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一特征只是我们分析时尚之象的起点,这里想要探讨的是时尚之象的存在方式,其次是在时尚之象这个大家族中,物象、图像、形象以及元图像之间的关系,最后讨论时尚之象在时尚之道与时尚之器之间的媒介与桥梁作用。这些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刻地认识和把握时尚之道,更好地观象制器、以器载道。......
2025-09-29
我们可以从狭义、广义和引申义三个层面上理解时尚。从狭义的时尚定义来看,时尚就是流行的服饰及其风格,也是时尚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不过,流行的服饰及其风格只是时尚的外在表现,而非时尚的本质,时尚的本质是永恒的变化与更新,“时尚易变,风格永存”是时尚本质最言简意赅的表达。每一次或长或短的时尚周期都是时尚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阶段、一次旅行。变化与更新既是时尚的本质、存在方式,也是时尚生命得以延续的秘诀。时尚在永不衰竭的变化和更新中具有了生命力,也具有了影响主体身份构造的能力。因此,时尚对于主体的构造不仅在于改变身体的外在物像,满足身体保暖、舒适、遮羞、修饰等基本需求,更重要的是赋予身体以活力、新鲜感和时代气息,提升主体的内在精神气质和外在精神风貌,使时尚主体的工作生活变得更加充盈和美好。在时尚的帮衬下,生命主体不仅会呈现出各种如高端大气、低调内敛、优雅端庄、风度翩翩、雍容华贵、朝气蓬勃、清新朴素等外观风格和风度,还会因为自身的时尚风采而自信满满、精神焕发。因此,时尚在赋予身体以意义的同时,实际上首先完成了对主体精神气质的培养、呵护以及构造,其次才是对穿着者身份地位的彰显、个性品位的表达。这些都是建构个体主体性的基本内容,也是主体心理及精神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最通俗的层面来讲,流行的肯定是当下的或前卫的、可以引领潮流的事物,都会受人艳羡、被人追捧,且具有时代气息。时尚可以从最基本层面出发建构主体形象、构造主体精神气质。
时尚对主体的构造作用,还表现在时尚对主体所具有的缓解焦虑(如异装行为对同性恋文化焦虑症的缓解作用[4])、激发、引领、改变和超越现状的作用,这种作用可称之为时尚领导力。时尚有如此魅力,主要是因为时尚的本质切合了主体生命的本质——厌恶平庸,害怕被忽视,渴望被关注和认同,喜欢冒险、刺激、新奇,期待超越。时尚的力量在于标新立异、常变常新以及对庸常乏味的抛弃。时尚用一次又一次的涅槃重生,帮助生命主体远离平庸,克服年华易逝的焦虑感,赋予生命以新奇感、生命力和永不放弃的力量。简言之,时尚不仅可以让主体生命充满自信,也可以用自身的魅力、新奇的样式和大胆的突破影响生命主体的存在状态及其对世界和自我的认知,让主体,充满活力。具体来说,时尚对主体的建构作用可以从科技、文化、审美等几个层面来考察。
首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如材料科学、虚拟成像技术等为时尚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方面的支撑和物质层面的可能性,其中既包括不断面世的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型材料、面料,也包括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对时尚产品外观的打造,还包括先进医疗和整容手段对身体外观的改造。事实上,时尚的身体首先是技术的身体这一点在乔安妮·恩特维斯特尔的《时髦的身体》一书中已经进行了详细论述,本书不再赘述。这里想说的是,时尚主体的构造同样离不开技术的支撑,技术成为构造时尚主体的基本条件,为时尚主体的建构提供了物质基础。(https://www.chuimin.cn)
其次,文化层面是时尚构造主体的必要条件之一,为技术构造的主体赋予意义和价值。如果说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话,那么时尚在文化层面对主体的塑造就在于为主体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每一种时尚风格都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以流苏、长裙、繁复的配饰、浓烈的色彩为主要特征的波希米亚风有助于抒发主体自由、放荡不羁的情感,可以让时尚主体拥有和体验一种摆脱都市喧嚣之后回归自然的休闲而又洒脱的生活方式。当下时尚圈里流行的中国风运用各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水墨、立领、对襟、刺绣等打造一种皈依中国传统文化,端庄、内敛、含蓄又不失优雅自然的生活方式。时尚风格对时尚主体的塑造是潜移默化的,时尚主体对某种时尚风格的选择可能是有意为之,也可能是无意的,但都意味着主体对时尚所代表的生活方式的选择与认同。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美学追求,就身体层面来说,我国唐代以胖为美,过去几十年以瘦为美成为大部分人对美的共识,当下瘦而不失健美、骨感间杂丰满似乎受到更多人的青睐。美是时尚构造主体的重要环节之一,时尚构造的主体必须是符合当下流行美学标准的主体,符合时代审美的身体外观是生命主体最需要的,也是最珍视的。所以时尚在用自己所代表的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主体构造的同时,还必须用符合时代流行美学标准的美的形式来构造主体。简单来说,时尚之美主要表现在造型之美、色彩之美、图案之美、搭配之美、意象之美等方面,这些美学元素共同构成时尚的风格之美。美是每一个生命主体穷其一生都不会放弃的生活理想,同时也是时尚从未放弃的追求之一,不能让主体感受到美的时尚注定不会长久,不能让主体获得美感认同的时尚很难长久流行下去。符合时代流行美学标准的时尚可以使生命主体更加自信、更加有勇气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继而构造一个自信满满的生命主体。
总之,时尚在强大的科技手段的帮助下,从文化和审美两个方面帮助生命主体远离平庸、克服焦虑感,赋予个体充满自信的外在精神气质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参与并完成对主体外观的构造,呈现和打造出一个令他人羡慕、让自己充满自信的时尚形象。当然,更重要的是,时尚赋予身体的是作为自然身体所不曾拥有的意义,是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一种美的存在。这种美的存在表现出强大的自信、强烈的意向性、生命的充盈和新鲜的活力。这才是时尚构造主体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相关文章
不过这一特征只是我们分析时尚之象的起点,这里想要探讨的是时尚之象的存在方式,其次是在时尚之象这个大家族中,物象、图像、形象以及元图像之间的关系,最后讨论时尚之象在时尚之道与时尚之器之间的媒介与桥梁作用。这些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刻地认识和把握时尚之道,更好地观象制器、以器载道。......
2025-09-29
[21]不过,鲍德里亚也认知到,时尚虽然体现了基本社会秩序革新的需求,也掩盖了社会的不平等。对此,笔者认为时尚是能够带来秩序感的众多社会现象之一,而秩序感是时尚众多社会功能中的一个,人们对秩序感的追求会促进时尚风格的形成与变化,有利于时尚的进步和发展。......
2025-09-29
在时尚的道、象、器研究中,时尚之器也常常与时尚之象混杂在一起。媒介学就是要考察精神转化为物质的过程中媒介的功能性作用,它提供了一种综合性、整体性视角,也被德布雷称之为“社会思想的物理学”。......
2025-09-29
时尚形象就是时尚图像与时尚主体的结合,其中主体赋予时尚图像以生命,时尚图像赋予主体以意义,时尚形象中我们可以看到图像的生命,也可以看到主体生命的图像,图像与主体生命融为一体。对于时尚主体而言,时尚图像不仅是我们生活世界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让身体绽放、让生命绽放。对此,笔者认为,无论是伪装的世界图景,还是遮蔽真实世界的图景,只要是时尚主体想要的,就实现了图像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2025-09-29
元图像是米歇尔图像学研究的另一个重点,他将其列为形象科学的四个基本概念之一进行论述。理想的元图像能够像主体那样提出欲望讲述行动。笔者认为身体就是时尚的元图像,首先身体总是与时尚形象结伴而行,没有身体的参与,时尚形象就只能是一堆没有生命的图像。这种元图像始终存在于千变万化的时尚图像和时尚潮流的背后,在追求时尚的过程中,时尚主体在这种超越中获得极大的自由。......
2025-09-29
时尚之器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是对道的物化,也就是传统意义上对道的承载,论及服饰时尚,我们可称之为“衣以载道”;另一方面是对象的有形化,即赋予无形的或有形的、外在的和内在的“象”以外在可感的形,论及服装时尚,我们可称之为“衣以立象”。这层含义是“衣以立象”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2025-09-29
交互主体性又称主体间性,主体间性强调的是人的主体性在主体间的延伸;“交互主体性”的表述包含了“主体性”的基本含义,同时又强调其“交互”的特征,即主体与主体相互承认、相互沟通、相互影响。[1]然而,众所周知,无论是个体的主体性建构,还是交互主体性构造,都是非常复杂的问题,时尚主体不过是个体复杂多变的主体身份建构过程中的一个方面而已。......
2025-09-29
在西美尔的时尚哲学中,对反时尚现象的论述和他对时尚的论述一样对我们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意义。[16]所以,西美尔认为反时尚不过是时尚的另一种表现方式,一种通过否定而非夸张或肯定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时尚态度。对于反时尚的心理动机,西美尔认为是“最复杂的社会心理之一。”......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