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除锈场地的设备应注意经常维护,减少化学除锈液的蒸发气体对设备的腐蚀。......
2023-09-29
三宝者,佛、法、僧也。其义甚广,今唯举其少分之义耳。
今言法者,且约经律论等书册而言,或印刷或书写也。
第一 敬佛 略举常人所应注意者数条
礼佛时宜洗手漱口,至诚恭敬,缓缓而拜,不可急忙,宁可少拜,不可草率。佛几清洁,供香端直,供佛之物,以烹调精美,人所能食者为宜。今多以食物之原料及罐头而供佛者,殊为不敬。蕅益大师大悲行法中,曾痛斥之。又供佛宜在午前,不宜过午也。供水果亦宜午前,供水宜捧奉式。供花,花瓶水宜常换。
纸画之佛像,不可仅以绫裱,恐染蝇粪等秽物也。(少蝇者或可)宜装入玻璃镜中。
木石等雕塑者,小者应入玻璃龛中,大者应作宝盖罩之,并须常拂拭像上之尘土也。
凡大殿及供佛之室中,皆不宜踞坐笑谈,如对于国王大臣乃至宾客之前尚应恭敬,慎护威仪,何况对佛像耶?不可佛前晒衣服,宜偏侧。不得在大殿前用夜壶水浇花。若卧室中供佛像者,眠时应以净布遮障。
第二敬法 略举常人所应注意者数条
读经之时,必须洗手、漱口、拭几,衣服整齐,威仪严肃,与礼佛时无异。蕅益大师云:“展卷如对活佛,收卷如在目前,千遍,万遍寤寐不忘。”如是乃能获读经之实益也。
对于经典,应十分恭敬护持,万不可令其污损。又翻篇时,宜以指腹轻轻翻之,不可以指爪划,又不应折角,若欲记志,以纸片加入可也。
若经典残缺者亦不可烧。卧室中几上置经典者,眠时应以净布盖之。(www.chuimin.cn)
附:
每日诵经时仪式
礼佛 多少不拘。
赞佛 经偈或天上天下无如佛等,阿弥身金色等。炉香乍热不是赞陀佛佛。
供养 愿此香华云等。
读经
回向 不拘。或用我此普贤殊胜行等。
第三 敬僧 略举常人所应注意者数条
凡剃发披袈裟者,皆是释迦佛子,在家人见之,应一例生恭敬心,不可分别持戒破戒。
若皈依三宝时,礼一出家人为师而作证明者,不可妄云皈依某人;因所皈依者为僧,非皈依某一人。应于一切僧众若贤若愚,生平等心,至诚恭敬,尊之为师, 自称弟子,则与皈依僧伽之义,乃符合矣。
供养僧者亦尔。不可专供有德者,应于一切僧生平等心普遍供之,乃可获极大之功德也。专赠一人者功德小,供众者功德大。
出家人若有过失,在家人闻之万不可轻言。此为佛所痛诫者最宜慎之。以上略言敬三宝义竟。兹附有告者,厦门泉州神庙甚多,在家敬神每用猪鸡等物。岂知神皆好善而恶杀,今杀猪鸡等物而供神,神不受享,又安能降福而消灾耶?惟愿自今以后,痛革此种习惯,凡敬神时,亦一例改用素,则至善矣。
有关说佛(上)的文章
做父母的,有时候不妨狠心一点,让男孩吃点苦,受点挫折,不仅可以增强男孩的抗挫折能力,对于其独立性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原来,男孩小陈与女孩小杨结婚前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两人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那一类享福族。新婚开头两个月,小两口潇洒快活,不是回两边父母家蹭饭,就是吃饭馆。你看,这就是父母“心太软”的后果。所以,趁着现在孩子还小,父母得赶紧改掉“心太软”的毛病,让孩子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才行。......
2023-11-24
随后,在征得众僧人同意后,孕妇家属在罗汉寺里杀鸡炖汤给孕妇补充能量。素全说,佛无定法,众人的苦难都是我们的苦难,救苦救难乃佛之初心。我至今不知道这位讲故事的佛门弟子尊姓大名,只觉得旁听到他对“佛无定法”的诠释,受益匪浅。......
2023-08-30
相,佛教名词,相对“性”而言。佛教把一切事物的外观、形象、状态称之为“相”。这里王阳明指出,佛氏的消极哲学是,只怕累世,逃避现实;儒家是“出世间而即世间”的伦理哲学,入世致用,体用一源。......
2023-11-21
就朱熹哲学而言,主敬思想无疑是其整个理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若从理论判断的角度看,朱熹之敬论何以能使良心呈现出来,也就是主敬工夫的依据问题依然存在。事实上,朱熹的敬论与其心论、性论有十分密切的理论关联。这便是继拙文之后,进而探讨朱熹敬论的一个缘起。要之,朱熹在这里阐述的核心思想是:“敬之一字”是贯穿小......
2024-04-04
王财贵《深圳商报》于5月30日刊出刘勇先生《揭开王财贵追随者之虚伪面纱》一文,为儿童教育苦思焦虑,提醒家长要有眼光,呼吁教师要有良心,生怕有一孩子不得善教,不能善成。我想,只要刘先生深入了解读经理论和读经的教学现况,就不会有这些担忧了。从文章之多方指点看,若说刘先生对读经理念及读经界情况不了解,似乎不妥。刘先生特别强调读经必须解经,此无足怪。但兼顾可有两种方式,一者跟进,一者搁置。......
2023-07-18
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对于佛法而起之疑问,亦复不少。以下所举十疑及解释,大半采取近人之说而叙述之,非是讲者之创论。但佛法本来面目则不如此,决无崇拜神仙鬼怪等事。因佛法须亲证“真如”,了无所疑,决不同哲学家之虚妄测度也。以上所说佛法非宗教及哲学,仅略举其大概。由是可知谓佛法为消极厌世者,实属误会。彼等谓佛法传自印度,而印度因此衰亡,遂疑佛法与爱国之行动相妨碍。......
2024-01-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