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甘肃信用担保制度实践

甘肃信用担保制度实践

【摘要】:第五节天水市“以市带县”信用担保制度的实践天水市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是2000年11月经天水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天水市投资担保中心与甘肃省信托投资公司两家共同发起设立的专业投资信用担保机构,公司隶属于天水市财政局。

第五节 天水市“以市带县”信用担保制度的实践

天水市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是2000年11月经天水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天水市投资担保中心与甘肃省信托投资公司两家共同发起设立的专业投资信用担保机构,公司隶属于天水市财政局。公司近年来不断创新融资担保业务,积极为全市中小企业服务,在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利用市级融资担保平台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天政发〔2007〕151号)颁布后,该公司积极搭建“以市带县”融资担保平台,努力开拓地区投融资市场,初见成效。

一、“以市带县”融资担保平台的基本运作方式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县区企业融资难题,充分发挥市级担保机构的专业融资优势,针对县区受财力所限,难以自行组建担保机构的实际情况,2007年,天水市市委、市政府首次召开全市金融工作会议。会上明确了当前担保体系建设在全市融资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会议研究出台了《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金融业发展的意见》,随后,又召开了全市融资担保平台“以市带县”工作会议,出台了《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利用市级融资担保平台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这对完善天水市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改善县区融资环境、做大做强担保公司、提升担保服务经济的深度和广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市带县”融资担保平台的基本做法是:县区政府提供一定数额的担保资本金(首期出资300万元以上),授权并委托天水市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管理。担保公司以县区提供的担保资本金额为基数,按贷款银行规定和协议的担保基金方案放大倍数(当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信用社放大倍数为3倍、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放大倍数为5倍),确定各县区的最大担保总额度,为县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资金提供贷款担保服务。为了扶持县区重大建设项目的融资,市政府对经审查后认可的县区重大项目的贷款,给予县区配套一定比例的担保资金,以扩大县区担保贷款额度。县区担保总额度不在县区之间作调剂,封闭运行。县区政府出缴的担保资本金单独封存,不作为担保公司的股本、负债,也不参与分红、计付利息。县区出缴的担保资本金,在本区域内贷款全部解保后,可终止合作,并全额将其提供的担保资本金本金退还给县区政府。

这样做的目的是,依托全市县区政府的行政资源,利用市政府组建的融资担保平台——天水市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多年实际运作形成的行业、管理及资金等综合优势,通过担保的桥梁和杠杆作用,发挥县区政府、担保机构、金融机构和用款单位(项目)之间的资金、担保、项目、监管、协调等优势,推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科学、合理、有效地向县区企事业及项目单位流动,解决县区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中普遍面临的融资难题,促进县域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对于担保贷款的风险控制,天水市政府也做出相应规定:一是县区政府要对贷款单位的贷款资金使用去向、经营管理情况、还款能力等建立跟踪制度,加强与担保公司的信息沟通,一旦出现涉贷风险,应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予以控制,并及时向担保公司反馈。二是担保公司要加强内部管理,规范经营行为,完善规章制度,努力提高经营水平和防控风险能力,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保后现场调查督促,积极依靠当地政府的组织协调能力,发挥自身风险控制优势,尽可能降低担保风险。三是对发生的贷款担保代偿,县区政府和担保公司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首先要积极协调收回损失资金,协调不成或不能完全收回资金的,担保公司应适时通过法律程序,依靠当地政府协调属地的司法、财政、土地、房管等职能部门全力追偿。四是县区政府利用市级融资担保平台所发生的县区贷款最终净损失由县区政府承担。

二、“以市带县”融资担保平台的体制优势开始显现

首先,进一步增强了市级骨干担保公司的实力。按照《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金融业发展的意见》,天水市财政从2008年开始,每年拿出1000万元注入担保公司。根据《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利用市级融资担保平台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全市五县两区政府为担保公司出资2700万元,目前天水市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担保基金为10700万元。在这之前,市财政局将7600万元省、市财政周转资金借款的债券移交担保公司,进行清收管理。

其次,初步实现了市级信用担保业务对县域的全覆盖。市县融资担保平台搭建后,担保公司与各县区签订了《关于利用市级融资担保平台扶持县域发展协议书》,对各县区融资担保主办人员和主管领导举办了“融资担保资料填报、审查、报送程序”培训班,对县区融资担保工作程序、资料填报等作了详细的释疑辅导。培训结束后,市辖县区纷纷申报扶持项目,其中,武山县申请3项900万元,到位400万元;甘谷县申请1项900万元,已全部到位;清水县申请3项1000万元,到位900万元;麦积区申请4项750万元,到位400万元;张家川县申请2项200万元,尚在办理中。以上总计申请13项3750万元,目前到位7笔2600万元,未通过评审1项,尚在办理中5项。县区这些项目主要是农业产业化项目、财税上缴大户企业和未来增加税源的项目。(www.chuimin.cn)

再次,融资渠道进一步扩大。天水市投资担保公司除了做好与当地商业银行的合作之外,还参与了市政府与开发银行省分行在天水开展开发性金融业务的合作,通过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和开发银行的资金优势,为4家企业融得3~5年期项目资金贷款8300万元。最近在市政府积极推动下,开发银行省分行正在以担保公司为基础,组建“开发银行天水助贷机构”,赋予助贷机构履行开发银行在天水支行的职能。担保公司在授权范围内可以独立开展贷款的调查、评审、贷后管理等业务,这将为天水市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一条更加便利的渠道。

三、天水市“以市带县”融资担保平台运行的主要特点

1.天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融资担保创造良好环境。一是关心指导,市委、市政府对天水市投资担保有限公司运行原则定位是,政策性资金、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担保公司从成立到现在,完全是在地方政府的领导关怀下成长的;二是政策支持,一方面不断充实担保基金,给予资金方面扶持,另一方面还给担保公司交任务、给手段,使担保公司成为政府发展地方经济融资方面的一个抓手;三是做防范风险的堤坝和后盾,县区政府利用市级融资担保平台所发生的县区贷款最终净损失由县区政府承担,市级财政为担保公司建立了风险补偿机制。

2.地方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体现的比较充分。天水市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积极稳妥开展融资业务的同时,按照天水市委、市政府的安排,积极配合重大项目的建设工作,参股了全市部分重大项目,还代表政府参与部分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一是为了推动建立全市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培植财源项目,填补全市无一家上市公司的空白,投资1000万元入股拟上市的某公司;二是投资200万元入股天水中油管道燃气公司,代表市政府行使10%的股权;三是向甘肃祁连山建材控股有限公司提供1000万元委托贷款,促进了该企业的顺利改制;四是代表政府管理改制企业天水羲通公交公司30万元国有控股权;五是顺应市场需求及时利用闲置资金,委托金融机构向信用好、抵押物可靠的7家中小企业提供委托贷款19笔,共2670万元。

3.担保公司与多家银行合作,以信誉换取发展空间。天水市投资担保公司秉承“诚信、创新、专业、共同发展”的经营理念,先后与当地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开发银行、两区七县农村信用社兰州银行天水分行等金融机构合作,致力于为广大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全方位融资服务,提高了公司盈利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以良好的信誉和较强的担保实力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四、几点思考

1.天水市利用市级融资担保平台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做法是值得肯定、学习和推广借鉴的。这种融资担保运行机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政府主导。天水市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积极搭建“以市带县”融资担保平台,在着力于加速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和增加政府重大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勇于开拓创新,工作认真,态度严谨,团队精神体现的明显,在过去几年做出了突出成绩的基础上,这一年多来又有大的跨越、大的发展。这说明,政府的思路、决策和执行单位的努力进取是缺一不可的。截至目前,担保公司累计为41家企业、事业单位融资95笔,共3.24亿元;为340名下岗职工和48名特困大学生贷款融资388笔,共752.5万元。天水市投资担保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得以有效地发挥。

2.在肯定天水市利用市级融资担保平台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时,不是说其他市在县域设立担保公司就没有必要,也不能说非政府出资的担保公司无足轻重。由于各个地方的情况不同,在积极利用融资担保平台扶持县域经济发展时也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3.天水市“以市带县”融资担保平台建设工作刚刚起步,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市县担保投融资的运作方式和工作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因社会诚信普遍较差而导致的担保潜在风险大的问题。还有,许多小企业财务制度混乱,资产和抵押物不能达到银行贷款的基本条件的问题等等。如何有效地发挥担保机构的融资作用,以及如何解决自身建设方面的问题,需要继续实践和不断总结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