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文人遭遇的离奇骗术光怪陆离的旧上海滩,可以说是无奇不有。各应征撰文者蒙在鼓里,白白地付出了辛苦的劳动。奸猾书商的骗术之高明,令人不得不为之惊叹。如此“翻译”出书早年曾赴日留学著名旅美散文家、翻译家、语言学家、文学家钱歌川先生回忆,他年轻时和许多文人在上海也遭遇过一次同样“高明”的欺骗。......
2024-01-09
名儒兼劣绅的民国怪人
北伐之前,国共合作下的湖南农民运动已经充分发动。作为改造社会的重要力量,湖南农民协会在襄助革命、推行民主、改善民生等方面,贡献甚大。连国民党方面的史学家也不得不说:“北伐的胜利实赖革命的武力与民众运动的结合。武力握于国民党之手,民众运动大都由中共领导。”蒋介石作为北伐军总司令,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8月11日到达长沙,看到“一路民众欢迎,农民协会组织最为整齐”,不由慨叹:“将来革命成功,湖南当推第一。”
1927年,北伐军胜利北上控制湖南后,农民运动的发展就更令人惊叹了。其时两湖农运高涨,风起云涌,势如燎原,“一切权力归农会”。对此,有人说“好得很”,有人说“糟得很”。在湖南与王先谦齐名的叶德辉就是喊“糟”派。非但如此,农会仰仗他的学识和名望,请这位身任长沙总商会会长的名士写对联时,叶德辉竟然写下这样一副对联:
农运宏开,稻粱菽麦黍稷,杂种出世;
会场广阔,马牛羊鸡犬豕,六畜横行。
横批:斌尖卡傀
对联不难看懂,横幅“斌尖卡傀”乍看上去颇为费解,细细一琢磨,原来暗藏玄机。叶德辉在对联中大玩文字游戏,竟然骂农民协会是杂种、畜生,是不文不武(斌)、不大不小(尖)、不上不下(卡)、不人不鬼(傀)之东西。尖酸刻薄中带着一丝调侃,还带着一丝晦涩,堪称历史上最恶毒的文痞之骂。
是可忍,孰不可忍。农会自然饶不了他。于是,当风流成性的叶德辉拥着美人沉睡在温柔乡之时,农民自卫军叩门而入,将他带走了。湖南省审判土豪劣绅特别法庭根据《湖南审判土豪劣绅特别法庭组织条例》第九条及《湖南省审判土豪劣绅暂行条例》第一条及第二条,判处叶德辉死刑,并没收其财产。于是在“四一二”政变后两天,在湖南革命群众的一次反蒋和“铲除反革命分子”的示威大会上,叶德辉被当场处决。一个一贯反对革命的土豪劣绅、文痞学者,在“广阔的会场”上,走到了生命的尽头。(www.chuimin.cn)
1927年,叶德辉之死已经微不足道也。在此之前,蒋介石“清党”,无数共产党人和热血青年被杀,北方军阀则以“讨赤”为名捕杀学生、青年、知识分子,农会也以牙还牙,在各地杀“土豪劣绅”和“反革命”。彼此都大开杀戒,以杀人来翼教,以翼教来杀人,大家杀得理直气壮,于是鲁迅用他冷峻刻骨之笔,写下恐怖世界的混乱和癫狂:“革命,反革命,不革命。革命的被杀于反革命,反革命的被杀于革命的。不革命的或当作革命的而被杀于反革命的,或当作反革命的而被杀于革命的,或并不当作什么而被杀于革命的或反革命的……”
叶德辉(1864-1927年),字奂彬,号郋园,又号直山。祖籍江苏吴县。太平天国动乱之时,其父叶雨村始迁居湖南。叶德辉以思想反动著称,“戊戌变法时期,叶德辉就与王先谦代表湖南反动思想,攻击康梁革新运动”(胡适语),纠集封建顽固势力咒骂变法是“毁国灭种,无父无君”,是“悖乱逆谋”,并编《翼教丛编》“驳斥”变法学说。辛亥革命后,他则以清朝遗老自命,称革命致使“国破家亡,主忧臣辱”。袁世凯复辟称帝,叶上书劝进,自任湖南筹安会会长。60寿辰有人给他送对联:“海屋添筹,安期早熟;耆英盛会,长乐花开”。嵌入“筹安会长”四字挖苦他,他也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将对联高挂中堂。叶德辉恃才傲物,尖酸刻薄,对革命派和进步思想,常常嬉笑怒骂,讽刺挖苦;生活上声色犬马,肆无忌惮,仗着金钱权势武断乡曲为霸一方盘剥百姓。连清朝湖广总督瑞瀓也这样说他:“叶德辉性情狂妄,武断乡曲,包庇娼优,行同无赖。当米贵时,家中积谷万余担,不肯减价出售,致为乡里所侧目,实属为富不仁,猥鄙可耻。”
叶德辉
然而,就是这个“为富不仁,猥鄙可耻”的叶德辉,居然在学问方面造诣很深。他少年时就读岳麓书院,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叶德辉考中二甲第九十五名进士,旋授吏部主事。同榜进士中有不少近代名人,如蔡元培、张元济、赵熙、赵启霖、蒋廷黻等。在吏部供职不过两年,他便告假归里,自此不再出仕。叶德辉是清末民初湖南乃至全国赫赫有名的大藏书家、出版家和版本目录学家。其藏书之富甲三湘,出版古籍之多雄视全国,研究版本目录功力之深于同时代无人能及。其版本目录之学堪称一代之冠。他的《书林清话》、《书林余话》、《观古堂书目》及《郋园读书志》,在当时是版本目录之学的名著,在今日亦是学林的经典。
叶德辉之死,震惊全国。据说也是王国维朝昆明湖纵身一跃的诱因之一。但无论新派旧派,几乎没有一个人作挽词。叶氏之死,曾引起湖南文化名人及全国文化名人的巨大震撼。毛泽东的老师、曾任过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国民政府农矿部部长的易培基与当过湖南省都督、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的谭延闿谈起叶德辉被杀的前后经过,相对伤悲。梁启超先生剖析王国维死因时曾云:“他(指王国维)平时对于时局的悲观,本极深刻。最近的刺激,则由两湖学者叶德辉、王葆心之被枪毙。静公深痛之,故效屈子沉渊,一瞑不复视。”数年之后,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博士作过一首《悼叶德辉》的白话诗:“郋园老人不怕死,枪口指胸算什么!生平谈命三十年,总算今天轮到我。杀我者谁?共产党。我若当权还一样。当年誓要杀康梁,看来同是糊涂账。你们杀我我大笑,我认你们作同调。三十年来是与非,一样杀人来翼教。”话虽直白,却又意蕴深长。惋惜、调侃、批判、敬意中带着不恭和诙谐,巧妙道出了当时中国政局的状态。但胡适在这首小诗中犯了一个大错误:杀叶德辉的不是共产党,而是国民党省党部领导下的特别法庭。
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闭幕会(1968年10月)上,专就叶德辉之死说了这么一段话:“这个保孔夫子、反对康有为的,此人叫叶德辉。后头顾孟余问我,有这件事吗?我说有这件事,但是情况我不大清楚,因为我不在湖南。对于这种大知识分子不宜于杀。那个时候把叶德辉杀掉,我看是不那么妥当。”
有关民国秘闻的文章
民国文人遭遇的离奇骗术光怪陆离的旧上海滩,可以说是无奇不有。各应征撰文者蒙在鼓里,白白地付出了辛苦的劳动。奸猾书商的骗术之高明,令人不得不为之惊叹。如此“翻译”出书早年曾赴日留学著名旅美散文家、翻译家、语言学家、文学家钱歌川先生回忆,他年轻时和许多文人在上海也遭遇过一次同样“高明”的欺骗。......
2024-01-09
美女冠军缘何成了军阀十八姨太民国史上,曾发生过一件“焚琴煮鹤”式大杀风景的事情,那就是多次在大型乃至全国比赛中荣获多项游泳冠军的杨秀琼,在19岁时成了四川军阀范绍增的第18房姨太太,令人扼腕叹惜。这次运动会,第一次把女子五项游泳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各地女选手纷纷参赛。在这次比赛中,杨秀琼不负众望再创辉煌,获女子50米自由式、100米自由式、100米仰泳、200米接力赛团体冠军。这个冠军来之不易,杨秀琼赢得了国际声望。......
2024-01-09
胡适的一首白话诗逗笑蒋介石蒋介石平素不苟言笑,缺乏幽默感,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评价蒋介石“古板,极其乏味”。然而,抗战初期胡适的一首白话诗,硬是把蒋介石逗笑了。胡适的这首白话诗,后来刊于国民党的机关报《中央日报》上。20世纪70年代初,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举行纪念胡适座谈会,胡健中先生到会发言,又再次回忆了胡适的这首白话诗的来龙去脉,引得与会者笑声一片。......
2024-01-09
梁启超的故居位于今民族路四十四号,梁家后人称其为“老楼”,而他的书斋“饮冰室”是四十六号,习惯称为“新楼”,两幢意大利式楼房一院相连、比肩而立,堪称双璧。从此梁启超出版各种文集,均冠以“饮冰室”之名。关于“饮冰室”的命名,梁启超在《饮冰室自由书》的序言中作了说明:庄生曰:“我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欤!”......
2023-07-28
鲁迅鲜为人知的一篇演讲辞鲁迅先生是众所周知的演讲大家。《鲁迅全集》中只收录了16篇演讲辞,尚不足先生日记中所记的1/3。1931年,鲁迅先生曾在上海同文书院作过题为《流氓与文学》的演讲,但人们对其内容一直缺乏了解。全篇演讲辞共分七个自然段。不失为我国演讲史上的一篇佳作。......
2024-01-09
鲜为人知的民国《岁寒三友图》古代曾有一幅价值连城的《岁寒三友图》,其作者为南宋末年集文人、士夫、画家身份于一身的赵孟坚。鲜为人知的是,民国年间也诞生了《岁寒三友图》,由当时书画艺术界的四大名家联袂而成。当时正值国民党政府通过了查办何香凝、陈树人等人的提案,谒陵后,他们四人合作了数幅《岁寒三友图》,以寄托他们的高洁情操。在这次义卖中,这批《岁寒三友图》为很多人争相购买。......
2024-01-09
靠“山寨”起家的“画坛皇帝”用“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句话来形容张大千,再贴切不过了。张大千作为中国现代最著名的国画大师,被推崇为中国画“五百年来第一人”、“画坛皇帝”。他的“山寨版”石涛画,不知使多少著名的画家、收藏家、鉴赏家上当。他不拘于石涛,而进一步上溯唐、宋、元、明,纵横百家,恣意临摹,取唐人的气势,宋人的法度,元、明的意境,终于成为饮誉海内外的“画坛皇帝”。......
2024-01-09
杭州第一美人王映霞与戴笠的隐秘情恋在民国年间,在现代文学史上,王映霞都是大名鼎鼎。王映霞当年有“杭州第一美人”之美誉,时人送她“荸荠白”的雅号,来形容她惊人的美丽。杭州女师人才辈出,王映霞是她们中的一位佼佼者。王映霞与郁达夫郁达夫并未给王映霞隆重的婚礼。郁达夫夫妇移居杭州后,与当时的上流社会有了很多的交往,极喜结交名人的王映霞也由此成为一颗交际明星。王映霞之美,令时人叹为观止。......
2024-01-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