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五事坐禅者必须善于调节饮食、睡眠、身体、呼吸和心境,佛家称作调和五事。五事和合适中,则坐禅易取得进展,若有一事不调适,则会造成诸多妨碍,难以取得成就。三是忌食不洁之物,否则造成心识昏迷。四是忌进食不适宜的食物,否则会引起四大不调,造成疾病。佛家认为睡眠是由于无明困惑引起,这自然是一种不当认识。通过调节睡眠,逐步让心念明净,精神饱满,以利于坐禅入静。......
2024-06-15
◆调和五味,顺应四时
佛家虽食素,但也讲究滋味和营养之道,食物多样化而不偏食,同时也注意饮食应随季节的变化而加以调节。尤其是丛林制度建立以后,更加注重僧众的饮食健康。在饮食执事僧的《规约指南》中,可以看到以下语句:“酸咸适味,香软得宜,慎重烹饪,勿生轻忽,以供养为怀。”《摩诃止观辅行》说:酸味对肝脏有益,却会损脾脏;咸对肾脏有益,却会损心脏;辛味对肺脏有益,却损肝脏;苦味对心脏有益,却损肺脏;甘味对脾脏有益,却会损肾脏。认为调节“五味”,就可以养生防病。
佛家对五味的认识与我国古代医家的养生理念非常一致,受佛医影响很深的一代药王孙思邈在其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中主张:酸、咸、辛、苦、甘饮食五味要均衡,对每一味都不能偏爱,不能进食过多,否则就会对身体有不良的副作用。《黄帝内经》说:“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同样认为五味调和是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重要条件。
佛家还将时令、气候与饮食综合考虑,强调在不同的季节应该注意哪些食物不宜食用。《佛说佛医经》说:“春三月有寒,不得食麦豆,宜食粳米、醍醐诸热物;夏三月有风,不得食芋、豆麦,宜食粳米、乳酪;秋三月有热,不得食粳米、醍醐,宜食细米、、蜜、稻、黍;冬三月有风寒,阳兴阴合,宜食粳米、胡豆羹、醍醐。”唐代道宣律祖在其撰写的《行事钞》中也主张:维护法身慧命的食物摄取,须配合四季的变化,利用不同的饮食来调和四大之身。(www.chuimin.cn)
人们可以从佛家饮食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根据时令节气的变化,来选择适宜的饮食,达到防病健体养生的目的。
有关佛家养生的文章
◆调和五事坐禅者必须善于调节饮食、睡眠、身体、呼吸和心境,佛家称作调和五事。五事和合适中,则坐禅易取得进展,若有一事不调适,则会造成诸多妨碍,难以取得成就。三是忌食不洁之物,否则造成心识昏迷。四是忌进食不适宜的食物,否则会引起四大不调,造成疾病。佛家认为睡眠是由于无明困惑引起,这自然是一种不当认识。通过调节睡眠,逐步让心念明净,精神饱满,以利于坐禅入静。......
2024-06-15
不涩不滑——坐禅调息调整姿势坐定后,坐禅进入调息阶段。静坐初入定调息,即是调节呼吸的意思。风相、喘相、气相均为影响坐禅、妨碍入定的不调和相。息相是坐禅的调和相。——《六波罗蜜经》佛家认为,坐禅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则定。静坐时的风喘气三相不调,在于身心不调,因而调息的过程中,必须调身调心。数息、随息不仅是调息的方法,也是佛家调心入止的“六妙门”组成部分,可以对治散乱。......
2024-06-15
◆佛家认定的身病及病因佛家认为,人是地、火、水、风四大元素和合的产物,四大聚则人生,四大散则人死,四大不调则百病生。由四大不调引发的身体、肌肉、骨骼、神经、五脏六腑等生理上的不适称为身病。佛家把引发四大不调、身体生病的因素分为内缘和外缘。因而佛家把贪图口腹之欲、饮食不节、作为致病的主要原因。佛家治疗疾病,以减食作为妙方,得病以后,先行减食,一旦不效,再对症下药,进行治疗。......
2024-06-15
◆佛家名医、名方、名术佛家以慈悲为怀,以解除众生之苦为使命,其中就包括解决众生的疾病痛苦。龙门石窟药方洞洛阳市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内白居易塑像佛家在施医治疾过程中,留下许多名方、名药和简单易行的有疗效的医疗术。片仔癀国际市场的名药片仔癀,最早是佛家医僧发明的秘方药品,以一片即可退癀而得名。......
2024-06-15
◆助禅益生——佛家饮茶赵州和尚是我国唐代高僧,法名从谂,他住世120岁,可谓长寿的高僧。由于饮茶具有清心提神的作用,禅僧长时间坐禅,势必疲倦,于是通过饮茶解除瞌睡。“迷即佛众生,悟即众生佛”,禅宗认为心神清净,便能通佛之心,而饮茶能“清我神”,与坐禅意旨相通。在禅宗的推动下,饮茶之风盛行天下。茶禅表演李时珍其三,饮茶不要过量,否则会加重肾脏的负担。......
2024-06-15
◆善禅却病,恶禅害身佛家坐禅,有善禅、恶禅之分。善禅,五事调和,坐禅得法,可以增长智慧,调和身心,促进身心健康。佛家尽管认为魔事的产生与鬼神有关,但仍旧强调坐禅者心理失调是走火入魔的主要因素。坐禅能否用于直接治病,尚无确切的依据。离欲上人打坐坐禅尽管有强健身体、却病延年的作用,但佛家各宗各派的坐禅修持都是出于显发智慧,彻见法性,即所谓明心见性,本质上是为了解脱生死。......
2024-06-15
◆粥有十益粥在佛家饮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南京毗卢寺向百姓施腊八粥从佛家腊八粥的主要组成部分来看,均具有保健治病防病的功效。千人排队喝腊八粥松子主要成分为油酸脂、亚油酸脂,另外还含有一定的蛋白质、挥发油以及其他营养成分,具有养液、熄风、润肺、滑肠之功,可用于风痹、头眩、燥咳、吐血、便秘,对皮肤润泽健美十分有益。僧人以粥为主食,提倡喝粥,称扬粥有养生之利。......
2024-06-15
◆游有方,行有止——安居禁足鹿野苑里佛塔上的雕刻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的三个月内,寺院僧众必须定居寺内,潜心静修,不得随意外出,称为安居。法显严格执行佛教戒律,停止行进,开始了西行中的第一个安居。安居期间,除为佛家三宝事、父母事、病缘等,一律禁止外出。否则,不仅妨害修行,而且危及生命健康。柏林禅寺举行结夏安居仪式柏林禅寺举行禅七专修法会安居又称禁足。......
2024-06-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