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柯尔克孜族的节日和娱乐活动

柯尔克孜族的节日和娱乐活动

【摘要】:在有些柯尔克孜地区,白天老年人、小伙子、姑娘媳妇们分别进行节日活动,晚上则举行全阿吾勒的大聚餐。诺鲁孜节是柯尔克孜族的传统节日,无论在牧区还是城镇,这一节日的规模一年比一年隆重。善骑的勇士在有些地方是柯尔克孜族姑娘择偶的标准之一。

第四节 柯尔克孜族的节日和娱乐活动

一、节日

(一)肉孜节

肉孜节又名开斋节。在伊斯兰历中,每年9月为斋月,斋月期间,穆斯林只能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食,斋戒对穆斯林既是忍耐也是考验,同时也是“洗刷罪过”的机会。斋戒1个月后,伊斯兰历10月1日即为开斋节,这一天一早,人们先去礼拜寺做礼拜,回来打扫院落,装束一新,成群结队,互相拜年。

(二)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即宰牲节。“古尔邦”意为“牺牲”“献身”,伊斯兰历每年12月10日为宰牲节。节日前,家家户户,男女老少一起动手,打扫庭院、畜圏,晒洗被褥,沐浴更衣,主妇们做“库尔玛克”(油馕)、“布尔所克”(油炸面块)、油馓子等。节日一大早,男子去清真寺做礼拜,回来后便宰羊下锅,准备充分,专候客人到来。

柯尔克孜族过肉孜节和古尔邦节,除到亲友家拜年外,亦有独特的民族特点,年轻人邀集在一起,举行叼羊、赛马、摔跤、角力、马技表演等体育活动,穿着一新的姑娘和年轻的媳妇们,也聚在一起,举行跳舞唱歌、猜谜语、荡秋千、丢手帕等游戏。在有些柯尔克孜地区,白天老年人、小伙子、姑娘媳妇们分别进行节日活动,晚上则举行全阿吾勒的大聚餐。傍晚,人们将自己家里的节日食物拿出来,找一块平坦的草地,把食物摆到铺在草地上的大餐布上,大家围餐布而坐,请一位最年长的老者致节日贺词,预祝人们生活幸福,平安如意。晚餐会举行娱乐活动,一般有库姆孜弹唱、男女对唱、男女共跳集体舞、月下拾物、月下赛跑,在歌声和舞蹈中,不觉已至深夜,人们带着节日的欢乐之情逐渐散去。古尔邦节的节日活动一般要进行3天,肉孜节一般只进行1天。

(三)诺鲁孜节

柯尔克孜族每年在天空中出现白羊星座的第一天(阳历3月21日)举行诺鲁孜节。按照传统,这一天要穿上节日盛装,互相祝贺,并吃“克缺”饭。诺鲁孜节一般是每年公历的3月21日左右,也有人把自3月3日至3月23日这20天都作为诺鲁孜节。在牧区,人们要生一堆火,让人、畜从上面跳过,驱走旧的一年的晦气、病魔、灾难,迎来新的一年的平安、欢乐和丰收,并要唱“诺鲁孜歌”,举行传统活动。

吃“克缺”饭是过诺鲁孜节必不可少的。这种稠粥用小麦、盐、牛羊肉、葱等7种以上食物混合做成,炖熟即可食用,人们一边吃着它,一边在心里默默地祝愿来年富足有余、平安幸福。诺鲁孜节是柯尔克孜族的传统节日,无论在牧区还是城镇,这一节日的规模一年比一年隆重。因为2月下旬至3月中旬接羔完毕,这时人们清点牲畜头数和其他财产,安排新年的生产和生活。

(四)掉罗勃左节

掉罗勃左节是柯尔克孜族非常古老的节日,在每年的3月7日~9日,此节日的形成主要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叫掉罗勃左的英雄。古时候,因不堪忍受外族的侵扰,有位叫掉罗勃左的柯尔克孜英雄,带领40位柯尔克孜族勇士与统治者展开了英勇斗争。在一次交战中,掉罗勃左孤身陷入敌军重围,虽英勇搏斗突出了重围,但他的坐骑受了重伤。战马驮着主人脱离险境,因流血过多而死去。掉罗勃左十分痛心,拔下一撮马尾,做成一支“柯亚克”琴,傍马而坐,拉起了哀念战马的乐曲。这悲壮的琴声,传到了战友们的耳边,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英雄身边,为他的平安脱险而欢呼,并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自此以后每年都举行这样的庆祝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这一活动变成了柯尔克孜族互祝幸福与健康的节日。节日期间,人们欢聚一堂,共同聚餐和祝福,并举行各种体育活动,听老人们讲述掉罗勃左的英雄事迹。

(五)谢尔乃节

谢尔乃节又叫“西依姆”“依里特衣希”,在每年的六七月,是柯尔克孜族的传统节日。据说古代柯尔克孜族经常遭到北方部落的侵扰,后来有一位英雄联合柯尔克孜各部落及其他被奴役的民族和部落,团结一致,共同打败了侵略者,使人民获得自由和幸福,为纪念这一斗争的胜利,柯尔克孜族就在每年的这个时候举行庆祝活动,形成谢尔乃节。在节日里,人们围坐在平坦的草地上,全阿吾勒的老幼男女,围着餐布共进食物,共饮马奶酒。由一位年老者向人们祝贺节日快乐,生活幸福,粮畜丰收,然后主要是民歌手弹唱,演唱的内容大多是古代柯尔克孜人民抗击侵略的英雄事迹。

二、娱乐活动(www.chuimin.cn)

我国柯尔克孜族每逢过年和其他喜庆日子,都要举行各种文体娱乐活动。主要有叼羊、追姑娘、赛马、摔跤、跑马拾元宝、跑马射元宝、马上角力、月下寻物、抢皇宫、打羊踝、寻伴、剪绳子、藏戒指等。

(一)叼羊

叼羊在柯尔克孜语中称为“吾拉克”,是“争小山羊”的意思,是柯尔克孜族人非常喜欢的一种竞技体育活动。它不仅考验参赛者的力气和智慧,而且还考验骑马的技术以及驯马技术。首先选一只羊,把羊头切下,从脖子处掏出内脏,灌水洗干净,砍去四条腿,并将羊的脊梁骨敲断,然后在食盐水里泡上一两个小时,这就是骑手们将要争夺的那只山羊了。参赛的选手一般分成两组,多者六七人,少则三四人。在赛场附近挖一个一米五左右的小坑,作为优胜者扔羊的地点。随着主办者把羊向地上一扔,骑手们策马而上,要身不离鞍俯身从地上拣起山羊,拾起者把山羊压在右腿底下的马鞍处,拼命往前奔跑,后面的人紧追不舍,你争我夺,异常激烈,最后获胜者还可以获得丰盛的奖品。

(二)追姑娘

柯尔克孜族的“追姑娘”,既是传统的民间体育,又是传统的订婚仪式,这种游戏多在柯尔克孜族的聚居区流行。“姑娘追”是在空旷、平坦的草甸上举行,围观的群众要站在跑道的两侧。比赛前,姑娘选好自己的对手,骑马向指定的地点慢行,到达后,姑娘骑马先跑,小伙子在后面追赶,如果小伙子先于姑娘到达指定地点,自然博得姑娘的喜爱,否则小伙子就应该知趣地避开。善骑的勇士在有些地方是柯尔克孜族姑娘择偶的标准之一。许多柯尔克孜族青年在这一游戏中产生爱情,最终结成伴侣。

(三)赛马

赛马是柯尔克孜族最常见的体育活动之一,也是最精彩的游戏活动之一。一般分为赛奔马、赛走马和赛跃马等。赛奔马主要是比赛马跑的速度和耐力,以先到达终点者为胜;赛走马不单要比马跑的速度,还要比马的耐力、稳健、美观及跃跨栏杆的水平等。参加赛马的骑手多为青少年,有男也有女,分男组和女组。举行比赛时,马鬃和马尾用各种颜色的丝绸和布条打扮装饰。骑手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头缠红巾。赛程一般长达20~30千米。过去由各部落及阿寅勒选出几位裁判来主持整个比赛活动。先由一位裁判把骑手们从终点带到起点,然后一声令下,骑手们往终点飞驰。途中,骑手们一边催马飞奔,一边擦拭赛马眼帘周围的汗水。因为汗水流入马眼,就会减缓赛马奔跑的速度。当骑手到达终点时,众人高声欢呼,给自己的骑手助威。根据过去的习惯,赛马第一名可得9个银元宝、9峰驼羔、9匹马驹、9只羊羔等。赛马获胜的荣誉,不仅是本人和家族的荣誉,也是整个村子和部落的荣誉。

(四)摔跤

柯尔克孜族的“摔跤”与其他民族的摔跤有一点区别,就是在比赛前,必须由一位德高望重的“阿克沙合尔”出来说几句话,向参赛的人表示祝福,并进行道德教育,要求摔跤时以友谊为重,不可伤人,然后进行比赛。摔跤是一种力量和技巧的较量,主要形式为抓腰、抓缠腿带摔跤。在摔跤时,一定要把对方的头部和背部翻倒在地,才算胜利。如果只是下半身倒在地上,而上身不落地,还不能决定胜负。柯尔克孜族的摔跤运动决不允许抱腿、抓腿。另外,还有一种盘腿摔跤法。这种摔跤主要是摔跤双方盘腿坐在草坪或屋内,用一条腿钩住对方大腿,然后用腿把对方翻倒。进行这种比赛时,严禁用手和身体其他部位。

(五)跑马拾元宝

柯尔克孜族的“跑马拾元宝”分单人赛、分组赛和自由赛3种。游戏开始前在赛场的草地上挖一小坑,将1枚银元放在坑内。主持人一声令下,骑手们飞马奔向小坑,俯身伸手去拾银元。拾起者不仅银元归他所有,另外还将获得奖赏。

(六)马上角力

柯尔克孜族的“马上角力”有两种比赛形式,一种是分组赛,就是将参加比赛的人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比赛时一人对一人,以获胜人数多的一队为优胜。另一种是选拔赛,先是两人进行比赛,获胜者与第三人比赛,最后选出一名无敌大力士来。按参加比赛者的年龄和性别又可分为老太太的马上角力、姑娘的马上角力和青年男子的马上角力,其中尤以老太太的马上角力最为有趣。比赛开始时,双方选手在裁判们的引导下进入赛场,围观者呐喊助威,选手们在马上相互俯首鞠躬问候。当口令一响,双方纵马驰向不同的方向,然后又勒转马头,嘴叼着马鞭,飞速向对方冲来,用一只手紧紧抓住对方的手腕,猛拉向自己一边。当角力进入高潮时双方的头甚至偏到马镫两侧,选手和马匹均气喘吁吁。最后,在这场角力中谁能把对方拉下马并落倒在地,就算胜利。角力赛中的优胜者,会赢得草原上人们的称赞,同时还可得到多至1峰骆驼、1匹马、9只羊羔的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