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病”尽管表现多种,症状各异,但究其内在基因,就是在具体选择时缺少辩证法所致。......
2024-08-19
第一节 自然与必然选择
“选择”从词义上解释,有两条。一是指“挑选”,作动词用,是指人们“选择”的行为过程。如:“我‘选择’去国外留学。”二是指“挑选的结果”,作名词用,是指人们通过自己的判断做出决定的结果。如:“我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前者是指怎么挑选,后者是指作出了什么样的挑选决定。2009年8月出版的《辞海》第六版对“选择”一词的权威解释是:①挑选。如选择对象;选择时机。《墨子·尚同中》:“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②反应者对被反应者的特征、状况、属性的取舍。任一组织水平或结构水平上的物质系统所普遍具有的特性。生物有机体在反应上的选择是“自然选择”。人的反应的选择与动物的本能选择有质的区别,具有自觉性、目的性、能动性和社会性。在必然性基础上产生的多种可能性,是人的选择的前提和基础。人的选择的类型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选择具有社会制约性和条件性。存在主义否认世界和人生有任何必然准则,认为一切都是可能的和自由的,一切都取决于个人的选择。由此可见,人的选择是多么有意义,研究“选择学”是多么重要。
选择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一生必须面对并且需要持续不断地做出答案的事情。这就是说,人生的选择具有必然性的特点。一切具有行为能力的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学生要选择学校,老师要选择教案;老板要选择投资,劳工要选择就业。人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选择:家庭主妇在菜场精挑细选,是为了吃得更好;媳妇出门在衣柜前左挑右选,为的是穿得更美。上班办公手握鼠标,点击和链接,是为了选择最佳的工作效果;下班回家手拿遥控器,挑台选频道,为的是选择最满意的电视节目。具体每个人的选择各不相同,更是丰富多彩,以后各章会分别论及。这里说明的是每个人的主动选择,都与人类同时存在于大千世界生物的“自然选择”之中。我们在个体选择的时候,必须了解“物竞天成,适者生存”的道理。(www.chuimin.cn)
19世纪50年代,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根据自己长期的实地科学考察,研究了生物界许多现象,综合了许多世纪以来科学和实践的成就。于1859年发表了震动世界的巨著《物种起源》。达尔文在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中,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学说。达尔文认为,生存斗争及适者生存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的过程。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达尔文还认为,自然界的生物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突然出现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自然条件的作用下,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逐渐变化形成的。人类是从一种古猿演化而来的,也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选择是很现实的,这就是人们总结的一个“规律”——人往往是“屁股指挥脑袋”的。人处于什么位置和阶段,就会想什么问题。这就是人生许多问题选择的必然性。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虽然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还是有许多人对人类这个庞大的群体漫长的进化过程不太感“兴趣”,于是,人们许多不明智的选择带来了自己生存空间的许多大问题,地球变暖了,许多生物灭绝了。其主要原因是作为个体人的一生太短暂了,看不太清楚那变化相对较慢的进化过程。有的虽然看到了,但是,并没有为全人类和子孙后代着想,还是从眼前利益出发,选择做了一些本不该选择的事情。看清了这一点,我们必须思考人生每一道选择题与整个人生答卷的关系,明白个体与群体的必然联系,努力克服“本能选择”中的错误成分,让自己的选择更加理智,更加科学,更加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时时刻刻注意自己“选择”的正确方向,不要做那些归根结底损人并不利己的事情。
有关人生选择学概说的文章
所以,在分清单项与多项选择、简单与复杂选择后,要理清“唯一与连带”这两种不同类型的选择对象。不过,改变原来的唯一选择需要慎重。唯一选择必须负责。搞清选择的主要客体与连带客体之间的关系,不可忽略连带客体对主要客体的影响,避免整体选择时的疏漏和错误。积极处理连带关系。......
2024-08-19
第一节主动与被动选择人的一生总是不断有所追求,只是追求的欲望程度有阶段性的强弱和具体目标的大小之区别而已。主动选择的自信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自主选择能力增强,主动选择的比例升高。被动选择的比例由低到高发生变化是老年阶段。人生的第一个“被动选择”期就会大大缩短。......
2024-08-19
第一节物质与精神选择主体选择的对象无非是物质与精神和由物质与精神集合为一体的另一个人。为了叙述的方便,本节主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入手对选择客体进行分析,同时,也涉及物的背后人的因素。物质可以刺激和制约主体生活消费的选择。物质资料是主体选择与外界互动的条件之一。......
2024-08-19
其实,领导与被领导之间也是互为主客体,也是可以双向选择的。领导与被领导本身互为主客体,“选择”实际是双向的。本节的观点是领导也是可以选择的一个客体,人们需要相互选择,不要把自己误解成只是一个被领导选择而不能选择领导的“劳动工具”。......
2024-08-19
第七节不愿与不被选择从人生选择的结果、性质、过程、对象、方式、前提“倒推”过来,根子上还有一个选择意愿的问题。一类是主观上不愿选择,另一类是客观上不被选择。应当选择而不愿选择是怯懦的表现。不被选择其实很正常。满足一个人或一部分人的愿望,其他人必然不被选择。不被选择要学会反思。......
2024-08-19
第一节正向与逆向选择思路就是思维的路径。从选择思路的走向来划分,分为正向与逆向选择。正向选择喜欢“找根拐棍”,逆向选择喜欢“赤手空拳”。无论正向与逆向选择,都有可能成功,也都有可能失败,不可一概而论。正向选择往往“拥抱过去”,逆向选择常常“亲吻未来”。正向选择常是“解放牌”,逆向选择多为“80后”。正向选择一般“耳朵灵”,逆向选择大多“眼力好”。......
2024-08-19
家庭只有一个,亲情蕴含无边。选择幸福生活的基本思路,家庭永远是万千情感的交汇点,是一切喜怒哀乐的出发点。理解了有限选择与无限选择的特点及其对人生“三大主题”思路形成的影响,在日常选择思路的实践中,把握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把握好选择的“度”,就显得尤其重要。有限选择不是束手束脚,无限选择不能幻想无边。......
2024-08-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