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在日常生活中,她所面对的是同学的嘲笑、母亲的谩骂,以致她失去了自我认知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善于剖析内心,让自己拥有自我认知的能力。我们需要拥有全面认识自己的能力,全面认识既包括优点也包括缺点。所以,剖析内心,在忙碌之后不忘与自己作一次深入的交谈,从而拥有自我认知的能力。自我认知是一种严谨的人生态度,自信而不自满,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失败困惑,我们都要保持最平常的心态。......
2023-12-01
7-1 认识你自己!不做“聪明人”
您比阿甘聪明吗?
很多自认为聪明的投资者都会把“在别人消极抛售时买入,在别人积极买入时沽出”,这句话挂在嘴边。但能真正做到如此操作者寥寥。实际上,消极时往往会等更低再买,积极时也会等更高再卖,因为智者通常觉得能作涨跌的准确猜测,而非完全按投资价值来投资。
此时,我想起了“阿甘的故事”,阿甘是奥斯卡金像奖获奖电影《阿甘正传》里的主人公。故事大约如下:
阿甘于二战结束后不久出生在美国南方阿拉巴马州一个闭塞的小镇,他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然而他的妈妈是一个性格坚强的女性,她要让儿子和其他正常人一样生活,她常常鼓励阿甘“傻人有傻福”,要他自强不息。而上帝也并没有遗弃阿甘,他不仅赐予阿甘一双疾步如飞的“飞毛腿”,还赐给了他一个单纯正直、不存半点邪念的头脑。在学校里,阿甘与金发女孩珍妮相遇,从此,在妈妈和珍妮的爱护下,阿甘开始了他一生不停的奔跑。
在中学时,阿甘为了躲避同学的追打而跑进了一所学校的橄榄球场,就这样跑进了大学。在大学里,他被破格录取,并成了橄榄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
大学毕业后,在一名新兵的鼓动下,阿甘应征参加了越南战争。在一次战斗中,他所在的部队中了埋伏,他的聪明战友们左冲右突,他却“愚蠢地”奉命保持不动,结果保住了自己的他成了救人英雄,再次受到了总统的接见。
后来,他服从命令作为乒乓外交的使者,阿甘还到中国参加过乒乓球比赛,并为中美建交立了功。之后,他以应做就去做的“纪律性”,碰上了一系列机遇:他教“猫王”埃尔维斯•普莱斯里学跳舞;帮约翰•列农创作歌曲;在风起云涌的民权运动中,他瓦解了一场一触即发的大规模种族冲突;他甚至在无意中迫使潜入水门大厦的窃贼落入法网,最终导致尼克松总统的垮台。
最后,他在“说到就要做到”这一信条的指引下,到了美国南部捕虾,飓风当前,聪明的其他同行纷纷躲避,“愚蠢”的阿甘毫无惧色。结果,溜之大吉的同行们的船几乎全被打烂,顶风而上的阿甘的船在与飓风的搏斗中得以生存。结果,“傻人有傻福”的他在其他捕虾船被飓风打垮之际垄断了捕虾业,他成了亿万富翁。
阿甘的“成功之道”非常简单:单纯正直、说到做到、不懂取巧、严守纪律、心如止水。
我在想,如果让《阿甘正传》里的主人公来投资怎么样?如果阿甘来投资,他不懂得猜测市场的起落,但他一定能认价值投资的“死理”。我们可以告诉他:上证指数的平均动态市盈率的历史的平均水平为35,市净率的平均水平为3.6。远低于此则买入,远高于此则卖出。那么,2001—2005年长达四年的漫漫熊市,市场从2245点跌至998点,许多投资者对股市几近绝望时,阿甘早已全部买入而“傻等”了,但最终还是大获全胜。反观2007年,在大盘5000点上方,市场最疯狂的时候,众多投资者蜂拥而入,阿甘一定认准死理,全部卖出了。也许在万点论盛嚣尘上时曾被大部分“跑步进场”者笑话,但最终避免了长期被套的尴尬。
再看更近的例子。2008年末在大盘跌幅超过50%的背景下,市场也面临困境,然而,又肯定是“阿甘们”在困境中入市并坚持,最终都享受到随后的大反弹行情带来的收益。
那么,到了现在,“阿甘们”会如何?我们还是看看阿甘能看懂的“死理”吧: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9月末沪指所反映的静态市盈率约为11倍,相当于2008年12月末的水平,而即使剔除偏低的银行板块后的市盈率依然低于当时的的水平;平均市净率也不足2倍。可以说A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目前处于历史低位,远低于历史平均。认死理的“阿甘们”一定已经买入了,聪明的您是否还在观望?
我们的一些投资者太聪明了。可惜“聪明反被聪明误”,而阿甘倒是傻人有傻福——Stupid is as stupid does。精明的投资者所忙碌的(研究市场短期涨跌趋势、判断市场底部和峰位等等),阿甘老兄都因智慧不够而做不出。因他会做的只有一些“机械的”投资动作,“低买而高卖”而已。“低买而高卖”的投资原理原本简单,只是人性的“自大”、“贪婪”、“恐惧”等弱点让我们“化简为繁”了,结果,往往在实际操作上变成了“高买而低卖”。其后果,当然是适得其反了。
近期,有一则“老股民愤然退市”的报道,向我们展示的是可能是一个与“阿甘”相反的“聪明人”的故事:
2011年9月28日中午11点55分,一位微博名为“彩票XXV”的股民发布微博:“再见了,中国股市。作为1993年入市的老股民,昨天清空了所有的A股和B股,今年亏损55万人民币。从1993年到昨天累计亏损120万。”
资料显示,这位叫XX的老股民来自北京,职务为某彩票公司部门总经理。
这位最终倒在了股市的彩票业务的总经理,是为事业有成的生意人,应该是聪明人了。而1993年的股价比现在低得多,当时的上证平均还不到1000点,假如当时买入几个股票,闭上眼睛持有到现在,市值本应至少翻番才对啊。结果却是巨额亏损,那看来就是在1993年至今的几个牛熊周期中做了多次的“高买低卖“了。
战胜市场不如战胜自己!(www.chuimin.cn)
不可否认,极少数的股市投资“达人”曾在短期内取得了非常可观的回报,也有个别的投资大师的业绩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能显著跑赢市场(如不可复制的王亚伟),然而这些成功的模式是可遇不可求的小概率事件,很难大规模复制。而我们跟随而动,不成功却是大概率事件。为何我们感觉的往往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距离?统计学里将这类因结果导致错误认知的情况,称为“幸存者偏差”。
如何更好地了解“幸存者偏差”?让我们看一段历史故事吧:
二战时,美英对德国展开了战略大轰炸。德国防空炮火令美英空军损失惨重,飞机专家于是研究受损情况以便进行改进。专家们检查了归来的飞机,发现所有飞机的机腹都伤痕累累,于是专家们建议,机腹非常容易受到防空炮火攻击,应该加强防护。但真实的情况是,须改进和加强对机翼的防护。因为能够幸运返航的飞机,机翼都完好无损,这说明,被击中机翼的飞机都坠落了,而仅仅被击中机腹的飞机都返航了,应该加强防护的是机翼,而不是机腹!
市场中的“幸存者偏差”现象俯首可拾。例如,从回报数据看,私募基金(国内版的对冲基金)的表现多好于市场。那是因为,私募基金一旦表现不好,多面临清盘命运,无法参与统计了,因此统计样本中的数据都是“幸存者”的,是以偏盖全了。
“幸存者偏差”让我们只看见了成功者,并因此对股市机遇形成一种偏颇的看法,以为在股市一战翻身是常见的情况,其实极端成功的例子背后往往是运气使然。心理上的天性(往往过度自信)会令人无法按概率的指引而正确行动,从而热衷于追逐小概率事件,尽管事实已经告诉我们百人参与则有99%亏,却偏偏认为自己就是那天才又幸运的1%。几年前某机构在美国做过一个样本很大的问卷调查,结果很有趣。19%的人确信自己属于美国收入最高的1%群体。感觉良好,信心满满啊!
自信本身并不是缺点。然而,投资理财上的过度“自信”,往往就变成了“自大”,这是投资理财心态上的一“大忌”。
投资者普遍“自大”的人性弱点,在股市投资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战胜市场是多数股市投资者的“投资目标”,然而,他们很少会思考:自己是否只是“唐吉珂德”式的英雄呢?笔者愿意请大家多看些实际数据:
根据上海证券报的调查统计,在2009年,中国股市走出了一个漂亮的“V型”大反转,个股也普遍呈井喷式上涨,但在这样的“送钱行情”下,并不是所有投资者的腰包都“水涨船高”,其中盈利幅度在50%以内的股民,占比为30%;盈利51%~80%的股民,占比为10%;盈利81%~100%的股民,占比为9%,盈利在100%以上的,占比为16%。可以看出,与那一年上证综指80%年涨幅相比,仅有25%的散户跑赢了大盘。出乎意料的是,在这难得一遇的牛市中,不赚钱反而赔钱的投资者倒是大有人在。在参与调查的2.5万多名投资者,2009年出现亏损的股民占比高达35%。
您可能说,单一年的情况不一定说明问题。好吧,那么我们继续探讨,2008年九成以上投资者亏损,我们可能归因于大熊市。还是让我们看看2007年的“百年不遇”的大牛市中的情况吧。
沪深300指数全年涨幅近400%,几乎所有个股翻番。股民和基民们到底在喷薄的大势中,收获几何?根据调查,尽管赚钱的基民和股民仍占绝大多数,但其中仅有区区4%的股民和0.7%的基民当年投资盈利一倍以上,而不幸折本的竟有近两成。
您可能说,大多数投资者并不专业,我是经验丰富的专业投资者,我可以战胜市场,那么我们看看“公募基金”这些投研实力强大、武装到牙齿的专业投资“正规军”和“私募基金”这些机动灵活而经验丰富的专业投资“游击队”的情况吧。
根据WIND资讯数据,剔除新成立的基金以外,220只股票型基金在2009年净值平均增长率只是达到71.73%; 其中,只有区区15只基金跑赢沪深300指数。私募基金去年整体业绩也跑输大盘。统计显示,2009年沪深300指数累计收益率为96.71%,而国金证券可统计年度收益的151只非结构化证券投资类私募基金(不区分自然月度与非自然月度)平均净值增长率仅为54%,平均落后沪深300指数收益18.71%(按各产品相对收益平均)。公认的专业投资者们尚不能战胜市场,何况一般投资人?
再请看投资者对股市的判断以及对自己能力的预期。
据上海证券报在2010年初的调查统计,大多数投资者预期指数涨幅最多为20%左右。2010年预期收益大致为10%的股民占比19%;预期收益为30%的股民占比最多,为35%;预期收益为50%的股民占比为27%;预期收益为100%目标位翻倍的股民占比为19%。可以看出,绝大多数股民的预期收益在30%~50%,高于自己对指数的预判。对自己战胜市场似乎信心十足!结果,大多数投资者在2010年亏损累累。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自信的投资者长期以来从未实现“战胜市场”的目标。国内的投资普遍在风格上的“非常进取”和实际操作上如白兔一般的“蹦蹦跳跳”,为达到战胜市场的目的,投资者们忙忙碌碌,买卖频繁。其中产生的数目可观的交易佣金只是造就了券商员工们令人羡慕的高薪,税收也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为何投资者忙碌之余最终大多会一无所获? 只因频繁交易本身不创造财富,而每次交易产生的手续费和税金反而会侵蚀财富。国内股市的二级市场投资者亏损面大,热衷于频繁交易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其实,回顾中外多年股市的历史上,“战胜市场”的投资目的都不能为投资者带来良好的回报。为什么大多数投资者根本没有考虑放弃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呢?人性使然也!这就是“自信”及“贪婪”。大家趋向于认为,投资者作为一个群体,虽然只能跑输大市,但自己有优越的智商、选股能力及心理质素,所以必然能跑赢大市。所以,要放弃“战胜市场”的投资目的,需要“战胜自我”,需要有克服人性弱点的巨大勇气和努力。
那么阿甘呢?阿甘正确认识到他不比别人聪明的,他不会有战胜市场的野心。因此,没有“折腾”,就没有折腾出来的疲惫;没有野心,就没有过高期待过后的失落 。
那么,就让我们学习“阿甘”,把希望通过战胜市场而取得超额回报的信心和期待,调整为“战胜自我”的努力和行动吧。
有关淡定,才能富足:带你捍卫幸福的理财正道的文章
原来,在日常生活中,她所面对的是同学的嘲笑、母亲的谩骂,以致她失去了自我认知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善于剖析内心,让自己拥有自我认知的能力。我们需要拥有全面认识自己的能力,全面认识既包括优点也包括缺点。所以,剖析内心,在忙碌之后不忘与自己作一次深入的交谈,从而拥有自我认知的能力。自我认知是一种严谨的人生态度,自信而不自满,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失败困惑,我们都要保持最平常的心态。......
2023-12-01
四年的大学生涯,熊李力依然在兴趣的带动下,享受着学习带来的乐趣,毕业后的他进入湖北工学院外语系任教,站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光荣的高校教师。在此后三年的教学工作中,熊李力深感自己有必要进一步深造,于是毅然放弃当时学校的挽留,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2010年3月,在贸大工作还不满三年的熊李力便被提拔为国际政治学系主任,这一年的12月他又晋升副教授。......
2023-08-20
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那只跳蚤,之所以后来跳不出玻璃杯,不是自己的能力退化了,也不是玻璃杯有了什么改变,只是因为它的心里已经默认了这个杯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逾越的。是的,人的“心理高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不给人生设限,对于一个想要成长的人来说十分重要。......
2023-10-25
关于第一个极端,蔡戈尼效应解释认为是因为人生来就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办事有始有终的精神驱动力,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想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同一动机便使他对此印象深刻。关于第二个极端,蔡戈尼效应解释认为一个人做事常半途而废,也许只是因为害怕失败。......
2023-12-01
它包含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自我认知有利于强化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开发人力资源。自我认知有利于认清自我的真实面貌,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可行性目标。自我认知有利于培养自我的健全人格,寻求职业生涯规划路上的心理借力。3.自我认知与评价关于对自我的认知与评价可以具体到气质、兴趣、性格、能力四个方面,他们应当与职业匹配,如图5-1所示。图5-1自我认知与职业选择匹配图兴趣与择业。......
2023-08-28
6-4另类商品:财富疯狂过山车近期,从酒桌上的国酒到生产用的铜锌铁,再到不登大雅之堂的农产品,这些消费品都悄然具备了投资品的一切属性,成了“过剩的钱”疯狂追逐的目标,美其名曰:“另类理财”。这几年农产品的“过山车”般的行情中,真正获利的只是个别在收集筹码—制造题材—拉升价格—高位出货这一过程中幸运的资本玩家而已。图6—1过山车般的大蒜走势国内外不同市场的大宗商品也属于这些“另类投资”。......
2024-10-29
前言大智若愚话理财自从有了那句“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名言后,理财似乎变成了国人的时尚。只要建立合理的回报预期,并耐心地坚守价值投资的基本原则,不为短期事件所动和避免不必要的折腾,就能在理财上达到大智若愚的境界,理财就能获得最终的成功。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平和理性的心态和大智若愚的智慧,然后以化繁为简的方式进行投资理财,最终在收获财富的稳定增长的同时,收获更多的幸福感!......
2024-10-29
医学的目的是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医学是一盘“大杂烩”,它是在人类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和推陈出新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说医学是一盘“大杂烩”,这是因为它“三不像”:是手艺,又不像手艺;是科学,又不像科学;是知识,又不像知识。医学科学也是一盘“大杂烩”,这个盘子里装的不仅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还有哲学、社会学及宗教。因此,医学也有“恶”的一面。......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