浪时,当模型变率大于6以后,底沙输沙量明显大于模型变率小于6的底沙输沙量。
相关文章
图11.5剪切试验中倒装芯片试样的光学照片对电迁移对焊料接头剪切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图11.5所示为倒装芯片键合到有机基板上的组件的光学照片,其中大的白色箭头为施加在芯片上推动芯片的力,并对芯片和电路板间的焊料接头产生剪切力。图11.6所示为第二组施加电迁移的试样断口俯视图的SEM照片。剪切试验中菊花链交替失效的现象表明电迁移通过阴极界面处的孔洞形成弱化了阴极界面,这与拉伸试验的结果类似。......
2025-09-29
工艺焊接性是通过金属材料焊接性试验来实现,而使用焊接性则通过焊接工艺评定来实现。例如,钛金属在焊接过程中,400℃以上的区域都要用惰性气体保护,否则,该温度区域的钛金属氧化,力学性能变差,因此,焊接钛金属比焊接低碳钢要难得多。如钛金属用真空电子束焊接方法很容易获得高质量的焊缝,而用氩弧焊方法焊接,需要设计一套保护装置,在焊接过程中,将400℃以上的区域进行氩气保护,防止钛金属的氧化。......
2025-09-29
早期的空化现象试验研究集中在空化区结构与形态的观测。图1.4不同阶段的空化形态[11]片状空化;云状空化;超空化随着工程实际的需要和试验测量技术的发展,空化流动试验研究由定常阶段转向了非定常阶段。Stutz和Reboud[16,17]对云状空化的两相流结构进行试验研究,获得了沿空泡长度方向空泡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Leroux[19]和Ji[20]等进行的绕水翼空化流动的试验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明了反向射流是空泡脱落非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2025-09-29
电磁场中有电路和磁路的概念,热场中也有热路的概念。从这点上讲,把热场简化为热路,其精度比电磁场简化电路和磁路的要低,但通过适当处理也可满足工程计算要求。图5-2 电路与类比的热路a)电路 b)热路表5-1 热路参数与电路参数的类比利用以上热路和电路相似原理可对一具体开关电器建立其热路网络模型,求解热网络问题可采用电网络方法求解,例如用电网络的软件PSpice来计算。另一种求解热网络方法是热网络有限差分法。......
2025-09-29
图2.24活性药型罩锥角对活性射流头部速度的影响活性药型罩锥角不同时,活性射流速度分布及温度分布数值模拟结果如图2.25和图2.26所示。此外,从图2.25和图2.26中还可看出,活性药型罩锥角对活性射流成形形貌也有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活性药型罩锥角的增加可降低活性射流速度梯度,从而提高活性射流的凝聚性以及连续性。......
2025-09-29
利用人造洁净的高温高湿环境,对涂层进行耐蚀性试验。这种涂层耐蚀性测定往往不单独进行,而是作为涂层性能综合测定的一部分。在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或经常交变温度和湿度而引起凝露的环境下使涂层加速腐蚀。......
2025-09-29
为了分析阴极界面弱化是否是由电迁移导致的抗拉伸强度减弱的原因,我们分析了有、无电流加载时试样在拉伸试验后的断裂照片,如图11.4所示。图11.4有、无电流加载时试样在拉伸试验后的断裂照片没有电迁移;电迁移96 h;电迁移144 h......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