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临汾尧陵有许多谜团,如尧陵建于何时?帝尧,姓伊祁,名放勋,出生、生活于古冀州之中心地域平陽,即今山西省临汾市一带。尧的尸体据说葬在尧陵中,至今冢高约50米,周长近300米,气势宏伟壮观。尧陵在临汾,大多数人相信尧是葬在尧陵之中的,千百年来并没有人对此有过怀疑。从古至今,研究尧陵的学者一致认为《汉书》之说不准确,因此有重新研究的必要。......
2023-12-04
道光拆毁在东陵刚建不久的陵墓后,就在西陵选定了一块万年吉地重修一陵,最后这座墓中葬入了道光和三个皇后。这座陵墓称为慕陵,它是怎样得名的?道光皇帝一再声称建陵时要“俭约”,果真修得十分俭约吗?慕陵的隆恩殿全部用金丝楠木构成,雕刻了上千条昂首空中的龙头,这又是为什么?
道光慕陵在嘉庆昌陵西南的龙泉峪,地宫中葬着道光皇帝与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孝慎成皇后佟佳氏和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后者是咸丰的生母。
关于道光慕陵,有多个问题需要了解清楚。
道光陵为什么叫慕陵?清代制度,帝后陵寝的名称一般由嗣皇帝选定,匾额与碑铭也由嗣皇帝书写。道光十一年(1831)二月,道光帝在西陵为自己选定了万年吉地,赐名龙泉峪。道光十五年,他又到西陵拜谒泰陵与昌陵,再次阅视了行将竣工的龙泉峪陵寝。见到万年吉地工程坚固整齐,晋监工大臣穆彰阿为太子太保,并将孝穆、孝慎两皇后梓宫奉移至龙泉峪大殿,等陵寝竣工后奉安地宫。据说道光帝挥泪奠酒,在大殿月台之上提笔写下了“敬瞻东北,永慕无穷,云山密迩,呜呼!其慕欤慕也。”写毕,招呼年仅4岁的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至御座旁,教读朱谕,后来藏于殿内东暖阁。
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道光皇帝因肺病死于圆明园慎德堂,时年69岁。咸丰皇帝即位,重读当年道光的遗旨,见“其慕欤慕也”一句,特别有所感触,认为道光当年瞻望东北方向的泰、昌诸陵,仰慕列祖列宗的功德,其实是要将“慕”字传给自己,他已经寓意深远地默定龙泉峪万年吉地工程为“慕陵”。道光死后不到一月,咸丰帝就说:“仰见皇考,感念松楸,孝恩不匮,用垂遗训,昭示来兹。所有龙泉峪陵名,应敬称慕陵。朕当和泪濡墨,敬谨书写,命武英殿选工镌刻。”于是在石牌坊上亲笔写下了“慕陵”二字。为了进一步说明自己为什么题名为“慕陵”,咸丰二年(1852)二月,他又写了一篇碑文,刻于大殿前石幢上。文中说:“当年皇上恭谒诸陵,至龙泉峪大殿,召我同恭亲王奕訢至御座旁,命读朱谕,藏于殿内东楹。这是圣意深远,默定陵名。现在已经恭敬地镌刻在牌坊上,这是为了遵守遗训啊。”慕陵的名字就这样定了下来。
慕陵是清陵中规模最小的帝陵,无大碑亭、石华表、石像生,无方城明楼,地宫之上惟有石圈。道光帝一直提倡要俭约行事,在建造慕陵的过程中,他也是不断提到要俭约。那么事实上慕陵的修筑真的俭约了吗?
早在东陵宝华峪修陵时,道光就一再说要俭约。在挑选地方时,他对大学士戴均元等说选择陵地“只要择坤灵钟毓、干脉延长之处,是为了以定福基。其四至之广狭不必过分拘泥。如果地点选择了很好,即使比以前的陵墓规制俭约点,朕认为也是可以的”。之后,他反复说修陵“不在宫殿壮丽,以侈观瞻”,自己要“永守淳朴家风”。当时的宝华峪工程的确是裁减了宝城头、宝城内月牙碑亭,地宫内起脊黄琉璃砖头、金券内的经文佛像、二柱门、井上栏杆,并且落矮了大殿举架,收小了石像生。(www.chuimin.cn)
新建的慕陵工程,在外观上也保持了俭约的风格,比清代其他帝陵少了很多东西,但慕陵在形式上的俭约无法掩盖实质上的不俭约,人们发现慕陵在建筑形式、材质结构上却是最为精致的一座陵墓,造价惊人,毫无俭约可言。
如隆恩殿和东、西配殿,在西陵其他陵寝中均施以油漆彩画,大殿外围是汉白玉石栏杆。慕陵的三殿完全不同,全部是用金丝楠木建成,不施彩画,天花、隔扇、藻井等处刻有楠木雕龙上千条,其雕刻技艺可谓巧夺天工,是其他隆恩殿根本不可企及的。慕陵隆恩殿后有御带河一条,石平桥三座,过桥是三路石阶踏跺和三间四柱三楼顶的石牌坊,不同于其他陵墓琉璃瓦结构的三座门建筑。整座牌坊用汉白玉雕成,柱下有夹柱石。牌坊两侧有红墙向上伸展,与围墙相接,把慕陵分成了前宫后寝两个部分。穿过石牌坊是砖石墁地的广场,中间设祭台。迎面是三路石阶踏跺,旁护汉白玉石栏杆,顶级栏杆向左右伸展至外围墙。圆形宝顶矗立于石阶对面的月台上,宝顶外有龙须沟环绕。慕陵的女儿墙、字墙、方城、明楼等建筑,位置醒目,气势不凡,与众不同。
龙泉峪慕陵形制虽简而造价惊人,共耗银240多万两,超过了工艺壮美的乾隆裕陵203万两,比后来豪华无度的慈禧定东陵227万两还要多13万两。如果加上宝华峪的陵墓200多万两以及后来的拆毁搬运费用,道光的耗费是惊人的,用作修建陵墓的经费竟达五六百万两之多,哪里还像他口口声声说的“俭约”?可想而知,大清帝国在这样的帝王手中,怎不快速衰败!
今日慕陵的隆恩殿是一座全部由金丝楠木构成的建筑。它的天花藻井与通常各帝陵采用彩绘不同,而是全部采用香楠木用高浮雕的手法,刻成一条条向下俯视的龙头,有的地方采用凸出平面半尺多高的透雕手法。如果从底下向上看,只见龙头济济,张口鼓腮,喷云吐雾,栩栩如生。加上浓郁的楠木香气阵阵袭来,恰如龙口喷香。梁柱檩枋上又以高浮雕加浅浮雕的手法,刻出各式姿态的犹如翻腾于波涛大海之内的群龙矫健之身。有人粗略计算了一下,大小龙头计有一千多个。那么,当时为什么要雕出这么多龙头来呢?
有一种说法认为,宝华峪地宫建成后,孝穆皇后的梓宫奉安地宫,有一天道光梦中遇见皇后在海中向他呼救,醒来后心里十分郁闷,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担心皇后的尸身遭受不幸。第二天,他派人到宝华峪地宫勘视,发现地宫浸水,十分潮湿。愤怒中的道光重重地处罚了修陵大臣,并决定将陵墓修到西陵。道光认为,宝华峪地宫浸水是群龙钻穴、龙口喷水所致,因而命令在新建的陵寝殿内用楠木雕龙,嵌刻在天花雀替、门窗隔扇上,为的是不使群龙去地宫吐水而聚至殿内吐香。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样的说法基本上是一种演义传说而已。如果这种说法真是从皇帝口中传出,那也无非是为他在西陵新建慕陵作点掩盖。依笔者的猜测,用珍贵的金丝楠木建造大殿,并且雕刻上千条游龙蟠龙,其实就是道光精致修建慕陵的证明。道光修陵不注重形式,而是追求实质的完美和超越前人。在波涛云际飞腾、跳跃的群龙,是道光帝表面俭约而实质穷奢极欲的最好证据。
有关中国王陵之谜的文章
但临汾尧陵有许多谜团,如尧陵建于何时?帝尧,姓伊祁,名放勋,出生、生活于古冀州之中心地域平陽,即今山西省临汾市一带。尧的尸体据说葬在尧陵中,至今冢高约50米,周长近300米,气势宏伟壮观。尧陵在临汾,大多数人相信尧是葬在尧陵之中的,千百年来并没有人对此有过怀疑。从古至今,研究尧陵的学者一致认为《汉书》之说不准确,因此有重新研究的必要。......
2023-12-04
嘉庆死后葬到西陵,他的儿子道光上台,按规定要葬到东陵。七月份,道光召见戴均元等人,听取他们的汇报,并面授机宜,具体规定陵寝制度。然而令人不解的是道光最后并没有葬在宝华峪,而是葬到西陵去了,这样的做法并不符合乾隆的规定。至今这片道光陵墓的废墟仍可在东陵界内看到,瓦砾成堆,碎砖碎石遍地散落。即使认为宝华峪土质不佳,不宜建陵,那么道光的陵墓当在......
2023-12-04
神宗无心过问朝政,却一次又一次派官员选择陵址,自己也多次实地踏看。明穆宗临死前,将年幼无知的神宗朱翊钧托付给他。神宗刚即位时才10岁,他对张居正一直有着一种敬畏之情。十八日,神宗速速回宫,立即谕旨礼、工部和钦天监再去选择二三处来看。建议神宗在两者之中选一处。这年九月六日,神宗再次以行秋祭礼为名,率后、妃进行谒陵。一年后,即万历十二年九月,神宗又奉两宫太后并后、妃再次谒陵。......
2023-12-04
然而一些学者认为,西汉帝王陵的分布是有规律可寻的,惠帝安陵应在长陵之右,景帝陽陵应在长陵之左,安陵不应在长陵之东。渭城即秦咸陽城,附近有一座大墓应为惠帝安陵。传统的说法认为,西汉帝陵是帝西后东,但人们惊奇地发现安陵是个例外,孝惠皇后张嫣陵墓在惠帝安陵西北。汉惠帝时还设置了安陵邑,过去人们在初步调查后认为,安陵邑位于安陵以北900米处,陵邑城址平面为长方形,东西1548米,南北长445米。......
2023-12-04
但也有人不敢苟同,认为将陵定名为“孝陵”,是朱元璋“以孝治天下”之意。此后有考古人员发现,明孝陵的整体布局呈“北斗星”图形。明孝陵的神道之所以绕过孙陵岗,是因为岗上有三国时吴大帝孙权的陵墓。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新发现的石碑、石龟可能是原先为明孝陵制作的“无字碑”,与现今四方城内的“神功圣德碑”存在着对应关系。......
2023-12-04
定陵的选定是十分复杂的。咸丰九年,在多次反复后终于决定将灵光凝聚的平安峪作为陵址。咸丰帝前后用了八九年的时间才把陵址确定下来,时间之长在历代帝王中是不多见的。定陵是咸丰的陵墓,位于裕陵之西的平安峪。二月二十五日,咸丰到西陵为他的父亲道光皇帝进行大葬礼,顺便到大臣们为他选定的魏家沟亲自进行勘察。经过反复比较,听取了大臣们的意见,最终咸丰在东陵陵区选出了最中意的平安峪、成子峪和辅君山三个地方。......
2023-12-04
徐州地区目前共发现楚王陵墓八处。由于刘注墓之前已经发现,位于徐州小龟山,因此狮子山楚王陵应属于其他四位楚王的。据狮子山楚王陵考古发掘队在《文物》杂志上发表的发掘简报上,推测墓主是第二代或第三代楚王,即刘郢客或刘戊。狮子山楚王陵的特点是只有耳室和主室,是一个主室的墓葬制度。狮子山楚王陵出土了大量的钱币,约18万枚,也与刘戊谋反后可能受到的埋葬礼仪不合。......
2023-12-04
清朝的祖陵在赫图阿拉城西北的桥山山麓,这里埋着清太祖努尔哈赤祖先的遗体。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定都赫图阿拉,称为兴京。顺治十六年,将东京陵祖茔遗骨从辽陽迁到兴京陵归葬,并改称为永陵,追谥列代祖先,还将桥山封为启运山。永陵背依启运山,前临苏子河,与烟囱山隔山相望,有“郁葱王气烟霭”之势,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关于永陵,还有几个谜团没有解开。......
2023-12-04
相关推荐