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促进山区可持续发展

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促进山区可持续发展

【摘要】:根据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准则和基本标准,可将评价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目标层、类目指标层和指标变量层。

1.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是一个由自然—经济社会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主要包括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资源与环境系统。由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社会发展能力、经济发展能力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综合体现。根据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准则和基本标准,可将评价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目标层、类目指标层和指标变量层。

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有效性,指标变量的选取应满足的标准为:①能充分反映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对山区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②计算方便,可操作性强;③应有预见变化趋势的能力;④参照值或域值应是有效的。

2.评价指标的体系

本研究依据指标选取的原则、前人研究的较成熟的成果及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共选定包括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方面的六项指标,如图4-17所示。

图4-17 评价指标体系

3.指标变量值的确定

(1)指标变量值的计算方法。本文将根据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确定的原则以及前人的研究结果来确定评价指标的值。

以上建立的评价指标中,有些指标属于正指标,即该指标的值越大越好。而有些指标属于逆指标,即该指标的值越低越好,所以必须对其进行修正。

●对于正指标,用实际值与参照值之比来求算系数,即

●对于逆指标,需对其进行修正,取

式中:Ci为指标值;Pi为实际值;Ti为参照值。

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恩格尔系数和土壤侵蚀模数为逆指标,其指标值用式(2)进行计算。除此以外,其余指标均为正指标,均用式(1)进行计算。

(2)指标变量参照值的确定。指标变量的参照值是衡量发展水平高低的客观参照。指标变量参照值确定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测定结果的真实性。确定一个区域发指标变量的参照值,既要反映出发展的实际水平,但也不能脱离其实际的背景。

(3)指标变量值的非线性化处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山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并不是线性的,所以直接用指标值来评价发展水平的高低是不科学的,它并不能反映系统内在的功能状态。另外,对于一个生态系统,其自然资本的总量有一个最佳的问题。当自然资本总量超过一定水平后,它对发展的贡献作用会呈加速递减,当达到一定程度后,这种贡献作用甚至会消失。

为此,在评价中,认为从外在数量反映发展水平的指标值Ci与反映内在功能的指标变量值Ii之间存在着以下关系:

(4)各评价指标的含义及其获取方法。

●恩格尔系数(C1

恩格尔系数=(食物消费支出金额/总消费支出金额)×100%。总消费支出金额包括食物、衣着、住房、燃料、日用品及其他消费品支出金额,食物消费支出金额比例的大小,能够反映区域的消费水平。在保持健康状况的前提下,其值越低,则可认为该地区消费水平越高。北京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消除贫困,实现小康,这里以50%作为北京山区小康社会的恩格尔系数的参照值。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C2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区域国民生产总值/区域总人口数,从总体上反映了某一地区的经济实力,是衡量经济富强度的首选指标。以小康标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人)为参照值(取人民币兑换美元比例为8.3∶1)。

●人均纯收入(C3

人均纯收入是指农村住户全年总收入中,扣除费用性支出后,最终归农民所有的收入,这是反映农民实际收入水平和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农村人均纯收入=农村各项纯收入/农村人口总数。以小康标准的2400元/人为参照值。

●森林覆盖率(C4

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灌木林面积+农田林网面积+四旁树面积)/土地总面积]×100%。以森林覆盖率50%作为参照值。

●耕地灌溉率(C5

耕地灌溉率=某一地区内有效灌溉面积/土地面积。它反映了农业灌溉用水的满足程度,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该地区水资源的供给能力。以耕地灌溉率100%作为参照值。

●土壤侵蚀模数(C6

土壤侵蚀模数反映了一个地区土壤的平均侵蚀强度,并用侵蚀模数来表示,侵蚀模数是指单位面积每年流失的泥沙量[t/(km2·a)。侵蚀模数=年土壤侵蚀总量/流域面积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部颁标准SD238—87《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可按各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土壤允许流失量的大小,但允许值不得小于200t/(km2·a)或超过1000t/(km2·a),在此取中间值500t/(km2·a)作为这次研究土壤侵蚀模数的参照值。

用计算指标变量值的3个公式计算出的指标变量值见表4-38、表4-39。

表4-38 1996年各指标的实际值、参照值、指标值和纠正值计算结果

续表

续表

表4-39 各区县2002年各指标的实际值、参照值、指标值和纠正值计算结果

续表

续表

4.类目指标值的计算

●社会发展能力(SDC)

SDC=I1

●经济发展能力(EDC)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纯收入指标相对独立,计算如下: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RECC)

各指标互相独立,所以计算如下:

5.目标值的计算

社会发展能力(SDC)、经济发展能力(EDC)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RECC)具有均等的相互关系,它们共同作用构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用可持续发展特征值(DSD)来表示。其计算如下:

经过计算,1996年和2002年北京市各山区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征值如表4-40、表4-41所示。

表4-40 1996年北京市各山区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征值

续表

表4-41 2002年北京市各山区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征值

续表

由以上计算可以看出,从1996年到2002年,北京各山区县可持续发展特征值都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与1996年相比,2002年北京山区县的社会发展能力、经济发展能力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都有大幅度提高,可持续发展特征值从1996年的0.573提高到0.690,增加了20%,表明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显著推进了北京各山区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1]资料来源:房山区土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