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高考手记:志愿调剂的困境

高考手记:志愿调剂的困境

【摘要】:然而,有一些考生、家长就是不理解招生工作人员呕心沥血的劳动,当电话征询调整志愿时,不是吞吞吐吐,犹豫不决,就是挑三拣四,强人所难,似乎招生工作人员、招生学校在求他。对于志愿填报得不合理,分数又较高的考生来说,省、市招生办可谓做到仁至义尽了。有一部分考生,在志愿表上写明服从调剂,为慎重起见,我们的工作人员还在可能的情况下,电话征询调剂。

——'99高考录取场速写之八

今年高考招生录取,为了保证高分考生不会落在后一批录取,省、市招生办的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清理一次高分考生档案,特别是第二批要转第三批录取时,我们的工作人员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常常是清晨6点钟就起床捡档案,中午加班,晚上不到十二点决没有休息的可能,工作人员几乎个个都是声嘶力竭,咳嗽成了录取场工作人员的通病,为的是保证入围的考生能够在当批录取。

然而,有一些考生、家长就是不理解招生工作人员呕心沥血的劳动,当电话征询调整志愿时,不是吞吞吐吐,犹豫不决,就是挑三拣四,强人所难,似乎招生工作人员、招生学校在求他。完全没有想到,录取场如战场,每分钟都有不同信息的变化,因为二十多个市的招生工作人员都在同时向考生征询意见,谁决定得快,谁的档案就走得快,这点,非在现场观察,根本不可想象。对于志愿填报得不合理,分数又较高的考生来说,省、市招生办可谓做到仁至义尽了。有一部分考生,在志愿表上写明服从调剂,为慎重起见,我们的工作人员还在可能的情况下,电话征询调剂。但有的考生答复得慢或是比其他市的考生慢,当同意去读时又额满了,只好再往别的学校调,这本是很正常的,然而有些考生不理解,说是原来又说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录取,变来变去,是不是“搞衰人?”真叫人哭笑不得。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一些考生本来自己就填报有外省学校志愿,省电脑室把这些考生档案投给外省学校录取到时,又埋怨招生人员,说“为什么不把我的档案留住”,“为什么我报的第一、二志愿不录,而第三或第四志愿却录取了呢?他们不知道正因为第一、二志愿比不上人家,第三、四志愿却选中了他时,并不是招生工作人员的过错,而是电脑出档的结果,电脑是不认识张三、李四的,也更不了解王五、赵六要读什么学校,不读什么学校,电脑只知道按指令操作,而招生工作人员的责任是按电脑单出档。(www.chuimin.cn)

因此,是考生自己的志愿或同意服从调剂录取的,省招生办都不会同意录后退档,正式录取后要退档去某某学校,只能是一厢情愿而已!

原载:《梅州日报》1999年8月30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