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让孩子快乐成长,妈妈了解天赋

让孩子快乐成长,妈妈了解天赋

【摘要】:完整而幸福的教育是“快乐”六岁前让孩子有一个完整的童年,感受家庭满满的爱;小学时让他觉得学习是有趣的;中学则给到他好的学习方法;到了高中将参与竞争的思维给他……面对“什么是影响孩子学习能力最重要的因素”这个问题,我给出的答案是:对于孩子,不管是成长还是教育,最重要的是给到孩子一种持续性的快乐。这是他13年来的快乐体悟。这样学习对他来说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儿。

完整而幸福的教育是“快乐”

六岁前让孩子有一个完整的童年,感受家庭满满的爱;小学时让他觉得学习是有趣的;中学则给到他好的学习方法;到了高中将参与竞争的思维给他……这就是一种完整而幸福的教育。

一次教育公益行,我随专家团队来到山东马耳山艾东小学。那里虽然是偏远山区,但从孩子们的小脸上我看到了他们的纯真和欢乐,虽然他们的教育条件赶不上北京的孩子,可是他们接收到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氛围,是一点都不比城里孩子差的。

面对“什么是影响孩子学习能力最重要的因素”这个问题,我给出的答案是:对于孩子,不管是成长还是教育,最重要的是给到孩子一种持续性的快乐。

那么,这种持续的快乐怎么来?主要来自周围环境的支持,六岁前要让孩子感受家庭满满的爱,小学时让他感受学习是轻松有趣的;中学则给到他好的学习方法;到了高中让他们具备参与竞争的状态……这样的教育是一种完整而幸福的教育。

有时我会即兴问儿子一些问题,比如:“你认为人生三件快乐的事情是什么?”结果他的回答令很多人大跌眼镜,知道他说什么吗?“人生三件快乐的事情第一是睡觉——全身心放松,第二是运动——感觉自己有活力,睡、玩都够了,剩下就是学习了。”

这是他13年来的快乐体悟。虽然学习只排在第三位,但13年过来他还将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儿,这不也是值得高兴吗?我就在想,背后到底是什么东西在支撑他,让他有这样的动力?最终我得到了这样的答案:之所以能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是因为这孩子能将当下做的事儿和未来想干的事儿联系起来。

比如,程杰十分热衷打扑克,很多大人跟他玩后都会感慨“这孩子打扑克怎么这么厉害啊”。我说主要是因为他真的喜欢,所以他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去学、去琢磨这件事儿。在这个过程中,他小点儿的时候是一边打扑克牌一边学理财,他不是6岁就开始炒股了吗?他大些的时候是一边打扑克一边观察人,那时他决定上大学后要学心理学了。当一个孩子玩的时候都在想现在干的这件事儿对自己未来有什么好处,他能从中找到快乐、得到强劲的动力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给“金刚娃”上课的时候有大量的互动时间,通过亲密接触我们最终要明确三个问题。

为什么学?让孩子每天思考同样的一个问题:今天学习的东西,将来会在什么地方用上?我们继而加以引导,孩子就能达到一定的境界与格局。

为谁学?即明确学习的目的,为父母还是为自己人生?为爸爸妈妈学,那假设有一天爸爸妈妈不在了怎么办?

怎么学?学习要有自己的方法,每个人方法都不同,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质和智能倾向。当他们学习不好的时候,背后肯定有原因。先了解了这个原因,才能给到他好的建议、好的方法。比如孩子是听觉型的,可以多读;孩子是视觉型的,可以多看。

弄清楚这三个问题,就能找到了最适合孩子的路。那么他就不必机械地服从同样的教学指令,不必重复地做不感兴趣的事,不必在缺乏活力的氛围中经受煎熬。当学习不违背他的天性的时候,能让他感到轻松,还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获得“自豪感”——简单说就是做一件事儿成功的时候他能收获一份自信与鼓励,学习自然会变得快乐起来。

我们可以从让很多家长头疼的英语学习说起。程杰两三岁开始学语言的时候,因为我工作和学习的原因,经常需要中、韩两国跑,回中国生活的时候他不太会说汉语,然后等我们再带他去韩国,他又不会说韩国语。这么来回两三个假期,他的语言冲突问题表现得很突出。那时,他会跟小朋友玩,比如玩球,他不知道怎么跟人说,我就坚持让他自己去跟小朋友交流,不管是汉语、韩语还是英语只要能跟人沟通就好。这样,到5岁半之前,他把语言关就过了。

上小学后,他参加了巨人学校的英语夏令营,然后等到结营仪式,我去接他回家,他献宝似的给了我的一个证书——优秀营员证书,当时我想他从小就学英语,现在得个优秀不挺正常吗。我就随口说“做得不错,挺好的”。等回家仔细一看,原来这个优秀营员是中学生组的,因为当时分组测试,他的英语早超过同龄人了,所以就给分到中学组跟比他大五六岁的孩子一起。后来程杰学习瑞思英语,在那里接受美式教学,练习演讲、领导力等等,结果一分班,他也是分到高级班。

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他都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优势,从中找到那份“自豪感”。你想,和比自己大的哥哥们竞赛,而且经常胜出,他能不出来自豪感,能不觉得学习很快乐吗?(www.chuimin.cn)

找到一种方法,让孩子从中可以看到自己的特别。这样学习对他来说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儿。比如一定的时候要设法给到孩子有效激励——程杰小学的时候,外教老师给他这样的评语,“你的声音就是为说英语而生的”;瑞思学校的竞赛评委团对他说“你就是天生的演讲家”(听到这样的话,你可以想象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他的心里都美成什么样了)。然后,再给他选择的自由,他自己就会寻找那些可以帮助自己更进一步的方法,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自然就出来了。

快乐学习的全部秘密就在于此。不仅是学习英语,学习其他科目也是一样的,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要比任何的外力更有效。

这个规律是我在孩子的成长经历中总结出来的。我们还是拿学外语这件事儿来说。学语言,最忌“闭门造车”“死读死记”,全无乐趣可言。所以我的选择是让孩子走出去,走到语言自身的环境中去体悟感受。现在回想起来,在不同的年龄段,有这么几个经历比较典型。我想也许可以给头疼孩子学习问题的家长一点启发吧。

第一个经历是,程杰6岁上小学三年级时的事儿。

那次我带一群留学生去黄山参加国际登山节。我问儿子,你去不去,他想了想问,有多少个国家的学生去啊。我说17个国家,他说,那妈妈我也去吧。这样你就是18个国家代表队的领队了。去黄山的火车上,程杰和这群留学生哥哥姐姐们玩起了扑克牌。

过了半天,他过来找到我,很是感慨:“妈妈,我原来觉得吧,自己的英语很不错,可以算得上‘一盘菜’,可是今天打着扑克牌,我才发现自己连个‘菜叶’都不是。”我问:“为什么这么说呢?”他说:“妈妈你想啊,我们平常学的英语都是常用的衣食住行那些事儿,这次轮到玩扑克,结果有很多专业的词,我就真不会。”我问:“那怎么办哪?”“还用说吗?回家用心学呗。”言语之中自有一股决心。

我想,这就是一个自发的正向思维。虽然程杰从小学外语,他的英语我们都觉得挺好的,但换到一个专业的环境中,他也能意识到自己在英语方面的不足,然后很急迫地想学新知识。假如我平时总跟孩子唠叨“要多记些词汇”,他真不一定听,但这次没用我动嘴他自己就有那个意愿了。

第二个经历是程杰8岁上北外附校后的事儿。

北京市政府在红螺寺为留学生组织“国际学生文化交流节”,在北京的外国学生在那一天都可以在一起玩,能认识很多朋友。我知道后也让程杰参加——“多好的免费练口语的机会啊”。

结果,程杰真去了,还认识了不少留学生朋友。没想等回到家,他跟我说的第一件事儿是“妈妈,我决定要学西班牙语了”。对这个决定,家人都很惊讶。因为北外附校是一所外国语学校,学生通常要学第二外语,程杰小时候有过韩国生活经历,也学过一些韩语,我以为他会选择韩语做第二外语。于是,我问:“怎么想着学西班牙语?”孩子回答说:“在红螺寺认识的哥哥姐姐他们说‘会西班牙语,再会英语的话,到美国朋友圈子会更广’,因为美国说西班牙语的人很多。再说,现在南美洲的资源多丰富啊,学了西班牙语将来从事金融行业出路不就更多了吗?”后来,他就真开始学习西班牙语了,一学就是两年。

通过这件事我在想,多让孩子接触不同层面的人和知识,不需要我们强制性地引导,只要他自己去经历了、去感悟了、去思考了,学习的兴趣点自然会出来。而且因为那是他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家长或老师给他的任务,他会把它当成一件快乐的事儿。

第三个是程杰11岁,上高中后的那个暑假的事儿。

我给他报了戴维斯的一个高尔夫英语词汇速记夏令营。当时我主要的考虑是这孩子马上要为申请美国大学准备托福考试了,希望他在英语单词方面多加强一下。

但当时我跟孩子说的可不是这家训练营在英语单词方面多么牛。他问我这家是干什么的,我就告诉他这家的主要项目是高尔夫训练,不过有一点就是全封闭的英语交流环境。结果金程杰很高兴地就去了,因为他自认英语还比较好嘛。然后在那儿一周,他觉得球打得不错了,顺带的单词速记也成了他的拿手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