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贵霜帝国的发源地-酒泉

贵霜帝国的发源地-酒泉

【摘要】:贵霜帝国的摇篮——酒泉何端中丝路重镇酒泉不仅是中国古代中西交通的“咽喉”、西北边疆的“锁钥”、中西方经济文化交孕育击出的明珠,同时它神奇而古老的历史告诉我们:它曾是古代中国及邻近各国主要民族活动的大舞台。公元1世纪,在中亚建立的贵霜帝国,曾与当时的罗马帝国、安息帝国等并驾齐驱,而建立这个帝国的民族——月氏,就是从酒泉地区成长起来的。贵霜帝国在迦腻色迦的统治时期发展到鼎盛时期。

贵霜帝国的摇篮——酒泉

何端中

丝路重镇酒泉不仅是中国古代中西交通的“咽喉”、西北边疆的“锁钥”、中西方经济文化交孕育击出的明珠,同时它神奇而古老的历史告诉我们:它曾是古代中国及邻近各国主要民族活动的大舞台。公元1世纪,在中亚建立的贵霜帝国,曾与当时的罗马帝国、安息帝国等并驾齐驱,而建立这个帝国的民族——月氏,就是从酒泉地区成长起来的。

月氏和乌孙“俱在祁连山敦煌间”,是活动在河西地区的古代氏族,后迁往伊犁河流域。他们对中亚乃至世界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

战国秦汉之际(公元前2—3世纪)在匈奴的西边,还有一个强大的月氏族,居住在敦煌祁连间。他们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迁徙,与匈奴同俗。公元前170年左右,匈奴冒顿单于派兵西击打败月氏,迫使溃败的月氏部众分散,大部分西迁至伊犁河流域,这部分称为大月氏。还有一小部分没有西迁,进入祁连山与羌族杂居,称为小月氏。西迁的大月氏人赶走了在当地驻牧的塞种(即希腊人种)人,自己占据塞地。大月氏在伊犁河流域居住不久被乌孙赶走。公元前174—161年间,匈奴老上单于帮助乌孙西击月氏杀死月氏王,迫使大月氏再次西迁渡过妫水(今中亚的阿姆河),征服大夏占有了今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大夏的原有居民早已是定居的农业民族,大月氏接受了当地较高的农业文化逐渐强大起来。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断匈奴右臂”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此时,历经颠沛流离的月氏人已在新迁徙的土地上定居下来。阿姆河流域肥沃的土地,安定的生活,已使他们厌倦战争,不愿再返回河西故地,于是拒绝了张骞的要求。(www.chuimin.cn)

当时的大月氏分为五部,每部的军事首领称翕侯,大约公元1世纪时,五翕侯之一的贵霜翕侯丘就却(约公元15—65年)攻灭其他翕侯自立为王,国号贵霜,这标志着大月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的形成。贵霜帝国在迦腻色迦的统治时期(约公元78—102年)发展到鼎盛时期。这时贵霜战败了西面的安息,东面又对次大陆进行进一步征服,使西起伊朗东部,东至恒河中游、北至咸海、锡尔河、葱岭,南达纳巴达河的广大中南亚地区都囊括在其版图之内,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奴隶制帝国,帝国首都从中亚迁到次大陆西北部犍陀罗地区的富楼动城(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跻身于当时世界四大帝国之列。贵霜帝国时期把希腊、印度和中国文化兼收并蓄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了高度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佛教的传播与大月氏有很大的关系,大月氏王丘就却的钱币上就有佛像,还有“正法之保护者”的铭文,在迦腻色迦王时,佛教在大月氏有很大的发展,用梵文撰写、翻译、校对并讲授经论,佛典的第四次集结就产生于这一时期。佛教传入中原也与大月氏有很关。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这是最早来到中国传播佛教的大月氏僧侣。

这支曾在“敦煌祁连间”孕育起来的民族,后来迁徙的新疆伊犁河流域及中亚地区的大月氏人,为中亚乃至世界历史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酒泉日报》2001年4月13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