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在中央直辖的领土以外,有所谓“四大汗国”。这四大汗国不是四个“大汗”的国,而是四个“大的”“汗国”。其中,窝阔台汗国的幅员最小,历史最短。新疆的西南部,由于忽必烈可汗鞭长莫及,也变成了察合台汗国的领土。这两位是第二十一汗阿里,与第二十四汗达尼斯乃次;他们皆只在位两年,并不重要。伊尔汗国的汗,前后共有若干,很难数清。四大汗国之最西边的一个,是钦察汗国。他死后二十年,东钦察汗国化为乌有。......
2023-10-07
《元史?定宗纪》记载:元定宗贵由是太宗窝阔台长子,其母为六皇后乃马真氏。生于1206年,即元太祖成吉思汗元年。到窝阔台去世的1241年,他已经36岁。
汗位虚悬与乃马真氏摄政《史集?窝阔台合罕的儿子贵由汗纪》记载了乃马真氏摄政的原因:“当窝阔台合罕去世时,他的长子贵由还没有从远征(钦察草原)中回来。”不久,另一位有影响的汗妃也去世了,于是乃马真氏“便狡诈地擅自夺取了国家政权,她用各种馈赠笼络亲属和异密们的心,他们全都倒向她那方面,听她摆布”。根据这一说法,乃马真氏摄政属于“擅自夺取了国家政权”,这是元帝国初期出现的一次政变夺权活动。《元史?后妃传》的记载则十分简单:“岁辛丑十一月,太宗崩,后称制摄国者五年。”并没有分析她长期“称制摄国”的原因。
脱列哥那乃马真氏本是蔑儿乞部首领的妻子,成吉思汗灭掉蔑儿乞后,将她赐给窝阔台为妻。相继生下了贵由、阔端、阔出、哈剌察儿、合失等人。窝阔台共有7个儿子,除合丹、篾里为妾妃所生外,长子、二子、三子、四子、五子皆为乃马真氏的亲生子。“母以子贵”,这正是她“称制摄国”的资本。实际上,她之所以能够“称制摄国者五年”,除开始得到了当时宗室元老察合台的支持外,还有其他几个重要因素:一是由于她笼络收买了亲属和众大臣;二是由于蒙古汗国的男子长年出征在外,汗国的生产、生活管理乃至国事处理往往由妇女负责,由皇后主政也能被多数人接受,于是在此期间先后出现了乃马真氏、海迷失婆媳的长期执政,历史上称为皇后专权时期;鎏金铜菩萨像(选自《成吉思汗》)三是由于乃马真氏的几个儿子手握重兵,在蒙古汗国举足轻重,“在贵由汗到达母亲处以后,他也完全没有过问国事,脱列哥那哈敦照旧进行统治”;四是乃马真氏与后来的长王拔都在汗位人选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分歧,致使大蒙古汗国的选汗大会迟迟不能举行。正因为如此,大蒙古汗国汗位虚悬的时间才延长了近5年,这也是乃马真氏“称制摄国者五年”的一个客观原因。
打击汉法名臣,重用西域商人乃马真氏既没有成吉思汗的雄才大略,又没有窝阔台的睿见英识。作为一个女人,她小肚鸡肠,只知道报复私怨;作为一位皇后和贵族的代表,她又只知道搜刮财物,尽情享乐。她并非一个合适的大国执政者,但在她执政期间停止了对外的征服战争,这对于即将被征服地区的人民来说倒是一个福音。 (www.chuimin.cn)
《史集?窝阔台合罕的儿子贵由汗纪》记载,乃马真氏执政期间,重用西域女俘法提玛,包括封疆大臣所办的军国大事都要通过她做中介,并“按照这个心腹的意见,撤掉了在合罕时被委以重任的异密和国家大臣,并任命了一批不学无术的人来代替他们的职位”。这实际上是蒙古汗国初期一次重大的人事变动和治国方针的斗争。蔡美彪先生在《中国通史》第7册中将这一事件视为“回回法派”与“汉法派”的一次较量,实际上这场斗争早在窝阔台后期就已经出现了。《元史?太宗纪》记载:太宗十一年(1239)“十二月,商人奥都剌合蛮买扑中原课银二万二千锭,以四万四千锭为额,从之”。“十二年庚子春正月,以奥都剌合蛮充提领诸路课税所官”。这件事在蒙古汗廷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元史?耶律楚材传》记载:奥都剌合蛮扑买课税这件事是一位译史向丞相镇海建议的,是将中原课税从110万两增至220万两,即增加了1倍,同时又允许他加倍征收,税额高达440万两,中原百姓的负担一下了增加到4倍。因此汉法派重臣耶律楚材不顾一切地面折廷争,在窝阔台大汗面前“声色俱厉,言与涕俱”。但争论的结果是,窝阔台“姑令试行之”,耶律楚材的正确主张被否定了。
脱列哥那执政之后,奥都剌合蛮更是如鱼得水。她听信法提玛的意见,为了进一步让奥都剌合蛮独揽大权,又罢免了大宰相镇海和财政大臣马合木?牙剌瓦赤。镇海等人被罢官后,乃马真皇后对奥都剌合蛮的信任可以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竟将汗廷的印章和空纸交给他,让他自行填写。耶律楚材坚决抵制,说:“天下者,先帝之天下。朝廷自有宪章,今欲紊之,臣不敢奉诏。”乃马真后这才收回了成命。不久,她又颁发了一道旨意,说:“凡奥都剌合蛮所建白,令史不为书者,断其手。”耶律楚材说:“国之典故,先帝悉委老臣,令史何预焉。事若合理,自当奉行,如不可行,死且不避,况断手乎!”耶律楚材如此强硬地与脱列哥那对着干,自然引起六皇后的反感。由于独木难支,不久耶律楚材即忧忿而死,年仅55岁。
脱列哥那乃马真氏掌权的几年,“由她发出有关国家的命令,撤换了一切大官。诸王及各部又遣使于燕京迤南诸郡,征求货财、弓矢、鞍辔之物,或于西域回鹘索取珠玑,或于海东掠取鹰鹘,驰骑络绎,昼夜不绝,民力益困。然自壬寅(1242)以来,法度不一,内外离心,而太宗之政衰矣”,将蒙古汗国搞得内外交困,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有关正说元朝十五帝的文章
元朝在中央直辖的领土以外,有所谓“四大汗国”。这四大汗国不是四个“大汗”的国,而是四个“大的”“汗国”。其中,窝阔台汗国的幅员最小,历史最短。新疆的西南部,由于忽必烈可汗鞭长莫及,也变成了察合台汗国的领土。这两位是第二十一汗阿里,与第二十四汗达尼斯乃次;他们皆只在位两年,并不重要。伊尔汗国的汗,前后共有若干,很难数清。四大汗国之最西边的一个,是钦察汗国。他死后二十年,东钦察汗国化为乌有。......
2023-10-07
拖雷作为成吉思汗幼子、元世祖忽必烈之父,在成吉思汗及窝阔台时期曾经发挥过重大作用,当时人认为“拖雷之功,著在社稷”。它说明拖雷之死距离他饮“圣水”的时间相隔已经3个月,导致拖雷死亡的“疾病”是否与那杯“圣水”有关,也不得而知。但以上论述仍然属于推论,拖雷的死因究竟何在呢?......
2023-12-06
若为僧众及众生着想,尽快前来商讨吐蕃归属之事,将令其管领吐蕃僧众,并赏赐大批财物。阔端表示,今后不再对吐蕃用兵;萨班则同意吐蕃归附蒙古汗国。阔端表示萨迦派可以代管吐蕃政教事务,原当地官员的姓名及属下百姓户口数目,一律登记造册,一式三份,一份送阔端王府,一份交萨迦法王,一份由官员自存。愿归顺者保留官职,否则后果自负。双方还商定了贡赋形式和数量,各地长官负责征收,偕同萨迦金牌使者一起运到蒙古汗廷。......
2023-12-06
金朝对其实行“分而治之”和屠杀掠夺的“减丁”政策。铁木真18岁时,昔日的仇敌蔑儿乞部的脱脱部长又抢走了他的妻子。1184年前后,铁木真被推举为蒙古乞颜部的可汗。铁木真称汗引起了雄心勃勃的札木合的忌恨,札木合纠合塔塔儿、泰赤兀等13部向铁木真发动了“十三翼之战”。铁木真追击泰赤兀部,在指挥作战中被泰赤兀部将射中脖颈,生命垂危。1203年秋,铁木真袭击了一直与自己争战不休的王汗的金帐,王汗父子被打败。......
2023-12-06
根据惯例,大汗死后,继位者必须经过宗亲、贵戚和勋臣参加的库里台推举,大汗与臣属各自宣誓之后,才能算正式即位,合法地行使汗权。于是拖雷权任监国,掌握了当时蒙古汗国主要的军事力量和中央政权,成为当时蒙古汗国的实际统治者。朝臣跪拜之礼的确定,对蒙古汗国汗权的巩固发挥了重大影响。但和林作为蒙古汗廷,是直到窝阔台称汗之后的1235年才确立的。元朝建立后,各种军队的驻防地区大体上与民族分布区域相一致。......
2023-12-06
加强行尚书省对各地的统治据《元史?宪宗纪》记载,蒙哥大汗对全国各地的统治采取的是遍设行尚书省和亲王出镇并行的制度。经过这次户口普查,全国户数比窝阔台时增加了20余万户。为了减少临时性的征派,蒙哥大汗规定,汉地每户每年纳银6两,称为“包银”。对于各地百姓多年拖欠的赋税,蒙哥则下令免征。以上措施对稳定蒙古汗国的统治,减少社会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
2023-12-06
唆鲁禾帖尼王妃派出急使向海迷失皇后及其子忽察、脑忽等表示慰问与吊唁。拔都则停止前进,也派使者沉痛吊唁大汗的去世,并向贵由的寡妻海迷失表示了友好。于是大蒙古汗国很快形成了三个政治中心。名为右丞相的行政长官失去了应有的权威,蒙古汗国再次陷入混乱的无政府状态。汗位虚悬时期的矛盾冲突与实力较量这是蒙古汗国初年又一个汗位虚悬、汗位交替时期。正式推举大汗人选时,拔都的大将忙哥撒儿首先推举了蒙哥。......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